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2022-08-13 11:28福州工商学院汪陈榕陆宝林
内江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常态防疫管理工作

◇福州工商学院 汪陈榕 陆宝林

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的一些问题,本文从管理理念的创新、学习管理模式的创新、生活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四个方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管理提供借鉴。

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的蔓延给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密集程度较高的大学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疫情防控和大学生日常规范管理的双赢目标,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1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当前的新冠疫情发展形势看,新冠疫情很难在短时期内被彻底消灭,甚至还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和人类和平共处;从另一方面看,即使新冠疫情很快被消灭掉,世界上也有可能有其他的疫情在某个地方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为此,疫情防控应该实现常态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之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疫情防控和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准备不足

部分高校对于疫情防控有一种麻痹大意的心态。要么认为疫情离自己很远没有必要进行严格的防控,要么认为新冠肺炎致死率也不高,甚至认为是大号的流感,目前的防控措施比较松懈。高校没有建立起系统而完善的应对新冠疫情的管理机制和预案,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爆发疫情后变得惊慌失措,临时制定的防控措施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1.2 没有建立高效的疫情防控和大学生管理机制

疫情防控和大学生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要做到平时对疫情进行严密监测但又要尽可能不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一旦出现疫情全体学生又能训练有素,积极配合。另外,高校还要有一个高效运转,统筹全局的应急管理指挥中心,这个指挥中心对校级、院级、教师三级防控体系进行统一管控,同时各个防控体系之间又要能够做到责任清楚、管理严格,体系明确,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很难做到这一点。

1.3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大学生管理模式创新不足

疫情出现之后,各个高校都根据国家的防疫政策快速制定了日常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这些管理模式和应急机制在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也的确控制住了疫情。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这些陈旧的日常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比如很多大学生对疫情感到害怕却缺乏心理疏导,一些大学生不喜欢网络授课,觉得线上交流不充分;还有些学生因为长期呆在家里由此产生了厌烦和焦虑的情绪,对大学生活提不起任何兴趣。这些需要新的科学的日常管理模式才能予以解决。

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

2.1 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高校必须转变管理理念。

(1)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管理转变。疫情刚爆发的时候,高校采用的是“学校一切工作给防疫让路”,被动防控,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也是被动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应该主动进行疫情防控的管理和大学生日常工作的规划,比如建立疫情防控预警机制、管理机制、应急机制以及大学生日常管理规范等,也就是说高校的大学生管理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建设。

(2)从低效管理向高效管理转变。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学生正常的日常管理工作和节奏,很多有关疫情防控的管理措施都是临时制定的而且经常变动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大学生管理变得相对低效和无序。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的管理要从低效向高效转变,从管理的架构和管理的模式上都要尽可能提高管理的效率。

(3)从分散化管理向系统化管理转变。疫情刚爆发时,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分散的,随需安排。疫情防控的措施或者独立或者分散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不成系统。如果要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必须建立系统化的疫情防控举措。要将疫情防控的观念、机制和举措等纳入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

(4)把疫情防控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课中,通过讲解提高大学生对疫情的认识,对国家相应政策的理解;通过宣传让学生从政治的高度来对待疫情防控,增强大学生的抗疫信念和报国热情以促使他们积极配合高校的防疫工作,坚决抗疫;另外高校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因疫情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但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因此需要高校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2.2 学习管理模式的创新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即使在疫情爆发阶段各个学校也是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采用了线上远程教学的方式保证了高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更要坚持教学活动。

(1)实现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临时应急性的线上教学应该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实现“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高校教学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要同时为线上线下教学做好准备,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或交错或同步进行。教师要深入了解和学习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劣,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把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对其劣势进行有效地改进或者规避。

(2)将大学生的疫情防控能力作为其必备技能纳入到教学中,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疫情防控知识。另外关于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和行为准则也应该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总之要从学生的防控技能到防控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实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日常疫情防控和日常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不能对疫情过于紧张而影响学习,也不能满不在乎轻视疫情防控的措施。

2.3 生活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高校这个相对封闭的管理条件下,要做到疫情防控和保证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需要高校对生活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1)加强疫情防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戴口罩,勤洗手,宿舍要通风,不要到人群多的地方聚集,经常检测自己的体温,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等。这些防控措施其实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与此同时还要消除大学生的紧张情绪,在高校校园里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对疫情可防可控的良好的生活环境。校园杀毒常态化,卫生打扫无死角,每个人都为校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防控既加强了校园环境的治理,也营造出出一个更加美丽、安全、卫生的校园。

(2)防疫宣传常态化。高校可以将疫情防控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防控方式等的宣传力度,在高校创设一个浓厚的防疫抗疫的氛围。

(3)监督检查常态化。对大学生的宿舍、教室,以及校园卫生等都要进行定期严格检查。检查的方式可以是自查、互查、学校抽查,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4 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

建立科学有序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系统高效的组织模式是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组织管理的创新具体体现在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高校疫情防控体系,以班主任和班干部为骨干,以宿舍和班小组为分支,建立一个责任到人,训练有素、密切配合的基层防疫单元。

3 结束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首先要做到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疫情防控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分散为系统,变低效为高效,另外要把疫情防控的知识纳入到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其次要做到学习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让大学生能正确处理好防疫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再其次要做到生活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防疫宣传常态化和监督检查常态化;最后要做到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基层防疫单元。通过这些举措,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能提升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常态防疫管理工作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