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绵阳市红色文化在青年中的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2-09-09 06:12蒲玲琳裴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绵阳市绵阳受访者

蒲玲琳,裴怡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图书馆,四川绵阳 621000)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等资源的总和,蕴含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理念、政治纲领和文化追求,内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密码[1]。红色文化因其直观生动性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大众极易接受并受到心灵的洗礼和熏陶,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2]。广大青年是我国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接班人,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红色文化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地方红色文化是地方宝贵的文化资源,凝聚着地方精神,在青年中广泛传播地方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是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兴传播媒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性,给地方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1 绵阳市红色文化资源

绵阳市属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拥有红四方面军在长征沿途江油、梓潼、北川、平武大部分地方及游仙区、盐亭的局部地区活动留下的大量的旧址(遗址)类文化资源以及红军文物[3],还拥有王右木等四川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以及邓稼先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的遗迹遗物和5·12 大地震的抗震救灾精神等[4]。

目前,绵阳市红色文化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旅游方面:各类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比赛、实践活动等形式,积极宣传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了《红色典范——绵阳共产党人故事选辑》等红色资料;市政府开发了“重走红军长征路之旅”“踏寻三线建设足迹之旅”“感受抗震救灾大爱之旅” 等3 条红色旅游线路,涵盖了绵阳市主要的红色景点。绵阳市红色文化资源中,以中国“两弹城”为代表的11 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四川党团组织创始人王右木等10 位红色人物的相关遗物遗迹最具代表性(具体清单见表1、表2)。

2 绵阳市红色文化资源在青年中的传播现状

2.1 调研问卷设计

该文使用网络问卷方式进行匿名调研,调研对象为来自全国各地、目前在绵阳学习生活的青年。调研问卷在某专业在线问卷调查网站创建,问题包括个人信息、对绵阳市红色文化了解现状、对地方红色文化传播的看法三个部分,共20 题。在题目设计中,采用五级评分将了解及认同情况分为非常了解(同意)、比较了解(同意)、了解(同意)、比较不了解(同意)、非常不了解(同意)5 个等级,分别赋值5~1 分,评分越高,代表了解程度或认同程度越高。

2.2 青年对绵阳市红色文化资源了解现状

本次问卷调研共有950 人次参与,回收有效问卷939 份。将来自不同籍贯地、不同政治面貌的青年对绵阳市红色教育基地、红色人物的了解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定义了解值=“非常了解”人数百分比*5+“比较了解”人数百分比*4+“了解”人数百分比*3+“比较不了解”人数百分比*2+“非常不了解”人数百分比*1,计算结果见表1、表2。

表1 青年对绵阳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值统计表

表2 青年对绵阳市红色人物了解值统计表

3 新媒体时代绵阳市红色文化资源在青年中传播面临的挑战

3.1 绵阳市红色文化在青年中传播力度不足

根据调研结果,绵阳市红色教育基地中,受访者参观率最高的是绵阳南山烈士陵园(27.90%),其次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7.69%),最低的是盐亭县袁诗荛烈士纪念园,参观者占比仅有8.09%。

对于10 位绵阳市红色人物,受访者的认知情况呈现明显两极分化:对于全国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有481 位(51.22%)受访者选择了“非常了解”,299 位(31.84%)受访者选择了“比较了解”,占比较大;对于绵阳地方党组织创始人张秀熟和四川马克思主义宣传鼓动家袁诗荛,都只有不到20.00%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而“不了解”的受访者占比均超过了40.00%。

由此可见,目前青年对绵阳市红色文化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率普遍偏低,对于本地红色人物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少数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对于其他人物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3.2 绵阳市对红色文化传播、利用还有待加强

表1、2 中,从籍贯来看,来自绵阳市、四川省其他地区和四川省外地区的青年对绵阳市红色教育基地(红色人物)的了解平均值分别为3.38(3.47)、2.99(3.00)、2.95(3.03)。可以发现,绵阳市红色文化在本市范围内传播较广,但是在四川省其他地区的传播情况和省外地区差距不大,都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政治面貌进行分类,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和其他青年对绵阳市红色教育基地(红色人物)的了解平均值分别为2.93(2.92)、3.09(3.12)、3.03(3.03)、2.91(2.96)、3.01(3.04)。可以看出,各级党组织还没有重视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这既不利于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承,也影响了青年政治素养的全面提升。

3.3 青年通过新媒体了解绵阳市红色文化的需求有待满足

对于绵阳市红色文化资源,大多数青年参观了解意愿非常强烈,61.45%的受访者选择了 “非常愿意”,31.52%的受访者选择了“比较愿意”。

从途径来看,受访者了解地方红色文化往往是通过以下方式:“政府传统宣传(电视广告、广播、报纸、宣传画等)”(75.72%)、“教科书或者课外书籍”(72.1%)及“网络图文、短视频”(69.22%)、“实地参观”(56.55%)和“亲朋好友口述”(37.81%)。

