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优科技:深耕“新城建”,发力“碳市场”

2022-09-01 09:13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建筑业运维预测

文|本刊记者 陈桂龙

“双碳”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建筑工程硕士,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咨询总监 饶时禹

“大兴国际机场智慧运维平台”“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CIM 一体化平台”“深圳星河WORLD 双子塔智慧运维平台”,这些亮眼的智慧运维创新项目,都出自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优科技”)手笔。就该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发展战略,本刊记者采访了“双碳”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建筑工程硕士,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咨询总监饶时禹。

数字孪生,数据赋能

《中国建设信息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如何满足不同城市的特色化需求?

饶时禹: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量系统,各城市之间差异巨大。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依据城市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核心诉求,制定领先、可持续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顶层规划,做好全局统筹,指导各部门展开智慧化建设。

注重用创新的思路和手段解决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设计出符合实际的业务应用,达到“好看又好用”的效果。

对于城市治理中的一般需求,譬如基层治理、城市应急、生态环境、行政审批、交通等方面,其对应城市运行协同、治理一网统管、数据共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在短时间内整体发展稳定,则应纵深发展,自我迭代。

《中国建设信息化》:知优科技成立以来便运用CIM 数字孪生技术深耕“新型智慧城市”领域,谈一下在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和成就?

饶时禹:知优科技以“构建数字世界,专注数据赋能”为使命,是CIM 数字孪生领域的头部企业。知优科技汇集全球建筑科技领域顶尖人才,依托自主研发的ZHIU-CTOS 引擎,融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CIM 等前沿技术,打造数字化城市新型基础设施,专注于城市建设更新及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赋能。

多名国内外博士领衔,知优科技拥有近百人的技术研发团队,积累了近60 项专利及著作权,是北京新国门领军企业、北京“专精特新”企业,获得SCEWC 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等多项荣誉。技术产品已在国内外近100 个客户、近300 个项目上落地应用,覆盖城市建设、片区开发、城市管理、园区运营、市政维护、地产开发等多个行业领域。

《中国建设信息化》:知优科技涉足智慧城市诸多场景,谈一下今年有哪些新发展?

饶时禹:知优科技近期升级产品体系,由CIM 和CIM+更新为基于CIM 数字孪生(数据、平台)的城市治理、城市开发、城市运营和城市服务四条线,业务应用侧愈加明晰,针对性的产品应用设计能够持续优化(见图1)。

图1 产品逻辑体系

知优科技于今年2月份成立知优创研院,着眼于场景创新、产研转化。创研院成立之后,开拓了新应用场景“双碳”“多灾模拟的城市生命线”,其中“双碳”已经融入现有运维平台初步投入市场,融合“双碳”的园区智慧孪生运维中心荣获“B4B”最佳碳方案,是我们今年工作的创新研发重点(见图2)。“多灾模拟的城市生命线”场景经过多次论证汇报也即将面世。

图2 园区智慧孪生运维中心架构

建筑节能,发力“双碳”

《中国建设信息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3060 双碳战略”,提出在206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这对建筑业发展有何影响,建筑业要如何响应“双碳”国家战略?

饶时禹: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建筑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承接了我国“新城建”的重要部分,也是和民生紧密关联的行业,在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行动路径里占有重要一席。目前我国建筑业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50%,未来我国的建筑面积还将持续增加,导致建筑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随之增加。依据最近的建筑能耗研究报告,我国建筑业预计将在2040年实现达峰,落后于国家制定的2030 达峰目标。达峰之后,建筑业将迅速进入减碳过程,最终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对此,建筑业的当务之急是稳步、科学、快速实现碳达峰。

《中国建设信息化》:我国建筑业碳中和实现过程存在哪些难点?知优科技做了哪些探索?

饶时禹:据研究表明,虽然相较于国外我国碳核算与数据库搭建起步较晚,在我国“双碳”目标与“十四五”计划纲要的指导下,近几年我国在碳核算的研究数量与进展突飞猛进。目前主要存在排放因子准确性不够、核算体系针对性不足、参数获取不简便三个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1)兼顾“运营碳”与“隐含碳”。当前市场上大部分同类产品只做“运营碳”的盘查,我们解析与溯源建筑全生命周期所关联的碳足迹,进行“运营碳”与“隐含碳”的统一盘查,构建完整的建筑碳排放知识图谱。

(2)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根据建筑碳排放知识图谱,构建出不同因子之间的关系,沉淀建筑建设、运营期的建材生产、运输和能耗数据,结合国外建筑数据库积累,形成完备的数据库,通过深度学习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输入数值便可实现较为科学精准的建筑碳排放预测。

(3)搭建建筑碳肖像。立足用户需求,结合CIM 数字孪生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按照排放溯源、系统差异,可视化展现建筑建造、暖通空调、电力消耗碳排放肖像;依据绿化情况和可再生能源使用可视化展现碳汇肖像。

《中国建设信息化》:基于动态因子的建筑碳排放预测模型将如何改变建筑业碳排放预测现状?

饶时禹:预测更具成长性。面向瞬息万变的上游能耗生产方式清洁与否的影响,及时调整,使得模型预测能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灵活准确。

预测更便捷高效。该预测改善我国建筑业碳排放数据沉淀少、颗粒粗、溯源难的现状,越“聪明”的模型可减少对历史现状参数颗粒度要求,也能做出符合实际的预测。

科技创新,布局未来

《中国建设信息化》:请简要介绍几个知优科技开展的重大创新项目?

饶时禹:深圳星河WORLD 双子塔智慧运维项目(见图3):项目将开发可视化展厅和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从技术和功能上均有诸多亮点。技术上将基于AI 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进行危险识别、预测检修和危险预测;功能上则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集团化的智慧管理,并开发双碳、楼宇生命线管控、城市联动和楼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知优科技在大型产业园区场景运维的集大成者。

图3 深圳星河world 双子塔智慧运维平台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体化智慧运维项目(见图4):通过使用GIS、BIM、数字孪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从照明和电力运维着手,开发一体化综合控制平台。平台实现机场航站楼电力资源优化,提高电力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管理,解决项目区域内电力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和新增用电终端线路规划和造价不准难题。平台还实现对灯光照明的智能化控制,预计节能12.3%。

图4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

《中国建设信息化》:展望未来,知优科技如何布局建筑碳中和?

饶时禹:知优科技将从产业园区、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等建筑碳排放集中区域开始,锤炼扎实的建筑碳排数据库和建筑碳资产管理,未来将场景扩充至城市区域乃至更大。

猜你喜欢
建筑业运维预测
无可预测
高速公路智能运维平台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智能+时代的新运维
——2019(第十届)IT 运维大会特别报道
营改增对建筑业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