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比较研究

2022-08-20 09:32杨代友
城市观察 2022年4期
关键词:增加值粤港澳大湾

■陈 荣 杨代友

一、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迈向高端化的重要依托与主攻方向,也是粤港澳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和展示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坚持实体经济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制造业分工,已经形成扎实的工业基础,拥有较完整的、世界先进的产业链,具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核心优势。尤其是当前在遭受内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时,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展示出了强劲的产业韧性(朱文彬,2022)[1]。但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展还面临着工业规模不占优势、创新要素投入不够、新兴产业支撑不足、区域经济和创新指标发展不均衡等挑战,距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还有不小距离。“十四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巩固和提升产业优势、推动经济迈向新台阶的关键。因此,梳理大湾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客观评价大湾区城市制造业发展水平,总结分析大湾区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并提出增强大湾区制造业实力的对策建议,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

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不断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澳门服务经济特征明显,制造业比重非常小。香港近十多年来制造业净产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一直低于10%,自2015年后维持在1%左右;而澳门制造业自2008年后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就低于1%①。可以认为,当前大湾区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9市(周权雄,2022)[2]。鉴于此,本文将直接以大湾区内地9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展的分析重点。

(一)工业规模效益总体不断提升

工业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992.2亿元,较2017年增加了62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04%;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42%。同期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等5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肇庆同比增加18.4%,增速最快。从工业总产值规模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工业领域表现突出,制造业稳中有进。目前大湾区已经拥有深圳、佛山、东莞、广州和惠州等5个万亿②工业大城。2021年大湾区内地9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806.1亿元,较2017年增加了约29%;占全省的比重为85.88%,较2017年增加了2.89个百分点。其中,坚持工业立市的深圳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1341.32亿元,突破4万亿元,连续3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表1)。

表1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

在工业效益方面,从2021年城市工业营收的排名来看(表2),粤港澳大湾区有4个城市工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十,在全国制造业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深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营收41300.93亿元,排名在上海和苏州之后,位列第三。佛山、东莞和广州的工业营收规模均超过了2万亿元,分别位居国内第6、7、8位,充分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实力。

表2 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前10强城市

(二)创新活力日趋显现

科技创新力量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动力源十分强劲。大湾区内地9市创新投入延续了持续增加的态势,强度稳步提高。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年度研发经费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2021年研发经费规模更是超过3600亿元;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延续了向上势头,在2021年达到3.7%③,高于全国平均值(2.44%)④1.26个百分点。大湾区内创新企业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万家⑤,较2017年增加2万多家;2021年有2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⑥,比2017年增加了8家。大湾区内人才集聚效应凸显。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机制“软联通”使得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扎根在大湾区。广东省构建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已初具规模,目前孵化港澳项目超过2300个,吸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达到3400多人⑦。创新产出数量高速增长。据科技部数据,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预计拥有专利授权量7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10万件。《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连续两年在全球科学及技术集群排名获得第二名,展示了大湾区的全球科创领先能力。

(三)工业结构不断迈向高级化

依托工业经济规模优势和高质量发展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先进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工业新动能加快集聚,制造业产业结构持续得到改善。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2015—2020年,大湾区内地9市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分别由12562.2亿元、7115.9亿元增加至16886.6亿元、11566.4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超过720亿元、741亿元⑧。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城市有5个,其中,江门和肇庆增速超过了30%;有4座城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幅在10%以上,最高达到22.3%⑨。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提高,分别从2015年53.0%、30.1%提高至2020年的58.5%和35.7%,比2020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平均水平高2.9和3.9个百分点。基于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领跑优势,深圳市2021年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更是高达68.8%和63.3%(表3),工业结构加速朝着高级化方向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规模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⑩。

表3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高端制造业发展现状

(四)新兴产业的引领能力大幅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新兴产业引领能力显著提升。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依托完备的工业体系与扎实的产业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以广州、佛山、深圳、东莞为主,辐射带动惠州、肇庆、江门、中山发展的产业结构布局。2021年,广州“3+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8616.77亿元,较上年增加7.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2146.37亿元,同比增长6.7%,占同期GDP的39.6%;东莞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提出今后五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5%⑪。可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湾区内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成为推进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从当前大湾区内地9市“十四五”规划和港澳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来看,各地均加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预见,随着广东“双十”产业集群的快速崛起,通过集聚创新资源,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估和比较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全面系统地评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本文从经济实效、结构优化、创新能力、社会价值、国际影响、绿色发展等六个维度确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包含15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表4)。

表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2.评价方法

(1)指标无量纲处理

考虑到各个指标含义及计量单位差异会对整体评价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间的量纲差异。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j为指标原始数据Xij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Xjmax、Xjmin分别是第j个指标的最大、最小值。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0≤xij≤1。

