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数字化转型”让民生服务更温暖

2022-09-01 09:13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社保卡一卡通工伤

文|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近年来,青岛市人社局围绕“数字青岛”建设,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推动大数据认证、工伤保险智能服务等社保数字化转型,努力为参保单位和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保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利用大数据“政策找人找企”,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参保覆盖面

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利用大数据手段,精准定位企业和人员范围,开展“政策找人、主动服务”参保扩面专项行动。通过媒体、电话、短信、宣传单、现场讲解、登门等形式,宣传普及社保政策,引导群众建立参保观念。2021年全年累计发送短信54.89 万人次,宣传到人169.6 万人次,促进新增参保缴费8.01 万人。加强与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住建等部门数据共享,实施就业社保“三口合一”,推行市场主体登记与社保开户等业务“一链办”,便企服务更加高效。持续做好脱贫人员和困难群体社保帮扶工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测,将全市符合参保条件的11.3 万名缴费困难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

实现“智能化”拨付资金,保障社保待遇准时发放,提升群众获得感

青岛人社部门始终将社保待遇按时调整足额发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确保社保待遇安全高效发放,与中国银联和9 家合作银行建立完善“6A 资金拨付平台”,全面取消手工报盘,实现资金拨付数据“离库不离线”,全程线上加密传输,异地转移资金清算网络批量拨付,资金拨付更加安全、便捷、高效,有效解决了社保覆盖面广、资金量大的发放难题。2021年全年平台安全拨付各项社保待遇等资金562.8 亿元,确保参保群众及时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按时足额为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城乡居民养老待遇1.59 亿元,坚决兜牢民生底线。

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出“无感办、视频办、打包办”,为全国贡献青岛经验。

青岛市在全国首创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模式,经过近三年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2021年,进一步完善行为模型和比对规则,将1038 万条新冠肺炎检测和疫苗注射数据纳入大数据比对范围。目前,社保待遇领取资格综合认证率达99%,其中无感认证通过率提升至94.9%,全市222 多万老年人享受到“无感”认证服务。为将此经验做法更加规范有效地推行,出台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规范》,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为全国社保待遇大数据认证领域标准化建设贡献了“青岛经验”。

为切实解决长期以来传统工伤认定时间长、调查取证难、危重症或异地职工认定鉴定不便等问题,青岛市在全国首创集工伤远程申报、工伤案件远程调查、劳动能力“智能+远程”鉴定、工伤认定与职业病同步确认为一体的“工伤保险智能服务平台”,大幅提升了工伤认定、鉴定和待遇支付的效率。平台运行以来,共受理工伤快报150 余人,开展远程调查20 余人,智能鉴定1.2 万余人,远程视频鉴定160 余名,受到了工伤职工的普遍认可。

针对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多头跑”问题,市人社部门协同市医保、卫生健康、公积金等部门,创新推进退休“打包办”服务模式,规范数据接口,开发联办平台,实现跨部门办理退休“一表申报、一口受理、协同联办、即时反馈”。目前,企业职工退休待遇申请、医保待遇资格确认、公积金提取三个事项已实现网上联办并运行,独生子女补助事项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线下关联办理,职工办理退休更加便捷高效。

创新“政企直连”协同服务,“还数于企”,成倍提高办事效率

按照“政企协同、数据赋能”思路,创建“政企直连”模式,通过互联网与企业人力信息系统(简称HR 系统)无缝对接、实时交互、协同联动,把传统的“登网站、网上办、延迟办”提升到“无网站、直连办、一键办”,为企业提供“政企协同、一键直连、嵌入式、一站式”便捷、个性、智能服务。“政企直连”信息化服务模式,解决了当前政府和企业间数据共享不足、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有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目前,已有海尔集团、山东元田、东盛电力、蓝湾信息等570 家企业接入新模式。在政务服务供给侧助推企业运营提质增效,从实际效果看,部分企业能释放50%以上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为创新创业注入新活力。目前“政企直连”新模式已实现420 万人次社保服务,达到了“办事零跑腿--服务零延迟--网办零操作”效果,比传统“网上办”服务效率至少提高3 倍以上,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运营发展。“一键直连、嵌入式”政企信息化协同模式,具有在政府各部门推广应用价值,有助于形成政企协同生态性服务,用更便捷的信息化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推营商环境再提升。

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社保卡融合应用获得新突破

作为全国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试点城市,青岛市积极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逐步拓展在医药卫生、体育健身、文化旅游、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国首创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无偿献血荣誉卡,并在市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一卡通”应用试点。会同市体育局、市文化旅游局,探索推行全民健身和文化旅游“一卡通”,以“跑遍青岛”活动为契机,开展社保卡服务专题打卡宣传推介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体旅游活动的便捷度。持续推进胶东经济圈社保卡“一卡通用和业务通办”,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四市来青就业或参保可继续使用原发卡地社保卡,2021年全年为四市来青人员办理异地社保卡激活4 万张,密码重置940 笔,注销1.5 万张。

作为全国首批电子社保卡试点城市,青岛市已开通“青岛人社”APP、微信、支付宝等18 个全国统一电子社保卡申领渠道,并试点推行实体社保卡申领与电子社保卡同步签发,电子社保卡签发量持续攀升,为青岛市“一码通城、一卡通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载体支撑。目前,青岛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987 万人,青岛市电子社保卡签发量达654 万张,签发率达66.26%。

用心打造贴心暖心社保服务,便企利民推出新举措

聚焦高频服务事项和群众多样化需求,持续在“就近办”“自助办”“线上办”“跨区域办”上下功夫,不断提速提质提效,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暖心、便捷的社保服务。

2021年以来,不断拓展社银合作网点和服务项目,让“就近办”更近、更快捷,拓展56项常规社保业务在4 家银行的166 个网点办理,累计办理业务5 万余笔,社保卡即时发卡网点增至636 个,即时发卡12.71 万张;升级完善“社银智能便民平台”,让“自助办”更快、更方便,将参保登记、社保缴费、求职招聘等30 余项人社服务拓展到银行智能柜台、24 小时银行及18 个第三方APP 办理,智能终端增至1032个,通过银行APP 办理业务达23.14 万笔,查询打印23.51 万余次。升级优化185 项网办业务,网办率达98%以上。积极推进“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牵头推广“跨区域通办专窗平台”,办理跨区域业务近8 万件。胶东经济圈社保一体化有效推进,建立协调机制和互认平台,全年办理待遇资格异地认证200 余人次,劳动能力异地鉴定3 批次。实施流程再造“提速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压缩至15 个工作日办结,其中本地环节为7 个工作日,工伤认定和鉴定服务提速50%。各社保经办机构均提供帮办代办、延时服务、午间服务和双休日预约服务,并积极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下一步,青岛市人社局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覆盖全民,筑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用“数字化转型”让民生服务更加厚重而温暖。

猜你喜欢
社保卡一卡通工伤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影响待遇发放吗
一卡通失卡招领系统设计
持电子社保卡也可就医
全国超140个城市接入电子社保卡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早退途中出车祸 不予认定工伤
公司烧饭农妇意外坠亡是否认定工伤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工程转包发生事故 工伤赔偿由谁承担
策划人语社保卡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