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
——以孔子学院为例

2022-09-09 06:12马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中俄孔子汉语

马静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1 国家形象及软实力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在国家内部,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有利于凝聚民众力量,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从而转化成积极因素推动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形象涉及国家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影响着国家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同时,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改善外交环境,使国家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从而为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和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保障。国家形象作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前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中逐渐上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

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他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有三个来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对外政策。”[1]其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世代生活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实践而形成的,是人类用以交流并且世代传播和继承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上的感性认识。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推动建设文化强国,推进国家形象工程的建构,从这一角度出发,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可以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来实现,而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通过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塑造良好的文化形象来实现。语言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用以沟通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承载着记录与传播文化信息的功能。语言可以用来记录历史、记载文献资料、传达信息。汉语以其独特的构字法和各种语言现象不断地彰显着自身魅力,同时,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地位也能间接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文化在各国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的认同可以促进民族和国家认同,优秀的文化和思想可以促进其他国家对于本国的认识,进而起到加强交流合作、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的作用。除此之外,近年来中国不仅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还支持其他国家文化“走进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兼容开放的文化大国形象。

2 中俄关系回顾

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升温,2001年两国签署重要文件《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此后两国长期保持稳定友好关系、推动互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两国签署了《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主张中俄两国在尊重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此后,中俄在国际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共识。2011年,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2019年是中俄建交70 周年,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中俄关系自此有了新的定位。这一年两国携手共同推进“中俄合作世纪工程”,在各个领域加大了合作力度,宣示共同担当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责任。2021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视频会晤,两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决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

在经济方面,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化、迅速升温,合作不断务实,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阶段。据公开数据显示,中俄双边贸易额已连年超过1 000 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政治方面,两国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双边对话与合作机制,在合作互利的基础上一直保持着高质量发展,互相尊重信任,不断迈上交流合作的新台阶。中俄两国始终坚持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原则基础上发展新型国际关系。普京曾多次表示:“俄中两国在解决世界政治中的关键问题上保持立场一致性是保障地区及全球稳定的基础性因素。”在军事方面,中俄定期举行军事交流和演习。目前,中俄两国在军事互信建设与军方高层互动、武器贸易与技术合作、军事演习与交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文化方面,两国积极开展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如2016年俄罗斯举办了 “中国文化节”,2019年中国举办了“俄罗斯文化节”。近年来,两国积极开展各种青年文化交流活动,为两国青年提供了了解彼此国家的机会。除此之外,在教育方面,两国留学生人数在大体上也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来华留学的俄罗斯学生人数在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中位居前列[2](见图1)。

图1 来华俄罗斯留学生数量及其在世界的排名

在公众形象方面,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分析主要基于俄罗斯国内 “社会舆论基金会”(ФОМ)机构近年进行的涉华问题调查。2018年,该机构进行了一项名为“您认为中国对于俄罗斯是一个友好的还是不友好的国家? ”的调查,其中62%的人认为中国对俄罗斯是一个友好的国家。该项调查还指出了自2001年来的结果,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于该问题持积极态度[3](见图2)。

图2 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分析调查结果

除此之外,该机构还分析了近几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根据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相对较高(见图3)。

图3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得分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家的正面形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和俄罗斯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了解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对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两国各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3 俄罗斯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全球最大、最多样化的国际中文教育机构,已成为中国对外的一个文化“符号”。近年来,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更多契机,孔子学院也已成为俄罗斯民众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媒介。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俄罗斯的孔子学院积极开展汉语教学任务,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满足学习汉语需要的同时,积极发展和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了中国与俄罗斯在教育文化方面的联系。

截至2020年5月,俄罗斯共有19 所孔子学院(其中,第一所正式运营的孔子学院为远东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由两国政府于2006年签订协议成立,中方承办学校为黑龙江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亚·谢·别里琴科教授曾指出,从2010年开始,俄罗斯国内的孔子学院数量仅次于英国,成为孔子学院在欧洲的第二大分布国。俄罗斯的孔子学院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欧洲部分和南部地区,一方面,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这里集中了俄罗斯的主要人口,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另一方面,南部地区与中国接壤。因此,这两部分区域的孔子学院数量较多,且发展较好。

