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改善民生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

2022-08-24 10:52张跃平
中国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巴马民生小镇

伍 锐,张跃平

(1.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2.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了一些重要论述,为地区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经过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发挥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优势,探索出一条适合巴马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优化巴马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巴马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进而为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添新动力。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巴马改善民生的做法梳理

巴马乡村振兴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脱贫攻坚与资源整合良性互动以及打造特色旅游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相统一。从经济、生态、特色旅游、产业融合等全方位建设巴马,从而构建起巴马改善民生的新路径。

1.1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巴马的乡村振兴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或者“污染和治理同步进行”的旧路。巴马小镇建设中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共性融合起来,紧紧围绕以建设“广西三大旅游养生圣地和特色旅游名县”为主题,按照“园在城中、城在林中”的要求,全力打造适宜人居的生态园林城市;实施项目带动、绿化“规模”的方案,并于2019年获得“广西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巴马探索了一条充满勃勃生机、富有物种多样性、持续稳定的自然生态发展道路,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所需要的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巴马乡村振兴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当前的巴马已经逐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新的生态创新体系、绿色产品加工产业以及生态旅游已成为巴马发展的新途径。

1.2 推进发展致富与资源整合良性互动

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下,2020年巴马地区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巴马在乡村振兴中对接了脱贫攻坚的需要。一方面,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本地居民技能提升,增强了主体意识和实现自我增值的能力,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长期性发展带来显著的积极效益;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对整合优势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特色”既需要独特的自然优势,也离不开先进的发展理念作为引导,需要不断地强化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促使巴马优势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巴马注重在基层培育脱贫致富的能手,稳定有序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山水风情和民族特色,创造有利条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打造民族特色品牌,真正发挥好自身比较优势,推动巴马整体性发展。

1.3 打造特色旅游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巴马作为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如水晶宫、百鸟岩、盘阳河风光、好龙天坑群等旅游资源,逐渐打造属于巴马独具特色的旅游。其中,巴马建设的康养小镇、赐福小镇以及基金数字小镇充分地结合了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康养产业发展上,发挥战略定位、生态、品牌、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建设巴马国际旅游集散中心、老乡家园移民安置区、巴马百魔洞国际养生度假区项目以及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小镇。在赐福小镇湖泊流域,积极打造养生基地及牢固树立的“全域旅游”理念,不断丰富旅游业态的同时,高标准规划,力推集研发、生产、展示及体验为一体的健康项目,开发一条特色养生精品旅游线路和康养服务中心。巴马乡村振兴旅游及时迎合了现代市场需要,也给当地注入活力,对改善民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色旅游和现代产业的融合促进了资源的有效流动,增强了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巴马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现代产业空间聚集的过程,小镇为其提供了公共服务设施、信息渠道、相关技术运用和消费群体。现代产业可以依托乡村振兴发展的机遇释放更大的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把巴马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康养氛围的国际型、复合型、全天候的旅游首选目的地,由并跑者转变成为健康中国的领跑者。

2 巴马改善民生取得的成效

巴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众多民生工程得以发挥实质性作用。从不同的指标来看,巴马的民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如期地迈向实现共同富裕的中长期目标。当前,巴马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创建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巴马综合发展。从人民所需出发,持续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助力巴马持续向好发展。

2.1 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

巴马是国内外公认的“长寿之乡”。依托长寿之乡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对当地开展政策宣传引导就业创业、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就业创业、拓展发展平台吸引就业创业、树立典范鼓励就业创业,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巴马新热潮,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态势转变。巴马牢固树立“越是贫困地区越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越要走开放发展之路”的理念,紧扣“六大行动”,即政治生态行动、社会生态行动、自然生态行动、脱贫攻坚行动、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保住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底盘,深入实施精准脱贫、产业转型升级、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五大攻坚战”。通过以上措施的具体实施,巴马的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跃升。