(2)确定权重

本文建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包含了多个维度,且各个维度下的具体指标数量不尽相同。基于准确性、客观性考虑,本文运用熵权法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出各维度下一、二级指标的熵值法权重。

(3)计算得分

在综合比较已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各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得分情况。根据二级指标的权重和无量纲值,计算城市i经济实效、结构优化、创新能力、社会价值、国际影响和绿色发展等6个一级指标的值,其中,wi表示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无量纲值,rj表示第j个一级指标的值。

再根据一级指标的权重和值,利用综合评价法进一步测算各个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中,I表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数值越大则表示该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Wj表示第j个一级指标的权重,rj表示第j个一级指标的值。

3.数据来源

研究样本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相关指标数据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广东省统计年鉴、各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各城市水资源公报、各城市统计局官网等。对于小部分缺失的数据,本文通过咨询相关城市政府部门如商务局、统计局、生态环境局等来获取。

(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评价过程,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下的各个维度得分。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各城市在经济实效、结构优化、创新能力、社会价值、国际影响、绿色发展等维度呈现显著的差异性特征。

1.各个维度发展质量比较分析

(1)经济实效

从经济实效质量维度看,广州得分0.495,排名第二,在大湾区内地9市中排名位居前列。深圳在经济实效质量维度的表现最为突出,得分0.849,远高于其他城市得分,约是广州(第二名)的1.7倍。佛山得分0.452,紧随其后。中山和江门得分较低,均不足0.1,整体排名最后。具体指数如图1所示。

图1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经济实效得分

(2)结构优化

在结构优化维度,深圳以0.794的得分位列第一,远超过其他城市。东莞、惠州和佛山分别得分0.538、0.448和0.442,分别排名第二、第三、第四,位于较前位置。广州得分0.301,在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结构优化排名中居于中间位置,不具备优势。中山、珠海、江门和肇庆结构优化整体得分位于0.2~0.4之间,在9市中排名靠后,结构优化质量相对较低。具体指数如图2所示。

图2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结构优化得分

(3)创新能力

在创新能力维度,深圳得分高达0.954,排名第一,仍然保持了绝对领先优势,约是第二名珠海(0.366)的2.6倍。东莞和惠州分别得分0.290和0.248,排名第三、第四。广州得分0.215,其制造业创新能力总体表现较为一般。江门、佛山、中山和肇庆分别排在第6~9位,制造业创新能力较弱。肇庆因制造业起步较晚,在9个城市制造业创新能力得分最低。具体指数如图3所示。

图3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创新能力得分

(4)社会价值

在社会价值维度,广州得分0.862,在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表现十分突出。佛山、珠海和深圳三市制造业社会价值维度得分整体相差不大,分别得分0.670、0.612和0.572,位居第2至4名,反映出这三市在制造业社会价值维度的相对优势。肇庆紧随其后,在社会价值维度得分0.284。其他城市得分整体相差不大,均未超过0.2。其中,东莞得分最低,仅0.153,与第一名广州差距较大,反映了东莞制造业在社会价值维度的劣势较为明显。具体指数如图4所示。

图4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社会价值得分

(5)国际影响

在国际影响维度,深圳、惠州和东莞表现较为突出。其中,深圳以0.974分排名第一;惠州得分0.868,紧随其后;东莞得分0.837,位列第三。珠海和中山制造业国际影响力水平整体居中,得分分别为0.741、0.599。江门、广州、佛山、肇庆制造业国际影响力水平较为靠后。其中,肇庆得分最低,仅为0.168分。广州得分0.239,在9市中排名倒数第三,反映了广州在制造业国际影响力这方面存在较大短板。具体指数如图5所示。

图5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国际影响得分

(6)绿色发展

在绿色发展维度,深圳、佛山和广州得分较高,排在前三位。其中,深圳以0.974的高分保持了绝对优势,约是最后一名江门的4倍多。深圳市在能源消耗、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方面得分均处于前三位置,表现较为突出,是深圳市在绿色发展维度得分第一的主要驱动因素。广州市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上处于中上水平,但在资源节约方面处于中下水平,是拉低广州绿色发展得分的主要原因。具体指数如图6所示。

图6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绿色发展得分

2.整体发展质量比较

根据各维度的评价得分,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得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2020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综合得分。

