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干预应用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2022-08-11 07:44张艳秋李玲玲通信作者温晓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1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依从性病情

张艳秋 李玲玲(通信作者) 温晓艳

650000 昆明市精神病院(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云南昆明

650000 云南新昆华医院2,云南昆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临床上各类身心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遍布于各个年龄段[1]。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社会造成威胁[2]。目前临床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并且辅以护理干预作为辅助[3]。本文将人性化干预应用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中,对其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昆明市精神病院收治的66 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6 例;年龄25~66 岁,平均(43.5±1.3)岁;病程3~11年,平均(6.8±1.1)年;其中伴有精神分裂10例,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2例,伴有攻击行为4 例,伴有癫痫11 例。观察组男15 例,女18 例;年龄26~67 岁,平均(43.3±1.2)岁;病程4~11年,平均(6.5±1.0)年;其中伴有精神分裂11例,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1 例,伴有攻击行为6 例,伴有癫痫1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知晓相关研究流程。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恶性肿瘤者;④过敏体质者;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按时按量为患者供给药物,确保患者无异常情况出现。观察组实施人性化干预。①制定综合性护理康复治疗计划:我院住院患者大多为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此类患者多数为110民警送诊,均存在言语含糊不清,不能通过正常途径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有的患者甚至不会言语,不会洗漱、穿衣、吃饭、如厕,甚至连行走都存在问题。因此在入院后,通过护理观察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专业评估,为患者制定科学、全面的综合性康复护理计划尤为重要。如要做到保持地面清洁干燥,给予患者合适的衣裤、鞋子,保持病房内环境安全,活动及如厕时需双人搀扶,避免发生跌倒危险。入睡时加护栏,避免发生坠床。在患者一览表、病历本、床位卡上张贴警示标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协助患者料理个人卫生,妥善保管病区内的危险物品,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②心理护理:对于轻症患者护理人员要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从而使得患者的情绪稳定,告知患者家属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患者家属要联合护理人员共同维持患者的情绪稳定。护理人员要倡导患者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增进沟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学习及参加病房内务整理。鼓励患者学习新知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多与病友沟通交流,与病友友好相处。利用非语言沟通法,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参与度,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情况,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情绪激动时做好隔离及心理疏导工作。③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等进行了解,如饮食习惯、生活起居等。改善患者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和作息习惯,如进餐前后、如厕前后洗手,每天按时洗漱,保持个人卫生。当患者出现不适等情况要及时解决。④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对轻症患者做到以下几点。a.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对吃饭、洗漱、穿衣、运动、整理内务等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训练;b.言语功能训练:对发音障碍患者进行从单音节到多音节到自组句的言语训练,鼓励其多讲话发音;c.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力、情绪能力、认知灵活性进行训练。⑤专科护理: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告知家属用药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患者不得私自停药,当患者情绪异常,出现攻击倾向或行为时,可给予适当约束,避免伤及他人。⑥饮食护理:患者要清淡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定时排便。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贪食,向患者讲解防噎食的相关知识,鼓励其缓慢进食,适当控制进食量。⑦健康宣教:对病区环境、作息制度进行讲解,使患者能快速适应住院生活;对患者运动进行指导,选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如缓慢行走、做保健操等。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分为十分依从、依从以及不依从,依从率=(十分依从+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病情恢复情况。社会功能缺陷情况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测,分数高低与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呈反相关性;病情恢复情况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测,分数高低与患者的病情情况呈反相关性。③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评测,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健康、总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n(%)]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病情恢复情况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 评分、BP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S 评分、BP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病情恢复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病情恢复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SDSS评分 BPR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13.35±1.90 12.82±2.22 101.31±3.64 62.42±2.92观察组 33 13.32±1.91 7.52±2.11 101.32±3.61 37.72±2.76 t 0.064 9.941 0.011 35.314 P 0.949 0.001 0.991 0.00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生命活力 社会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心理健康 总生活质量对照组 33 28.12±1.35 29.10±2.31 29.10±1.33 28.86±1.62 29.11±1.10 27.67±1.22 28.87±1.55 33.33±1.99观察组 33 36.21±2.24 36.86±2.64 35.97±2.74 36.12±2.14 36.21±2.53 35.58±1.98 36.66±2.05 42.27±2.32 t 19.563 13.991 14.266 17.107 16.278 21.511 19.170 18.49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讨 论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病情较为严重,不仅会对患者自身以及家庭带来困扰,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威胁。临床对其治疗多采用药物为主,但是治疗过程中,还应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作为辅助[4-6]。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干预手段,其建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关注患者的情感和需求,给予患者理解、尊重和关怀,从心理、生活及饮食运动等方面为患者提供科学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效率[7-8]。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保持愉悦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病情,减少和缓解患者生理和心理压力[9]。

综上所述,在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实施。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依从性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