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狂犬病暴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11 07:44王陈云向芳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1期
关键词:狂犬病伤口家属

王陈云 向芳芳

232080 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1,安徽淮南

100081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2,北京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一旦发病,病死率接近100%,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1-2]。儿童由于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且对狂犬动物缺乏相应的认识,是狂犬病的高危人群。据相关狂犬病暴露的流行病学分析,该病患者中≤9 岁儿童占78.6%[3]。然而,针对狂犬病暴露患儿的护理干预研究,尤其是<9 岁高危儿童群体的研究较少;已有的文献缺少关于综合护理的研究,也缺少对年龄差异的分析[4-6]。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94例狂犬病暴露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狂犬病暴露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月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收治的294例狂犬病暴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47 例。对照组男91 例,女56 例;年龄3~7 岁,平均(5.08±1.21)岁;体重(22.04±6.31)kg;体温(36.57±0.39)℃。 观察组男92例,女55 例;年龄3~7 岁,平均(5.27±1.34)岁;体重(21.95±6.19)kg;体温(36.47±0.3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患儿明确诊断为狂犬病暴露二级;②患儿年龄在3~7岁;③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肾、脑、精神性疾病者;②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有疫苗接种过敏史者。

方法:两组均严格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给予伤口处理,进行常规5针法疫苗接种。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接诊以后,第一时间查看患儿受伤部位及伤口情况,询问患儿健康状况、疾病史、狂犬疫苗接种史、过敏史及致伤动物疾病史等情况,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伤口探查,判断受伤肢体有无骨折、韧带损伤,伤口内有无断裂的动物牙齿、毛发等异物,然后规范清理伤口,接种疫苗等。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接种前护理干预:详细询问患儿监护人患儿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建立狂犬病暴露疫苗接种登记档案,根据狂犬病预防处理指南清洁、消毒伤口,宣传狂犬疫苗接种常识,认真检查疫苗和注射器外包装的完整性、质量及有效期,选择合适的注射器。②接种中护理干预:核对患儿姓名、年龄、免疫程序、注射部位等,扫疫苗追溯码,与患儿监护人验证疫苗名称、有效期等,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接种期间,主动与患儿沟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确保注射的安全性和无痛性,做到穿刺准确、注射速度缓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三查七对。③接种后护理干预:患儿接种后需留观30 min方可离开,告知患儿家属疫苗接种注意事项以及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对于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注意保证接种部位和暴露伤口的干燥与清洁。④心理护理和不良反应护理:医护人员在接诊时要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多安抚鼓励患儿,耐心解答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在详细了解暴露伤口的基本情况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病情、治疗预防措施、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有效的案例。在疫苗接种后,叮嘱患儿少运动,多休息,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变化。疫苗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常有红肿、硬结、瘙痒、疼痛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通常可在短期自愈。若红肿范围≥2.5 cm,早期可冷敷,防止炎症扩散,48 h后可以热敷或者硫酸镁湿敷;也可以将马铃薯切片进行局部贴敷,同时加强皮肤清洁与护理。全身性不良反应主要为哭闹、纳差、低热、呕吐等,需多陪伴安慰患儿,保证足够睡眠,低热可给予物理降温。若体温≥38.5℃,需要遵医嘱给予退热药。清淡饮食,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食物。若出现疑似不良反应,需及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反应个案报告卡》,并上报国家监测平台和上级疾控部门。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①患儿伤口处理配合程度。根据医院护理配合度评分记录表对两组患儿伤口处理的配合程度进行评估,评估标准:a.非常配合:患儿积极配合,无哭闹、回避、抗拒等情况发生;b.配合:患儿配合,有哭闹,无回避、抗拒;c.基本配合:患儿出现哭闹、抗拒情绪,经护理人员干预后配合伤口处理;d.不配合:患儿出现哭闹、抗拒、四肢大幅度动作及逃跑等情况,护理干预效果不明显,需要在家属协同下才能顺利开展治疗。配合度=(非常配合+配合+基本配合)例数/总例数×100%。②患儿家属的焦虑、抑郁情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SAS和SDS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采用Likter 4评分法,标准分=20个项目总分×1.25,总分100分,分4个等级:正常(<50分),轻度焦虑或抑郁(50~59分),中度焦虑或抑郁(60~69分),重度焦虑或抑郁(≥70分)[7-8]。③护理满意度。依据对就诊环境评价、服务态度评价、技术操作熟练度、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制定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4个等级:不满意(<60分),基本满意(60~74分),满意(75~89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伤口处理配合度比较:干预前,两组伤口处理配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伤口处理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伤口处理配合度比较[n(%)]

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的SAS、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147 58.15±8.47 52.76±11.72 4.517 0.000 58.38±7.80 52.28±10.64 5.607 0.000观察组 147 58.04±7.53 40.82±13.32 13.646 0.000 58.94±7.08 44.07±11.52 13.336 0.000 t 0.116 8.161 0.642 6.349 P 0.907 0.000 0.522 0.000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狂犬病一旦发病,没有特效药物,及时并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或联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阻止狂犬病发生的唯一方法[9]。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狂犬病暴露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积极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减少不良反应,以达到预防狂犬病发生、降低病死率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经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伤口处理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狂犬病暴露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分析其原因:在综合护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患儿及家属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通过详细介绍狂犬病病情及预防知识、讲述有效案例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处理患儿伤口以及打疫苗前后,根据患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给予了更多的安慰、鼓励和陪伴,使患儿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避免心理应激反应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患儿的配合度[10]。

综上所述,为狂犬病暴露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顺利开展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的前提,可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狂犬病伤口家属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打败狂犬病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