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各城市制造业发展差距较为明显。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上,深圳得分0.818,较其他城市继续保持了领先优势。经过多年发展,深圳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整体工业结构十分先进,制造业已然成为支撑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更是自2019年起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首位。东莞、佛山的工业实力十分接近,分别得分0.501和0.458,排名第二、第三。2021年,佛山和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都居于5000亿元以上规模,也证明了这两座城市制造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广州得分0.448,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得分不及佛山、东莞,排在第四。珠海和惠州紧随其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别得分0.422和0.419,整体十分逼近广州,表现出强劲的追赶之势,后劲十足。中山、江门和肇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名整体靠后,与大湾区内工业强市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其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均在1500亿元,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能反映出这三个城市的工业实力相对较弱。具体指数如图7所示。

图7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

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规模总量不占优势,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规模不大,比重偏低,不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提质增效。从规模看,2021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城市群中,上海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达10738.8亿元,规模保持全国第一;江苏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浙江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48亿元,同比增长12.9%;安徽省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081.7亿元,增加8.9%⑫。而同期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992.2亿元。可见,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规模较长三角地区城市群还有一定差距。在以工业增加值为评判标准的中国工业城市十强中(表5),长三角地区共有4座城市入榜,其中上海和苏州位列全国第一、第三;粤港澳大湾区有3个城市入榜,深圳位列全国第二。从比重看,2021年大湾区内地9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37%⑬。而同期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工业对GDP贡献率超过40%⑭;浙江省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3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 39%⑮。

表5 2021年中国工业城市十强

工业增速放缓,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2021年,广东省工业产业营收规模同比增长13.6%,利润同比增长16.1%,距离江苏省的20.9%和25.7%还有不小差距,也明显低于浙江省的24.5%和21%⑯。另外,放眼全球产业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当前还面临着“双流”压力,即来自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与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分流(李剑川、闫雪莹,2021)[3]。具体到各个城市,近年来深圳、东莞受制造业外流影响,工业增速明显放缓。

(二)区域差距显著,地区协同性不高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我国主要城市群中位居前列。但是由于各城市经济实力和工业发展阶段不同,大湾区内部城市之间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发展“极化效应”仍然突出(邵立国等,2019)[4]。大湾区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呈现走廊式的带状分布状态(刘会等,2020)[5],制造业核心区集中在深莞广佛四市,总体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这四市制造业发展较早,在区位条件和制造业规模上具有显著优势,是大湾区制造业发展的主动脉。其中,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最大,佛山、东莞和广州相对次之,与其他城市形成一定的断层。而其他城市包括珠海、江门、肇庆、中山等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主轴城市差距较为明显。例如,2021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90.1亿元)分别约是珠海、江门、中山、肇庆的7.1倍、7.4倍、6.8倍、11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341.3亿元)则分别达到珠海、江门、中山、肇庆的7.9倍、7.8倍、6.4倍、11倍⑰。

大湾区内部城市之间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协同性有待提升,并且主轴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稍显不足,制约着大湾区内部制造业创新资源及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导致大湾区城市制造业有效合作程度不高,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造成了一定阻碍。另外,大湾区内地9市之间制造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还未建立,尤其是珠海、江门、肇庆、中山等市之间产业同质化较严重,总体上良好的产业分工合作格局还有待形成(闫梅、刘建丽,2020)[6]。

(三)结构尚存优化空间,工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

得益于“前店后厂”的外向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总体上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基地,产业基础扎实、产业链完整。但是相较于世界一流湾区定位,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缓慢,部分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和智能化程度还不够。从2021年各城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看,对照《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到202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这一目标要求,除了深圳、珠海、东莞和惠州达到要求外,其他城市还任重而道远。

同时,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不够,大湾区内传统制造业如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仍占有一定比例,制造业数字化推广应用的深度不够、广度不足,故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缓慢。肇庆、中山等市的制造业发展较晚,低端制造业比重仍然较大,整体“智造”转型有待提速。在工业新产业的布局上,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已经全面领先珠三角,尤其是集成电路、新材料、工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江苏相对广东已经建立起较大优势。总体来看,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产业结构的智能化和高级化亟待提升。

(四)研发投入相对偏低,创新要素支撑不足

虽然大湾区的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但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短板。从基础研究投入看,2020年,广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204.1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投入319.89亿元,占同期R&D经费投入的比重分别为5.9%和9.2%,低于北京(16%和24.54%)、上海(7.9%和11.82%)以及全国水平(6.0%和11.3%)⑱。从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也可以看出,大湾区制造业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除了深圳以13.51%的比重排名第一以外,其他城市均不足8%,其中,肇庆最低仅为3.24%⑲。科技创新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对于中小制造企业集聚的东莞、佛山、惠州等城市来说,仅靠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科技创新。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各城市在创新能力维度得分上表现差距较大,除深圳外得分相对较低。

