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梯练习在初一年级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

2022-08-13 11:28深圳市龙岗区同心实验学校路宝祥
内江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软梯灵敏显著性

◇深圳市龙岗区同心实验学校 路宝祥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以软梯练习为手段对初一学生进行教学实验,以发掘较为实用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中小学身体素质和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为期10周的教学实验得出,软梯练习对于提高学生力量素质、灵敏素质、速度素质均有显著性的提高,而对于提高柔韧性素质效果不显著,并建议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课中融入软梯组合练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1 前言

现阶段,国家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国家体质测试的修订也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体素质进行调整,它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评估全国各地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质量状况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提出了体质测试的目标,体现出国家把学生体质能力的提高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标志。为此,各地学校体育老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仅仅依靠传统的训练模式是不行的。软梯训练是属于体能训练方法的一种,多用于篮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训练中,从国外引入中国后慢慢被教练所运用,主要得益于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但将软梯的训练方法运用在学生日常体育课堂中还相对较少,很多教师在对软梯训练的方案设计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相关研究领域的史料较少也就意味着研究的足,为此运用软梯训练法对初一学生进行体育课实验,探究其实验前后结果,也为后续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软梯进行练习提供一些借鉴。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借助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检索关键词“软梯训练”、“身体素质”相关文献作为参考,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其相关性;其次,结合本研究的需要,并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运动训练学》《动作学习与控制》等书籍,为研究奠定扎实理论基础。

2.2 专家访谈法

对于软梯训练实验中的训练手段设计和测试指标选取,询问了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田径运动学院和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专家。

2.3 实验法

(1)实验对象。笔者以广东省深圳市同心实验学校初一年级选取两个教学班两个班七(1)班和七(2)班的总人数和男女的比比例相同作为实验的对象,其中七(1)班为实验组,七(2)班为对照组,实验学生情况如(表1)。

表1 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2)实验时间。2020年10月-2020年12月对同心实验学校七年级两个教学班,10周每周3节课共30节课,每节课45分钟,软梯训练10-15分钟。

(3)实验地点。同心实验学校操场和室内体育馆。

(4)实验控制。实验过程中对受试学生采取保密措施。实验班测试方案由本人亲自参与指导,保证上课的基本部分,教学密度,强度不变。对于学生课外活动,让学生报告每天课外体力活动,尽量将无关干扰控制在最低水平。

(5)实验步骤。自2019年10月担任同心实验学校体育教师,对七年级两个班为期10周30节课的教学实验,整体的是实验步骤。

第一步:首先设计实验的方案,对七一班和七二班进行初步测试,测试内容包含了两个班的身高、体重、年龄进行记录调查。第二步:对学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50米跑4个项目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是源自于初一年级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并选取了《深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办法(意见稿)》中对初中学生选考科目的一分钟跳绳项目,并通过专家访谈的形式确定。第三步:对学生为期30节课训练,对照组在每堂课的课课练中还是正常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训练,采用传统训练方式。而实验组在课课练10-15分钟按照软梯训练的方式进行训练。第四步:实验周期满后,再对两个班的4个项目进行测试记录,对比分析。

2.4 数理统计法

在实验前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数据通过EXCEL进行记录统计,并运用SPSS23.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检验分析,得出量化分析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前对学生基本情况和实验所确定的基本身体素质项目进行前侧,在为期10周30节课的实验中,保证将实验的控制降低到最小,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进行各个项目素质的测量。测试指标选取中结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我们将坐位体前屈归于柔韧素质的,一分钟跳绳归于灵敏素质,50米跑速度素质,立定跳远归于下肢力量素质。

3.1 实验前后柔韧素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中认为测量方法和手段涉及身体有关部位完成动作时活动的幅度。可以看出,坐位体前屈完全符合柔韧素质的测试标准。如表2、表3所示,通过软梯的周期训练后,实验前后得出量化结果,男生坐位体前屈虽比实验前高,但独立样本T检验初一学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可以理解为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并没有受到软梯练习因素的影响。

表2 坐位体前屈男生实验前后测试数据分析

表3 坐位体前屈女生实验前后测试数据分析

3.2 实验前后力量素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力量素质依照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力量素质不同特点,将其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而立定跳远项目是属于快速力量,它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的有机结合。通过软梯周期训练,如表4、表5所示,实验前后立定跳远量化结果显示,男生实验组立定跳远为成绩明显,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成绩不明显。

表4 立定跳远男生实验前后测试数据分析

表5 立定跳远女生实验前后测试数据分析

3.3 实验前后灵敏素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灵敏素质分为一般灵敏素质和专门灵敏素质两个大类。它是为了完成复杂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在此,一分钟跳绳作为灵敏素质测试指标就归属于一般灵敏素质,而专项灵敏素质一般具体到某个项目的需要,它又与技术密切联系。由表6、表7经研究表明,一分钟跳绳男生实验后的数量较实验前有明显的增加(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而女生在实验后的数量较实验前也同样有所增加,表现为(P>0.01,且<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初一女生提高的幅度并没有男生那么显著,其主要归因于,女生在实验前的灵素素质能力较男生较好,表现在一分钟跳绳的数量也相对较多。

表6 1分钟跳绳实验前后男生测试数据分析

表7 1分钟跳绳实验前后女生测试数据分析

3.4 实验前后速度素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了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和快速位移的能力。田麦久将速度素质分为动作速度、反应速度、移动速度三大类,50米跑符合速度素质的测试指标,它是以单位时间内机体移动的距离作为评定指标。如表8、表9经研究表明,50米跑实验后男女生成绩分别是8.92±2.34、9.26±0.79,且(P<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生和女生成绩都较实验前有显著性的增长。由此可见,经过30节课的练习,软梯练习对于提高初一年级速度素质比较明显。

表8 50米跑实验前后男生测试数据分析

表9 50米跑实验前后女生测试数据分析

4 结论

(1)在10周30节课的实验周期后,柔韧素质表现在独立样本T检验初一学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软梯练习对于提高初一学生柔韧素质效果不明显。

(2)在10周30节课的实验周期后,力量素质实验组测试指标高于对照组,且表现在(P<0.01)即非常显著性差异,因而软梯练习对于提高初一学生力量素质效果显著。

(3)在10周30节课的实验周期后,灵敏素质实验组测试指标高于对照组,且男生表现在(P<0.01)即非常显著性差异,女生表现在(0.01

(4)在10周30节课的实验周期后,速度素质实验组测试指标高于对照组,且表现在(P<0.01)即非常显著性差异,因而软梯练习对于提高初一学生速度素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软梯灵敏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引航员软梯ISO 799欧盟认证试验分析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引航员软梯的技术要求和常见缺陷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我有一个灵敏的鼻子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关于论文统计学分析结果描述的规范:多组数据的单因素分析
串珠式消防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