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2-08-11 07:44李彦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1期
关键词:雌二醇针刺膝关节

李彦

210000 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医务科,江苏南京

骨科中,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较多,其中,膝骨关节炎(KOA)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是以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畸形僵硬为特点的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18%,致残率约为53%[1-2]。女性患KOA 的风险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性激素的变化会加重其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4]。临床治疗该疾病时,多采用西医疗法,包括药物、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病情,但该疾病复发率较高,故药物疗法的远期效果不佳;手术疗法具有侵入性,而KOA 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身体对手术治疗的耐受力不高,易出现术后并发症。中医学治疗KOA 的临床经验较为丰富,针刺等理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显著。我科运用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绝经后KOA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就诊的79 例K-L 分级Ⅲ级KO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 例,均为女性;年龄47~74 岁,平均(59.7±6.37)岁;病程1~20年,平均(9.2±2.87)年。对照组38 例,均为女性;年龄47~71 岁,年龄(59.1±6.18)岁;病程1~17年,平均(9.6±2.43)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KOA 诊断标准[5],近1 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站立位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②K-L 分级为Ⅲ级[2];③已自然绝经者;④患者自愿配合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②近1 个月内及研究过程中接受其他方法治疗者;③畏惧针灸者;④近3个月内及研究过程中使用激素类药物者。

方法:观察组实施常规针刺联合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①俞募配穴:选取肝俞、期门、肾俞、京门、太溪、三阴交及太冲。②常规针刺取穴:选取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及阿是穴。③操作方法:患者先取坐位,向下斜刺肝俞、肾俞穴2.6~3.3 cm,得气后留针。医师托住患者腰背部,嘱其缓慢改为卧位,压针而卧,再斜刺期门、京门穴2.6~3.3 cm,而后再直刺太溪、三阴交、太冲穴2.6~3.3 cm,最后直刺常规穴位3.3~5.0 cm。上述穴位留针30 min,且不行针。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针刺,常规针刺取穴、操作与观察组完全一致。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①比较两组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治疗1个月后及随访时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6]。②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与雌二醇水平。膝关节功能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评定[7],雌二醇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评定[8]。a.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消失,WOMAC 评分减少>90%;b.显效:治疗后症状缓解,WOMA 评分减少60%~90%;c.有效:治疗后症状改善,WOMA 评分减少30%~60%;d.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WOMA 评分减少<3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双侧KOA 患者,评价时均选择病情更严重的一侧。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次治疗后、治疗1个月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第1次治疗后治疗1个月后 随访观察组 41 3.8±1.27 2.7±1.07*# 1.7±0.88*# 1.8±1.03*#对照组 38 3.5±1.31 3.4±1.07 2.4±0.89# 2.6±1.15#t 1.033 2 2.905 2 3.513 2 3.261 4 P 0.304 7 0.004 8 0.000 7 0.001 7

两组患者WOMAC 评分、雌二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WOMAC 评分、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WOMAC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雌二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雌二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雌二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WOMAC评分(分) 雌二醇(pmol/L)治疗前 治疗1月后 治疗前 治疗1月后观察组 41 68.1±9.71 24.5±8.38* 30.7±12.36 48.6±20.71*#对照组 38 65.5±9.65 32.2±7.94# 28.1±15.58 29.0±12.97 t 1.192 6 4.184 6 0.824 7 4.995 1 P 0.236 7 0.000 1 0.412 1 0.000 0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讨 论

KOA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升高,尤其绝经后患病风险更高[9]。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女性的绝经年龄出现提前的趋势。绝经后,女性机体雌激素水平减退,其中血清雌二醇是雌激素中生物活性最强的激素,其水平下降会增加KOA 的严重程度。血清雌二醇对膝关节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血清雌二醇降低将导致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下降,对破骨细胞溶酶体的抑制能力减弱,二者结合,严重影响骨的自我重构功能,使骨量下降;二是血清雌二醇离子通道和受体直接作用于关节软骨,并能调节关节周围的内环境,血清雌二醇下降会导致软骨退变,最终导致KOA[10]。故治疗KOA 时,除治疗关节本身外,还应调节血清雌二醇水平,但雌激素替代疗法有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而中医治疗KOA和调节雌激素具有独到之处。KOA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病因即外邪入侵、气血有失,气血不足、肾虚肝亏可致体内骨、筋有失调养,引起经络不通、血瘀等证,不通则痛。所以,中医治疗该疾病时,多以止痛通络、化瘀活血、补肝益肾、养血补气、活络散寒为主。

本研究应用肝肾俞募配穴佐以太溪、三阴交与太冲,配合局部取穴治疗绝经后K-L 分级Ⅲ级KOA 患者,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这是由于针刺太溪穴有益肾滋阴、生气清热的作用;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针刺此穴位具有益血健脾、补肾调肝、安神的作用;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针刺该穴后,脚软无力等现象缓解,有理气调经、活络舒筋及除湿祛风之效。因此,对KOA 患者采取俞募配穴治疗方案后,不仅能改善其膝骨关节炎症状,还能调节雌二醇激素水平,且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有别于目前大量循经取穴的治疗方法[11]。

综上所述,俞募配穴针刺法能缓解绝经后KOA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雌二醇激素水平。但本研究受人力、经费限制,未能对其他性激素进行监测,也未在随访时监测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变化情况,所以有待开展更高质量、更全面的RCT研究。

猜你喜欢
雌二醇针刺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戊酸雌二醇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