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与效能保障探析

2022-08-13 11:28上海电力大学图书馆
内江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检索智慧图书馆

◇上海电力大学图书馆 程 娥

目前国内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均在探索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s,LSP)“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本文介绍智慧图书馆的概念,阐述数据对于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意义。分析如何保障智慧图书馆的效能,希望给未引进智慧图书馆的高校和公共图书馆提供参考。

图书馆行业正朝着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阶段迈进,这一新的阶段意味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得到了全面使用,实现图书馆从全人工服务,到半智能服务,再到全智慧服务的巨大转变。智慧图书馆是基于LSP的概念,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内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并提供智慧化精准推荐服务、智慧化学科服务、智慧问答服务等的一整套图书馆解决方案。其中持久存储的数据为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大脑”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养分。智慧大脑对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拟合,能够实现对其价值的深层次挖掘,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提供决策性依据。

1 智慧图书馆现状梳理

智慧图书馆目前在国内外均有一些比较成熟的产品,目前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也在普遍探索和落地实践,对智慧图书馆的核心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1.1 智慧图书馆产品

国外知名的LSP产品有Sierra、Alma、BLUEcloud和FOLIO等,其中FOLIO(Future of Libraries is Open)是一个开源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国内的LSP产品有上海图书馆基于FOLIO开发的项目、CALIS的CLSP、江苏图星的Libstar、江苏汇文的META,以及维普资讯的DALIB等[1-2]。高校图书馆清华大学引进了Alma,南京大学使用了Libstar,哈尔滨工程大学使用了META,重庆大学采用了DALIB,深圳大学是基于FOLIO的理念,以微服务架构、React等新技术开发了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3]。

1.2 数据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资源

图书馆的智能设备和系统上记录了大量的读者数据。检索设备上有检索数据,包括:检索书目、定位的书籍信息、期刊文献等。自助借还设备上有借还数据,包括借还书籍、借阅时间和读者借阅习惯等。图书馆门户的意见反馈、后台留言通道有新、老读者的使用问题数据。座位预约系统有实时和累计的图书馆座位使用情况和读者的座位使用习惯数据。不同的设备和系统以不同的结构将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数据是聚合线上系统和线下服务的重要材料[4],从底层数据库开始流动,后在中间层做数据结构的转换和处理,随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最后通过应用展示层将数据以直观的图表和文字展示给读者当前馆内的信息、展示给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智慧化的管理。

2 数据驱动下的智慧化服务

随着读者数据、资源数据的不断积累,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图书馆可以提供更多元、更准确、更智慧的读者服务。

(1)检索数据分析做读者的精准推荐。检索系统底层记录了每一位读者每一次的检索数据。分析纸质资源检索词和不同书籍的点击、浏览记录,能够得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给予喜欢的作者、喜欢的书籍类型等标签。分析电子资源的检索数据,能够得到读者关注的研究方向、子课题等,给予研究方向、关注课题、同课题团队等标签。根据读者标签划分不同的人群,按照同人群的搜索、借阅和下载数据做精准推送,再根据精准推送的点击和下载转化数据进行标签校准和人群校准。图1为智慧图书馆利用数据对读者做精准推荐的流程图。

图1 读者精准推荐流程

(2)读者咨询数据不断丰富智慧问答题库。读者的意见反馈和咨询数据经过整理、归类可提炼出三类问题,一类是新、老读者遇到的使用问题,可以挑选典型的问题补充到智慧问答模块的素材库;一类是图书馆的管理或设施方面的问题,可以促进图书馆管理人员制定策略加以解决或改善;一类是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可过滤。读者问题的高效解决能够大幅提升读者的满意度,从而间接提高图书馆的各项资源使用率。

(3)优秀读者数据精细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升学科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帮助读者建立学科和图书馆专业文献间的关系。智慧图书馆底层提取不同学科优秀毕业生的历史借阅和文献使用情况,精确绘制不同学科的专业需求书籍和文献资料,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和在科研选题上迷茫的同学给与更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3 保障智慧图书馆效能

结合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特点和功能定位,针对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1)开展培训提升馆员素养。智慧图书馆提供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图书馆解决方案,从智能终端到微服务后台。引进前需做好全体馆员的培训,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到各种元数据的保存,再到系统间数据的流动。保证全体馆员能够了解数据的重要性,熟练使用智慧图书馆的各个系统,理解不同系统模块间的作用,能够在读者寻求帮助时及时给与正确地指导。

(2)跟踪分析模块,明确责任到人。相较于数字图书馆各个系统间相互独立,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智慧图书馆通过底层数据库汇总借还、检索、座位预约和采选等多个系统的数据,实现了图书馆数据的实时统计、分析和展示。由于图书馆数据量大、业务种类多,分析模块涵盖的图表太多,应按照业务种类将分析模块拆分到指定责任人,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责任人需及时针对图表上发现的问题汇报、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并继续跟踪观察图表判断问题是否解决,运用数据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

(3)开放API,同时兼顾数据安全性。开放是智慧图书馆的一个特性,软件服务商或个人软件爱好者均可通过资质认证申请API接口的使用权限。第三方对这些API接口进行处理生成新的服务模块,入驻应用市场,为图书馆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外开放API可调动社会力量加快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读者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资质审核流程[5]和接口敏感字段的加密过滤处理方案,避免因数据泄露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对学校造成影响。

4 结束语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行业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必然阶段,但图书馆管理人员才是串联读者和智慧图书馆的重要一环。所以在引进智慧图书馆时要做好全体馆员的培训,明确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及时解决智慧图书馆分析模块暴露出的问题,全力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提升图书馆各项资源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检索智慧图书馆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图书馆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