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质提升规划:人民城市理念下的规划编制重点探析

2022-08-20 09:32徐培祎
城市观察 2022年4期
关键词:规划空间建设

■刘 阳 徐培祎

一、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发展及实践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强的依靠,建设人民城市则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城市工作目标。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了宏大的政治空间理念,将党的路线方针等顶层设计通过政治空间的设计、转换与构建细致地铺展开来,并逐一落实到各项民生实践与社会建设中。最早高扬人民伟力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思考和争取中国农民最根本的“生存权”出发理解中国革命,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并发动秋收起义,领导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空间转移实现了“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依靠人民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党的七大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之一。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城市已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①。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城市的理念自上而下迅速传播开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人民城市建设。例如,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曹瑛在1949年说:“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长沙呢?要建设一个新长沙,把长沙建设成一个新的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城市”②;1950年1月,《长江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城市和人民的乡村》的社论;1954年6月,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建设必须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生产、为劳动人民服务”③,扭转了过去“城市为了消费”“城市属于富人”的观点。这些文献和论述彰显了人民性是我国城乡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的前提下,更强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梯次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思想,充分激发人民城市的要素活力,实现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④。进入新时代以来,城市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党始终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阐明了城市工作的“两个坚持”原则,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再次强调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提出“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⑤。人民城市理念既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⑥,又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从历史经验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空间理念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不断调适,但“为人民”的初心、中心和重心从未改变。

自2015年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提出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理念,相继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一批城市建设的重要文件,全国多地开展了相关实践工作,切实推动了我国城市发展从量到质的提升和转变。例如,上海立足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本”,提出了“五个人人”目标愿景,即实现“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⑦。上海众多城市建设工作围绕此核心目标展开。在社区建设与旧区改造方面,推进“美丽家园”“缤纷社区”等系列工程建设,建设口袋公园、活力街巷、林荫街道等“微系列”项目;推进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卫生间加建、适老化改造等工作。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采用“微更新”模式,实施武康大楼风貌区架空线入地工程和杆箱整治;以中共一大会址为核心建设大新天地区域,打造成为“世界级复合功能都心区”。在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建设方面,把一些核心地段的地块用于建设公园绿地、健身场所、文化空间;持续推进“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开放,建设总规模约200万平方米的世博文化公园,杨浦滨江沿岸也从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在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市民驿站”建设,开展早餐工程,向市民提供养老服务、幼儿托育等社区服务,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温馨港湾”。在城市管理方面,建设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实现“一网统管”与“一网通办”。广州则重点从“传承岭南文化,加强老城保护”“完善园林绿化公众咨询机制,建设公园城市”“用‘绣花’功夫改造老旧小区”“打通社区最后一公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四个方面建设人民城市,以此加强城市精细化、品质化管理,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人民城市治理之路。其中永庆坊历史街区微改造、海心桥景观项目等一系列优秀实践,不仅在市民中取得良好反响,也成为全国学习的优秀示范案例。成都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深圳提出以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更新。上述以人民城市为目标的建设规划,体现出我国城市治理和规划建设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的原则,在城市规划上紧紧把握“宜业宜居宜游”这一核心要求,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为市民创造高品质的幸福生活。直接影响市民体验和感受的城市品质既是规划设计的出发点,也将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二、城市品质提升规划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

人民城市是统筹城市建设的总体理念,如何贯彻需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它既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人本”“民生”“宜居”等概念,也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质的区别⑧。人民城市的建设实践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城市规划作为布局城市空间平面和立体功能的综合性学科,是从空间角度积极探索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手段。品质提升规划则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规划类型,以人的需求为基点和指导,寻求实现自然物质环境品质和社会人文环境品质的整体优化⑨。尤其在2019年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11个大中城市列为“城市体检”试点,重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向,解决“城市病”突出问题;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品质,《山东省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南京市建设管理精细化城市品质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相继出台,很多城市是“一把手”亲自抓⑩,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和人居环境质量改善成为下一阶段城市建设的重点。随着中国城市发展逐步从外延快速扩张转向内涵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在城市空间品质和精细化治理方面,品质提升规划无疑是建设人民城市的积极探索。