核心技术和创新人才相对匮乏,还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制造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需求以及产业转型需求,导致大湾区制造业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例如,2020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59%,其他城市均低于10%,肇庆和中山仅为4%⑳。高校实力相对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湾区制造业创新能力。在2021年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大湾区内地9市没有一所高校进入“世界高校百强阵营”,而长三角地区有4所进入世界百强高校。尽管香港有5所高校进入排名,但港澳高校与大湾区内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仍然面临着不少体制机制障碍。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实效、结构优化、创新能力、社会价值、国际影响、绿色发展等六个维度对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质量指数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各城市制造业整体发展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深圳已经形成相对成熟、产业链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整体制造业发展质量水平最高;东莞、佛山制造业基础扎实,工业实力较为接近,二者的竞争较为激烈,其制造业发展实力排名第二、三位;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工业规模扩张略有放缓,其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不高,再加上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优势不再明显,在制造业发展质量得分上排第四位。珠海和惠州近年来工业扩张很快,表现出强劲的追赶之势,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位居第五、六位。中山、江门和肇庆等市制造业发展质量得分相对较低,尽管近年来制造业转型步伐也不断加快,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发展各维度及综合得分情况,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工业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创新活力旺盛、工业结构日趋优化、新兴产业的引领能力大幅提升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区域经济和创新指标发展不均衡等短板。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还面临着规模不大、比重偏低,城市之间区域差异显著,产业结构的智能化和高级化还有待提升,创新要素投入相对不足等挑战。

(二)对策建议

1.做大先进制造业规模,夯实制造业发展根基

一是持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推进制造业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着力培育、巩固和强化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促进制造业做优做强,加快提高大湾区制造业的产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加快转换发展动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加快培育技术领先、附加值高、知识密集的制造业新增长点,着力支持制造业投融资、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三是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渗透到制造业全产业链,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核心竞争力,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2.实施优化布局工程,推动区域协同联动

一是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战略关联节点,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城市的深度合作,重视大湾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协同,带动周边城市的工业发展。二是优化协同创新环境。尽快建立并完善大湾区制造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探索大湾区内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努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三是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针对城市现有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梳理大湾区各城市产业链和优势产业,明确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形成有效竞争、高效合理的产业网络体系,努力实现大湾区制造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3.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步伐

一是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融合。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鼓励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双向融合转型,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根基。搭建制造业服务化的支撑平台,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两业融合的良好生态。二是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建设,促进珠海、中山、东莞等传统制造大市开展产业升级,支持江门、肇庆等后起城市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支持港澳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三是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提高大湾区各城市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提高主导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在创新型增值领域加快前瞻性部署,拓宽产业创新发展链条,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结构的引领。持续优化产品质量和品种结构,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4.强化要素支撑,增强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实施技术创新系统工程。全力瞄准大湾区重点产业战略需求,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批“卡脖子”技术,储备更多颠覆性、战略性的前沿技术。二是加强高端制造领域的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营造良好配套支持环境,加强与港澳地区的人才合作,既要挖掘大湾区内既有人才,也要吸引国际高水平创新人才落户,全面推进粤港澳地区产学研协同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综合性创新平台,加快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推动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四是加大金融及政策支持力度。对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实施政策扶持,引导标杆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增加投入,对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实施税收优惠,引导和鼓励金融及社会资本扩大制造业创新投资。

注释:

①以上数据分别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

②指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

③数据来源:http://www.most.gov.cn/xwzx/twzb/fbh22022501/twzbwzsl/202202/t20220225_179520.html。

④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科技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有关材料。

⑤数据来源:http://www.most.gov.cn/xwzx/twzb/fbh22022501/twzbwzsl/202202/t20220225_179520.html。

⑥数据来源:http://www.gov.cn/xinwen/2022-04/19/content_5686159.htm。

⑦数据来源:http://hm.people.com.cn/n1/2022/0707/c42272-32468216.html。

⑧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⑨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

⑩数据来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共享创新——加速迈向全球顶级科创湾区》专题报告。

⑪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

⑫数据来源:江苏省数据来源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其他数据来自各省(市)2021年统计公报。

⑬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各城市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到。

⑭数据来源:http://jsnews.jschina.com.cn/zt2022/ztgk/202206/t20220621_3022456.shtml。

⑮数据来源: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信厅、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

⑯数据来源:广东省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局,http://stats.gd.gov.cn/tjkx185/content/post_3813352.html;江苏省和浙江省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局,http://tjj.zj.gov.cn/art/2022/2/18/art_1229129214_4878846.html。

⑰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各城市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到。

⑱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2021》。

⑲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各城市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到。

⑳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各城市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到。

猜你喜欢
增加值粤港澳大湾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