2.2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巴马围绕惠民工程,从水、电、路、危房改造等硬件设施抓起,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产业发展攻坚战、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电商扶贫攻坚战等系列大会战,促进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产业发展攻坚战上,特色产业扶贫立足于“基地+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引进了世界500强太平洋建设、上海景域等国际国内一流大企业,投资总额已高于6000多亿元。在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上,加快完善景区景点建设、旅游公路建设以及周边绿化美化工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了乡通二三级路,村屯通水泥路,切实满足群众出行便捷和安全,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脱贫致富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条件。在电商扶贫攻坚战上,巴马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发挥党建引领电商扶贫作用,组织帮助贫困群众和农村电商从业者“就近就便”学习电商技能,形成以电商拉动企业销售,以销售促进贫困户增收的电商扶贫路子,为改善民生增添活力。基于巴马发展的实际,巴马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对现有扶贫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着眼于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2.3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巴马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制定好政策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教育保障方面,巴马研究制定《巴马瑶族自治县教育扶智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构筑起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一站式教育扶贫资助体系。在2020年前6个月,巴马在教育方面落实资助资金达1800万元以上,受资助者超过2.8万人次,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用实践证明“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的目标。基本医疗保障方面,组织医疗团队下乡落实疾病检查工作,对贫困人口特殊慢性病实行“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以及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系统结算服务;住房、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加大危房改造投资,对住房加层扩建,供水工程从建设到维修全面覆盖,保障用水安全。同时也在积极开启其他地区相关污水处理项目落实,争取把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生态治理融为一体整体推进,积极改善地下水道设施建设,并且致力于建设覆盖范围广、多层次的治理格局,力争做到流程化、便利化、清洁化“三化一体”,实现污水处理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巴马用实际行动破解了巴马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巴马改善民生的经验启示

巴马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在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大格局之下,巴马政府进一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谋篇布局,积极推进惠民政策,带动地区人民共同致富、共享发展。

首先,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加大对市场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创新能力得以充分显现,发挥市场在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第一,巴马在打造乡村振兴改善人民生活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带动市场机制有效运转,通过组建优秀的团队和引入知名企业管理巴马特色资源,形成了一批巴马独有的知名品牌,如“巴马香猪”“巴马丽琅”“巴马神”等。巴马政府不断地优化市场结构、促进市场效益更好的发挥,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信用度可靠、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的企业入驻巴马,提升巴马的竞争力,扩大巴马知名度。第二,巴马更加强调通过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巴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小镇创新发展进行了精细化布局,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体育运动、金融数据以及健康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巴马基金数字小镇是新一代智慧型云计算产业基地,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引导基金,大量引入国际国内高端互联网、物联网关联企业,形成云产业链生态圈。在新的一年里,巴马将会继续开好局,为实现巴马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支撑。

其次,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夯实民生工程建设。巴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推行惠民政策,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巴马人民携手迈小康。土地政策上,传统土地运转方式与当前实际需要灵活应用,租赁、承包等方式可以用“点、线、面”不同形式满足供地需求;财政政策上,围绕重点项目,包含“五中心一基地一家园”项目、赐福养生小镇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甲篆镇特色养生小镇项目、矿泉水生产项目、巴马工业园区、大数据或云计算中心项目、巴马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等建设用地采取先交费后奖励的方式补还给企业,用于扶持企业的发展;税收政策上,认真落实结构调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促进消费、保障民生、助力扶贫攻坚等方面税收政策。

最后,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及时破解发展难题。第一,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开放。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深入探索旅游带动小镇发展模式以及鼓励基层治理制度创新,推动巴马健康发展。第二,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确保大学生就业和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实现家庭经济增收。随着民生的改善,巴马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也进一步得以提升。以人民为中心,及时解决群众关切,致力于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巴马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手点。

4 结语

巴马改善民生的实践表明,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引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巴马已经找到了一条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民生解决之道,为改善民生持续发力、为巴马发展赋能。

猜你喜欢
巴马民生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熊的小镇
18F-Flurpiridaz的制备及其在正常巴马小型猪PET/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工程获批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