三、人民城市理念下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的新内涵

(一)人民城市对品质提升规划的新要求

从城乡建设的各种规划类型上看,品质提升规划属于较新的规划类型,在规划的内涵、编制方向和编制主体上还存在待明确的内容。城市工作“两个坚持”原则的提出为品质提升规划指明了方向,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人民是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主体。人民城市强调城市空间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建设城市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主体。这就要求品质提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主体在规划组织部门、规划编制单位两方的基础上,必须确认人民的主体身份,并要作为最重要的参与方。品质提升规划的在地性要求编制过程中需要当地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同时人民也是规划实施的主体。

第二,人民的需求决定规划编制的方向。人民城市强调对城市发展的评价取决于人民的满意度;人民的满意度来自当地人民群众是否从城市发展中得到充实的“三感”(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的编制要围绕“三感”,通过空间品质的提升实现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精神面貌的提升与更强的归属感,将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判,围绕人民群众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人民群众利益。以人本价值来构建宜居、安全、可持续和健康的城市,让城市环境更美丽、更宜居,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第三,“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目标指引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人民城市强调对“三生空间”(即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的合理安排,加强公共空间的供给,提升人民“休闲、健身、娱乐”等相关城市体验。一方面强调了空间的整体性,做好“三生空间”三者之间的协调;但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逐渐腾出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⑪上面,生态绿地、城市公园、休闲消费场所等公共空间对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提升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在保障“宜居、宜业”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宜乐、宜游”需求的满足。

(二)城市品质提升规划内涵

“品质”是“品位(taste)”和“质量(quality)”的综合,“品位”既是主体自身的一种内在感受,也是客体自身质量的外在表现;城市品质是反映城市内在精神的品位和反映城市内在本质的质量的统一体,既有本质特色也有外在形象,既有个性品位也有质量设施,既需要城市外在的高质量也需要城市内在的高品位⑫。

品质提升规划在现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还不属于法定规划,更多偏向城市空间品质领域的专项规划,用于支撑总规、控规及其他专项规划。专项规划的特性决定其在规划编制中应该聚焦,强调对专项领域的指导作用。

本文认为品质提升规划应该重点聚焦在五个方面:一是聚焦规划范围,以存量空间(建成区)为主;城市品质好坏的界定以人的使用感受和评价为依据,现状还未开发利用的空间难以从人的使用角度进行评估和评价;另外“提升”意味着使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更高,如果不以现状为基准,提升便无从谈起;现状如还未被开发利用,在其上的规划更类似于发展建设规划,而非品质提升规划。二是聚焦规划期限,品质提升规划的重点是解决现状问题,满足可以相对准确预测的需求,不适合针对长期发展愿景进行远期提升;其规划期限也不适宜确定为类似总规规划期15年、控规无规划期限那样,将规划期限确定为近期3~5年较为合适;其规划提升策略也应更多面向近期建设,以便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较好衔接。三是聚焦现状评估,不同城市在发展中面临不同的问题,品质提升规划的内容和重点也相应有所不同;品质提升规划是解决问题的规划,要精准,并没有固定的提升模板和定式;应依据现状评估,识别人民群众的核心诉求,确定规划编制的重点及提升策略。四是聚焦品质提升的重点内容,影响城市品质的要素有许多,规划应避免泛泛而谈的空间改善举措,精准判定需改善提升的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规划重点应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特色凸显,不应做成类似总规或者分区规划那样面面俱到的综合性规划。五是聚焦规划实施,品质提升规划主要用于指导近期建设,应将规划提升策略行动化、项目化,以强化规划的实施、落地。

综上所述,本文从空间的角度将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界定为基于人的需求,重点针对存量空间,面向近期实施,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特色凸显,通过空间品质的提升措施实现城市品质整体优化的专项规划。

(三)从人的需求出发,识别城市品质提升的核心要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类需求的经典学说。他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后来又扩展为八阶,增加了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超越需求。从人的需求出发,可进一步延伸出高品质城市应对应提供的空间要素:一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城市需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干净的空气和水源、不同层级人群舒适的居住空间等。二是满足人的安全需求,城市需提升发展韧性,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减少城市灾害与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是满足人的社交、归属与爱的需求,城市应提供充足的活力交往空间,并提供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进行支撑;传承和保护城市历史与文化,强化身份认同。四是满足人的尊重需求,城市空间应在街道营造、空间设计等方面尊重人的尺度;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上要充足而平等,保障弱势群体利益。五是满足人的求知和审美需求,城市需要提供丰富的文化设施、再教育设施,塑造美丽而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图1)。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⑬