另一方面,受访者最喜欢的5 种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形式分别是 “观看相关电影”(98.72%)、“实地参观”(98.61%)、“观看手机短视频”(97.45%)、“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97.33%)和“手机VR 实景参观”(95.63%)。

综合以上调研我们发现,虽然青年愿意参观了解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但是了解途径还比较传统。目前情况不利于满足新媒体时代青年的文化需要,如何借助新媒体更加直观、有趣、生动地传播绵阳市红色文化,值得我们思考。

4 新媒体时代绵阳市红色文化资源传播路径

4.1 强化新媒体传播意识

目前,电视、电台、报纸、纸质宣传册等传统媒体由于其内容完整、制作精良、权威性高等特点,仍然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民群众了解地方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当下5G 技术的不断扩展覆盖,新媒体的时代已经全面来临。信息传播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速度不断加快,深受青年喜爱,使用微信、抖音、微博等平台接收信息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时长不断增加。

在调研中,94.14%的受访者都曾经在新媒体上看见过各地红色文化宣传,“非常赞同” 绵阳市利用新媒体进行地方红色文化传播的受访者所占比例高达65.39%。红色文化融合新媒体技术传播,能逐步克服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缺乏互动,受众鲜有参与权等缺点,其传播优势愈发明显。

因此,要想在青年中更广泛地传播绵阳红色文化,就要正视现实,尊重青年心理、思想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地方红色文化传播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让文化在新的传播途径中显示出更加鲜活的形式和灵动的生命力。

4.2 建立新媒体传播平台

目前,新媒体的出现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互动性、同步性,使教育内容更加清晰[5]。但是另一方面,各类新媒体平台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各类个人或团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主张,其中不乏对红色文化的扭曲、过度娱乐化甚至是抹黑。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不仅需要不断在内容、形式上创新,更需要稳定的传播平台和系统的传播机制。

具体来说,就要积极利用好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组织人员设立相关账号并稳定运行,打击网络不良信息,联动传统媒体以优势互补。同时开展AR 虚拟红色旅游等活动,抢占舆论话语权,讲好绵阳红色故事,打造绵阳红色文化新形象,赋予它新的时代符号,提升绵阳地方文化知名度的同时创新性地继承绵阳红色文化基因。

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承载着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实事求是、创新开拓、乐观进取等可贵品质,是各级党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我们可以设立相应的新媒体党建账号,为党组织构建新媒体沟通渠道提供实时互动,强化学习效果;定期推送相关内容,比如说在特定时间推送绵阳红色人物故事、影视片段、景点攻略等,以调动青年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举办相关知识竞赛、新媒体作品大赛等活动,让青年从绵阳红色文化学习者转变为传播者。

4.3 优化新媒体传播策略

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绵阳市地方红色文化传播的途径,为青年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和更加充实的内容[6],但是海量的信息也容易带来审美疲劳,甚至引起反感情绪,比如说:过分正式和乏味的讲解内容很难吸引青年注意力,太长的视频和文字容易让人产生将进度条拉到底的冲动,学校或者单位下达的学习任务往往被应付了事等。

因此,在青年中传播绵阳市红色文化不仅仅需要我们重视新媒体的作用,更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传播内容并选择恰当的传播途径。

首先,新媒体传播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是不够的,它还强调“内容为王”。我们需要借助时事热点,结合绵阳市地方红色文化本身特点,创新传播内容,帮助青年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找到新时代下学习绵阳红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新媒体传播中流行更广的往往是言简意赅的“碎片式”信息,比如在调研中,只有不到30.00%的受访者能接受超过2min 的短视频。因此,我们需要提炼红色文化中最能吸引人的部分,挖掘其中最具有传播价值的精神内核,优化叙述方式,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其传播出去。

最后,新媒体虽然深受青年喜爱,但是也要把握好“严肃”与“活泼”的度。将传统媒体内容直接搬到新媒体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过度强调形式新颖、娱乐化也会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传播内容、目的和时机,选择恰当的传播语言。

5 结语

总之,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的青年去努力,去拼搏。青年对于红色文化和先进思想的追求和信仰,有助于他们塑造完善健全的人格,形成最强大、最持久的精神驱动。我们应该注重在青年中继承和发展各类红色文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绵阳市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是其中也还存在重视不足等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改进策略,面向青年传播更多优秀的地方红色文化。

猜你喜欢
绵阳市绵阳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绵阳卷
绵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
四川绵阳卷
绵阳举办中青年作家培训班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