4 孔子学院对于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

4.1 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语言传播

近年来,汉语热在俄罗斯兴起,学习汉语的人数增多。孔子学院通过提供正规权威的教学资源极大地加强了汉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据“今日俄罗斯”报道,2017年,俄罗斯学习中文的人数已经达到5.6万人,较5年前增长了15%,其中有5%的人在孔子学院学习[4]。孔子学院的课程根据俄罗斯不同的地区和学生情况而设定,大致包括汉语(综合)教程、汉语口语课程、HSK 课程等。除了课程教学,孔子学院还通过开展各项经典活动来传播汉语,如“汉语桥”全俄大学生中文比赛。作为俄罗斯国内汉语学习者的重大赛事,该比赛已经成功举办10 届。2020年,在该比赛中仅莫斯科领区报名参加预赛的选手就已达146 人[5],比赛通过YouTube、Facebook、VK 三大网络平台在全国进行直播。

孔子学院自在俄罗斯建立以来不断发展,积极推进汉语教学。在杂志《孔子学院》中,许多孔子学院的俄罗斯学生以文章、诗歌等形式记录自己与汉语的故事,表达了对汉语的喜爱。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多个地区设立了HSK 考试考点,且参加此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孔子学院在语言传播中取得的成果。

语言实力的提升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俄罗斯国内汉语的广泛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文交流,语言问题的解决使得更多的俄罗斯民众能够亲自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国,如各类中文新闻报道、社交平台等。近年来,许多俄罗斯民众在中国国内各大平台上如抖音、小红书等注册了账号,用中文来分享自己的日常及对中国的印象,其中大部分都是积极正向的反馈,这也间接推动了中国在俄罗斯公众意识中国家形象的构建。同时,汉语在俄罗斯的广泛传播也间接说明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孔子学院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中国构建一个大国形象。

4.2 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中国文化传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础,汉语的传播会带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孔子学院除了承担汉语教学任务外,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平台,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目前,俄罗斯国内的孔子学院开设的课程除了汉语教学外,还有中医课、太极课、戏曲课等文化课程,并且会定期开展文化系列讲座。孔子学院自在俄罗斯开办以来,积极探索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成果。经统计,2015年俄罗斯17 所孔子学院共举办活动689 场,累计参加人数将近16 万人次,其中各类展览的参与人数最多[6]。

俄罗斯国内的孔子学院设有交流合作项目,为想要来华求学访问的中文学习者提供了机会,更好地实现了文化传播这一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学生到中国留学,交流合作的项目多种多样,相关的留学体系和制度也日趋完善。来华留学生不仅在本土语言环境中学习汉语,还更进一步地感受了中国浓厚的文化氛围及国家的现代面貌,这有助于在俄罗斯民众中形成对中国正面、客观的印象和评价,使其对于中国的认知不只是停留在各类外界媒体的报道上。

孔子学院开展的中文比赛等活动对于文化的传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汉语桥”中文比赛,不仅考察学生的汉语能力,还考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2020年8月举行的该比赛中,参赛选手不仅熟知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够熟练引用汉语中的成语与典故,对当今中国的电商、高铁、微信、支付宝等也了如指掌。此外,这些选手对中国的传统技艺也颇感兴趣,均能够熟练掌握古筝、武术、相声等传统才艺。赛后,许多参赛选手在采访中表达了希望能够到中国旅行并更深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这是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正面传播的结果,也是正面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传播使得俄罗斯民众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进一步实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构建一个正面的大国形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5 结语

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对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和中国文化为切入口,通过广泛的普及与传播让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实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进而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文化、人文交流,塑造了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孔子学院极大地推动了中俄两国在文化方面的联系,实现了两国良好的互动交往。孔子学院积极弘扬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高质量地传播出去,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符号。随着中俄两国交流的不断加深和俄罗斯民众对汉语及中国文化喜爱度的提升,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正在俄罗斯民众之中发展成形,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塑造也愈加深刻。

猜你喜欢
中俄孔子汉语
学汉语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穿越新丝路——渝新欧暨中俄两河流域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