图1 从人的需求出发引导城市空间供给示意图

综合来看,人的需求存在系统性、层级性和多元性等特征,从空间供给的角度应重点抓住人的四个核心需求,包括人的安全健康、居住舒适、服务便利和精神归属。以四个核心需求来引领城市品质提升,进一步将提升的核心要素聚焦在城市的安全韧性品质、人居环境品质、公服交通品质和人文特色品质四个方面。通过品质提升,实现生活环境的改善、精神归属的提升,获得市民较好的放心度、舒适度、便利度和美观度评价,不断充实人民群众的“三感”,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图2)。

图2 城市空间品质内涵及提升逻辑示意图

四、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编制重点

围绕品质提升规划的内涵,结合提升的核心要素,品质提升规划的编制重点应该集中在三大部分:评估、策略和行动,通过评估明确问题和提升方向,然后提出提升策略解决问题,最后将提升策略转化为行动推动规划实施;以此建立“城市评估—提升策略—实施行动”规划编制体系。

(一)开展充分的城市现状评估,明确提升方向和重点

从问题导向出发,结合“城市体检”,围绕人民群众需要,展开全面的城市品质现状评估工作。城市评估需要全面、动态和具有针对性,抓住城市品质的明显短板、问题症结和地方特色,可分别采取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方式展开。主观评估将“市民满意度调查”和“规划团队访谈调研”相结合,收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和真实需求。客观评估主要是针对城市空间、设施等使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具体评估内容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标先进找差距,通过对比先进城市发现城市自身品质的差距,借鉴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对标城市应重点从同类型发展更先进的城市或周边城市中选取。二是评估自身找不足,将现状发展情况尤其是可量化的现状发展指标,同新发展理念、发展规律以及上位要求、行业规范和专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城市品质的发展短板。三是结合特色找优势,挖掘城市自然和文化特色等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支撑城市品质提升路径选择。根据城市评估情况,提出因地制宜的城市品质问题清单,明确品质提升的方向和重点。

(二)整体系统与局部重点相结合,提出精准提升策略

1.提升城市韧性品质,保障安全与健康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品质提升规划应该将人的安全、健康需求放在首位,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品质,打造健康安全的环境。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补足市政设施供给短板,满足市民一般市政服务需求,包括城市的能源供给、给水等市政设施;既要补足现状存量需求中的供给短板,也要结合近期建设规划,满足相应的预测需求。二是提升城市环境卫生品质,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展开城市修补,包括减少城市水、空气、噪声等各类污染,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能力等。三是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城市的运行韧性。突发疫情和灾害不断考验着城市设施的韧性及城市的应对能力,需要通过城市品质提升,在空间供给、设施建设、物资储备及防治预案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

2.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提高生活舒适度

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直接影响市民的幸福感,但影响人居环境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品质提升规划应抓住重点,解决核心问题,建议从居住空间、职住关系、公共开敞空间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提升。

一是优先满足居住需求,提升居住空间品质,可以重点从增量和存量两个角度展开。首先,针对增量居住空间,重点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居住产品结构,实现居住空间供给均衡。尤其是针对城市居住空间严重不足的人口净流入城市,加强廉租房、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通过工业厂房、商业建筑改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产业园区配套等多种方式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其次,提升存量居住空间品质,推动老旧小区及住宅的综合改造,适应新时代居民的生活需求。实施“有机更新”政策,不大拆大建,坚持保护利用为主,拆除重建为辅,优先增加公共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提升居住环境品质。积极推动现有老旧住宅电梯加装,全面提高功能标准。

二是优化职住平衡,推动产城融合。随着城市不断扩张,职住距离越来越远,带来了交通拥堵、通勤时间过长等诸多城市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品质提升规划应着重优化职住关系,实现城市职住平衡。根据国际宜居城市经验,按照日常通勤15分钟划定职住平衡组团,其内部职住平衡比≥60%。不同规模城市可参考这一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合理规模,划分职住平衡组团;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混合,根据不同单元类型考虑就业岗位或居住配套增减,为本地居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就业中心。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中心单元建议适当增加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加密路网,提升街区活力和服务品质。居住单元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居住比例,增加商业、办公等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职住比,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服务品质。产业发展单元应为创新创业人群提供高品质、共享型、开放式、复合型的工作、生活、社交空间及专业化服务,吸引高端企业集聚。针对新开发地区,建议实施开发一片、成熟一片,不要急于扩大新区建设规模。

