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综合护理对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8-11 07:44余建芝陈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1期
关键词:负性全程依从性

余建芝 陈玲

431900 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肿瘤二科,湖北钟祥

目前,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以及术后的辅助放疗,然而放疗的周期较长,受到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特别是抑郁、恐惧、担忧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存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措施。以往多应用常规护理,如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和用药护理等,虽能够满足患者的基础护理需求,但缺乏针对性以及全面性,特别是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并不满意[1]。全程综合护理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在患者整个治疗期间提供细致、全程的多方位护理,从而充分满足其护理需求,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本文分析全程综合护理对肺癌手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在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接受辅助放疗的74 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16 例;年龄41~78 岁,平均(60.3±1.2)岁;体重42.2~76.8 kg,平均(56.6±2.3)kg;肺癌类型:鳞癌26 例,腺癌11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7例;年龄40~79 岁,平均(60.2±1.4)岁;体重42.5~76.3 kg,平均(56.5±2.4)kg;肺癌类型:鳞癌27 例,腺癌10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②肺癌根治术后进行辅助化疗者;③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并同意参与;④临床资料完善;⑤意识清晰,语言、认知、听力等功能均正常。

排除标准:①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具有精神或心理疾病者;③同时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④研究中途死亡或失访者。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遵循医嘱提供用药护理、对症护理,并在患者放疗期间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日常生活护理以及环境卫生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护理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况,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受教育水平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并制定全程综合护理方案,在患者接受辅助放疗期间提供全程的责任制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强化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运用语言交流、榜样树立法、心理暗示疗法等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积极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想法,与其共同分析负性情绪的危害性和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认知干预、语言沟通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尽可能舒缓其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放疗信心和康复信心。及时掌握患者放疗期间的心理状态,满足其合理诉求,邀请放疗效果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为患者间的相互交流创建良好的平台,使病友间相互关心、相互扶持,从而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信心和依从性。②放疗护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全程陪同,并进行适当的语言沟通,告知其放疗期间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对放疗局部皮肤的卫生清洁护理,防止粗糙物体对皮肤造成摩擦。在放疗完毕后需要陪同其回病房并给予语言鼓励,引导患者表达放疗期间的感受和需求。③饮食与睡眠护理: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主要以高蛋白和高营养的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高脂肪饮食。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采用音乐疗法等促进其睡眠,在入睡前控制饮水量,避免夜尿增多影响睡眠质量。④运动指导:鼓励患者放疗期间适当参与活动锻炼,例如选择有氧运动,进行餐后散步、太极拳及乒乓球等活动。可指导其进行呼吸运动锻炼,如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等。⑤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向其讲解亲情关怀对于患者的重要性,告知其与患者沟通时的注意事项,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关怀、理解和呵护,进一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⑥全程健康宣教:肺癌放疗患者多数年龄偏高,缺乏对于辅助放疗和肺癌疾病的认知,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加,负性情绪显著,对放疗依从性造成影响,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所以需要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全程化的健康宣教,全面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进一步提升其放疗期间的依从性。充分结合患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疾病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等制定完善的健康宣教方案,例如针对年龄偏高以及认知水平较差的患者主要以口头宣教为主,详细介绍肺癌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辅助放疗的目的、作用和配合方法,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针对理解能力较好的患者,在口头宣教的同时,还可配合文字、图片等深入地讲解放疗的基本原理,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并树立康复信心。在护理过程中还需通过问卷调查、口头询问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针对未掌握的内容需再次进行讲解,直至患者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为止。⑦人文关怀:为了确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配合度并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需要在患者辅助放疗的全过程给予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对患者的爱护、关心以及尊重。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前需要向患者提前解释说明,从而征得患者的同意并取得配合。在护患沟通时,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在执行护理操作时,要确保动作轻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观察指标:①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患者的生理、精神、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环境等多个维度,分数为0~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问卷调查表法评估,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 分)、不满意(<70 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 个月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分数0~21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④应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估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7 51.18±3.26 76.95±8.26对照组 37 51.20±3.25 63.53±5.16 t 0.026 8.382 P 0.979 0.000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两组PSQI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PSQI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PSQI评分比较(±s,分)

两组HAMA、HAMD 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HAMA、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HAMA评分 HAMDA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7 24.32±2.85 17.15±1.03 22.16±2.05 15.35±1.18对照组 37 24.33±2.83 20.25±2.02 22.15±2.07 18.96±1.62 t 0.253 5.625 0.294 4.371 P 0.398 0.021 0.253 0.030

讨 论

放疗是肺癌手术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患者受到病痛折磨以及经济负担等影响,导致其生理、心理状态较差,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2]。近年来,医护服务理念不断转变,在关注患者疾病治疗的同时还需关注其生存质量的改善,因此,优化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改善其生存质量至关重要[3]。全程综合护理充分评估患者放疗期间的实际情况和护理需求,并制定多方面、细致化的护理方案,从而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确保其护理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治疗依从性[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全程综合护理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认知干预以及社会支持,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给予患者放疗护理、运动指导以及饮食等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舒适度,从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5]。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期间应用全程护理,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负性全程依从性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手工制鞋全程LOOK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