三是重点提升和活化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满足人的休闲游憩需求。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游憩、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亦是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展现,是居民日常使用并对其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场所。但过去的城市发展模式过度追求城市空间的经济效益,对城市公园、广场等公共开敞空间的建设普遍滞后,普遍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高品质城市的公共开敞空间应该是亮点突出、绿色共享、优质宜人的。建议品质提升规划首先对城市自然景观开展生态修复,包括城市的山体、河流等生态空间,恢复城市生态体系的完整性和自我调节功能;另外进一步加强生态空间的游憩功能培育,建设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公园,形成可达、可游、可赏的活力空间;让生态空间为市民所用、所享。其次按照15分钟生活圈的范围完善公园绿地覆盖,满足各级公园覆盖率要求;增加湿地公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等特色专类公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休闲需求。

3.提升城市公服、交通品质,提供方便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城市服务关乎民生、联系民心,是影响人民群众“三感”的重要因素。品质提升规划应回应民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交通拥堵等问题,着重提升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最为广泛的公共服务和交通服务两大方面,为市民提供方便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第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的基本和特色化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的提升要实现两个转变,从强调指标数量供给,逐渐结合人的尺度和需求;向完善空间覆盖转变,向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转变。其提升应把握三个重点:一是要通过城市评估,识别高品质公共服务短板,尤其是影响城市吸引力的高等级服务设施,进行重点补足和提升,例如高校、三甲医院等设施。二是结合社区生活圈完善基础公共服务,构建均衡共享的多级生活圈体系,并以此进一步加强社区共治和社区认同。三是提供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包括无处不在的文化交往、学有所成的终身教育、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全天候的健身康体服务、便捷多元的商业商务、综合完善的社区管理服务等。加强老年关爱、儿童友好、青年乐趣等各年龄段服务设施的建设。

第二,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推动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各项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交通的支撑,交通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体验,也决定了居民是否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城市“第三空间”上面。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交通设施的改善需要适应需求的变化,提升人的服务与体验;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更加关注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一是完善城市交通网络,重点提升城市组团间快速路联系,推动城市交通客货分离,减少货运交通对城市功能空间的割裂;提升组团内部道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在社区内部增加小路,形成“窄马路、密路网”的交通路网肌理;重点解决交通瓶颈地区出行难,打通城市断头路,多管齐下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二是优化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建设城市组团公交快线,重点消除城市公交服务盲区,加快公交站场设施建设。三是依托历史街巷、绿道和碧道等建设慢行通道系统,提供便利的绿色出行网络;推动立体过街设施建设,打造步行友好的健康出行城市;倡导从汽车城市向步行城市转变,打造安全街道、跑步街道⑭。四是探索特色街道建设,将道路功能多元化,增加其休闲、人文、创意等要素,坚持道路空间以行人为核心;注重交通安全及相关静态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道路断面调整优化,增加慢行、绿化空间,提升街道慢行空间活力。五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结合大数据重点识别停车位供给中度甚至重度短缺的区域,推广立体停车等多种停车方式;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动态监测道路和停车场流量,充分利用停车资源,缓解交通拥堵。

4.提升城市人文特色品质,增强认同和归属感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城市的魅力就是竞争力,城市的特色就是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城市的文化认同一旦形成,城市的精神就有了。城市需要满足市民的审美和文化需求,通过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塑造城市精神,以此来增强市民的认同和归属感。建议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人文特色的提升:

一是加强历史文化传承。挖掘城市历史和现代精神,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既要保护传统街区、遗址等历史传承的空间载体,也要挖掘和弘扬传统工艺、风俗、民间活动等非物质文化,有条件的要推动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注重老城区的历史建筑及其周边建筑环境保护;防止大拆大建,避免出现随意拆除老建筑、搬迁居民和砍伐老树等问题;鼓励进行“微改造”,通过建筑特色格局的保护实现文化传承。可以将部分非文保单位但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老建筑再设计、再改造为办公楼、小型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创意空间等场所;促进文化旅游、文化消费等产业发展。注重新区的时代特色塑造和文化植入,强化新区建筑设计;形成彰显城市形象、具有空间辨识度的魅力地区。

二是加强城市标志性空间打造。城市标志性空间一般会被称为“城市客厅”,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特色;其不仅是城市对外的名片,更是市民的精神归属和城市认同的需要。一个优质的标志性空间,不仅提供各项城市功能,还能增强城市魅力和吸引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城市交往、吸引投资和游人的“金字招牌”,如纽约的中央公园、时代广场、高线公园等区域。标志性空间可以是城市商务中心区、交通枢纽等城市地标,也可以是生态或人文景观。现阶段城市标志性空间的建设已逐步从注重大尺度景观转向注重生活游憩、文化灵魂与优质景观的综合考虑。

三是引入城市设计手段,塑造美观、尺度宜人、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形象。“用设计做规划”,从人的需求和尺度出发,解决具体而微观的空间问题⑮。从城市建筑角度考虑,塑造疏密有致、立体紧凑的城市肌理;建筑天际线需要进行严格高度的控制,做到轮廓舒展、显山露水;建筑立面色彩、风格与自然景观、历史建筑要和谐。从街道景观角度考虑,加强户外广告牌整治,重点控制整体风格和协调性,但要求不宜过细,预留设计弹性,鼓励设计多元化;地铁站、公交站等公共节点融入公共艺术,彰显城市特色;主轴街道丰富街道断面,建设错落有致的绿化带景观。从城市夜景角度考虑,街道灯光满足行人、车辆安全需要,重点生态地区制定暗夜保护计划;建筑物灯光倡导内透光,重点建筑可以融入高科技、文化艺术,体现城市特色;商业街区、夜市可使用多种照明技术,营造夜间繁华氛围,释放夜间经济活力。

5.提升策略行动化和项目化,强化规划实施

规划的重点在于管理和实施,品质提升规划更是如此。为加强品质提升规划落地实施,需要将提升内容和策略行动化,并构建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合作,推动市民积极参与其中。

第一,提升策略行动化。建立行动示范和近期建设项目清单,制定稳步落实的具体行动任务,做到策略全面统筹、实施具体示范。第二,加强规划衔接,强化提升规划内容法定化。将品质提升规划的核心内容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后续需要配套的概念规划、景观设计、详细规划等实施建议,保证品质提升规划实施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第三,完善品质提升协作机制。将提升行动分解到具体部门,形成政府统筹、条块协作、部门联动、分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与发改、住建、园林、经信等部门加强协调,形成部门间合力,共同推进品质提升规划实施;另外也应配合政策导向,顺势推进协调相关重点项目,加速有关项目落地。第四,构建科学完整的城市品质测评体系。在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等方面,制定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定期监测规划实施情况,对品质提升工作提供校核反馈。

五、结语

城市品质提升规划是人民城市建设背景下,近几年出现的新规划类型,是人民城市建设实践的积极探索。本文从人民城市理念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要求出发,结合相关理论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品质的认识,明确城市品质提升规划内涵,识别城市品质提升的核心要素。在规划编制上,建立城市评估—提升策略—实施行动编制体系,并提出品质提升规划的编制重点。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相关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由于不同城市发展差异较大,且城市品质涉及要素众多,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各有不同,品质提升规划需结合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注释:

①毛泽东:《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23-1325页。

②曹瑛:《建设新长沙的方针与任务——曹瑛市委在长沙各界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J],《湖南政报》1949年第1期,第25页。

③邹德慈等:《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总报告及大事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97页。

④国家统计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阔步前进——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15_1691416.html,2019年8月15日,访问日期:2022年7月4日。

⑤《习近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EB/OL],2019年11月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1/03/c_1125186430.htm,访问日期:2022年7月4日。

⑥朱勤皓:《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开创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N],《中国社会报》2020年9月29日。

⑦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EB/OL],2020年6月23日,http://shanghai.xinmin.cn/xmsz/2020/06/23/31752516.html,访问日期:2022年7月4日。

⑧《专家:“人民城市”建设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EB/OL],2021年8月22日,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398045,访问日期:2022年7月4日。

⑨胡迎春、曹大贵:《南京提升城市品质战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第6期,第63-70页。

⑩冯奎、李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J],《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第22期,第18-20、57页。

⑪美国都市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在他撰写的《绝对的地方》(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提出了“第三空间”概念,他将生活空间分为三类,第一空间是居住空间,第二空间是工作空间,“第三空间”是指城市中家庭和办公室以外的公共空间。

⑫同⑨。

⑬新华社:《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年4月20日,第1版。

⑭杨绍波:《上海提升城市品质的内涵及其路径》[J],《科学发展》2019年第8期,第59-69页。

⑮李晓江:《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高质量发展》[EB/OL],2021年9月27日,https://www.hebghy.com/news/2297.cshtml,访问日期:2022年7月4日。

猜你喜欢
规划空间建设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