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幼儿视角的体验式种植教育探索
——以大班种植活动“遇见南瓜”为例

2022-09-16 11:26
幼儿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阳阳南瓜种子

廖 剑

福建省长汀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一、活动缘起——遵循幼儿的兴趣

午餐后,教师讲述了《南瓜汤》的故事。听完故事,幼儿开始自主谈论起来。文浩说:“南瓜汤真的很好喝吗?我也想喝。”晨晨说:“要三个朋友一起煮的才好喝。”阳阳说:“自己种的才好呢。我奶奶种的南瓜可好吃了。”浩浩接着说:“那我们可以自己种吗?”在一旁的笔者听到浩浩的建议后,点了点头,问这几个幼儿:“你们真想种南瓜?”几个幼儿使劲点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南瓜是幼儿身边常见的事物,他们多数见过或吃过南瓜;此时南瓜又成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虽然幼儿熟悉南瓜,但并没有认真地了解过南瓜。于是,笔者决定遵循幼儿的兴趣,开展“遇见南瓜”种植活动。

二、调查与实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一)开展调查活动,丰富幼儿的经验

根据幼儿的疑问,师幼一起设计了“南瓜‘探秘’调查问卷”。幼儿先到超市、图书馆等地方观察并查找资料,用自己的方式把南瓜的样子、南瓜里有什么、南瓜可以做什么、南瓜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及南瓜的生长过程等画下来。(参见“图1”“图2”)

图1

图2

幼儿调查的内容大都相同,却画得千姿百态,有的幼儿说出来的调查印象也有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东西。文浩说:“为什么我在菜市场看到的南瓜有长的、圆的、扁的?老板说它们都是南瓜,但样子看起来是不一样的。”晨晨说:“是啊,虽然它们都是南瓜,可是样子长得不一样。我妈妈说其实每种南瓜都有自己的名字呢。”阳阳也凑了过来:“我发现南瓜长得不一样,可是切开看里面的种子和肉都长得差不多。”笔者回应幼儿的谈论:“是啊,都是南瓜,它们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科学家们研究出的嫁接技术,使它们发生了一些变化。既然你们对南瓜有兴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种南瓜吧。”

师幼一起讨论,制订种植方案:首先,选择南瓜的种子,可以是诸如大磨盘南瓜、蜜本南瓜、贝贝南瓜等不同形状和种类的南瓜的种子。其次,讨论南瓜需要怎样的生长环境,预测南瓜的生长过程。

笔者顺应幼儿的探索欲望,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开展调查活动。调查活动中幼儿初步了解了南瓜的种类、生长过程、生长需求等,还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了南瓜的主要特征。

(二)开展育苗实验,支持幼儿探究

调查活动后,一些幼儿认为种植之前要先松土,让南瓜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阳阳说:“我奶奶说了,如果泥土很紧实,南瓜苗的根就会长不出来。”昱程很自信地说:“我都问过我外婆了,我们可以一边松土,一边育苗。走廊的盆里就可以种南瓜,我外婆院子里种了好多呢。”文浩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可以用水,我妈妈在网上买过水培豆芽,南瓜应该也可以。”思烨着急地说:“不行,不行,南瓜是有根的,要种在土里才行。”……幼儿的说法不一,但一致认为可以先在种植区育苗。

南瓜苗土栽盆和水培盘的实验就在种植区开始了。效锋把南瓜的种子种在装了土的矿泉水瓶子的壁沿上。笔者好奇地询问原因。他说:“矿泉水瓶子是透明的,把种子种在边上,就可以看到种子是怎样生根发芽了。”“此处应该有掌声。”笔者的话音刚落,幼儿热烈的掌声就来了。

育苗的同时,松土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我穿好靴子了。”“我拿好铲子了。”“我的袖子撸起来了。”……幼儿个个跃跃欲试。

转眼两个星期过去了,文浩担心地说:“都过去好多天了,为什么水里的种子没有动静呢?”这时,思烨像发现新大陆般地喊:“泥土里的种子发芽了。”效锋更是激动地说:“瓶子里的南瓜种子根是白色的,而且有非常多的小根,从主根往四处散开。”他们非常开心。很多幼儿说第一次见到植物的根是白色的。笔者问他们:“为什么水培的种子没长而土培的种子发芽了呢?”文浩天真地问:“水里的种子是不是被淹死了?”笔者问:“你们觉得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文浩说:“水、泥土、阳光和空气啊。”笔者追问:“那它们都有了吗?会不会太多或者太少呢?水太满了,空气里面的氧气进不去,你觉得它能发芽吗?还有,种子在这里会不会着凉呢?”文浩小心翼翼地倒出水培盆里的一些水。傍晚回家前,他还把水培盆端到了卫生间的洗手台边。

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笔者引导幼儿从生活出发,在生活化教育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经验。虽然南瓜的生长持续时间比较长,但笔者把种植南瓜作为一个教育的契机,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如坚持、专注等。幼儿在种植南瓜的过程中找寻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从而使得种植活动成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充满吸引力的活动。

三、以幼儿的兴趣和问题推进活动

(一)移植南瓜苗

在幼儿的细心呵护下,南瓜苗长势喜人。师幼准备移植部分南瓜苗。文浩拿着铲子,找到一棵南瓜苗,开始挖了起来。他一手扶着苗,一手拿着铲子,用力往下挖,一下,两下,三下……慢慢地把苗拔了出来。随着“哇”的一声,南瓜苗被连根拔起。他带着南瓜苗,兴高采烈地来到种植园地。换鞋,拿铲,挖土,不一会儿,文浩就挖出了一个小坑。他轻轻地托住南瓜苗的根部,慢慢地放了进去。坑太浅了,南瓜苗放不进去。文浩又拿出来,继续挖土。之后,他终于把南瓜苗移植好了。

笔者问他:“为什么要轻轻地托住它的根呢?”文浩说:“我怕它的根会断掉。根断掉了,南瓜就活不了了。”笔者问:“你怎么知道没有根它就活不了了呢?”文浩说:“阳阳告诉我的呀。”一旁的阳阳说:“是的,我奶奶还说种南瓜要有一个高高的土堆,这样浇水的时候才不会把泥土冲走。”

“哎呀,坏了!”不远处的祺祺叫了起来,“我怕南瓜倒下来,一直往南瓜的根部加泥土,还把泥土压得紧紧的,南瓜苗的根断掉了。”旁边的伙伴说:“看来泥土不能压太紧。”

(二)照顾、管理南瓜

为了支持幼儿之后照顾、管理南瓜苗,笔者开展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南瓜”,内容是帮助幼儿了解南瓜成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南瓜苗移植好了,幼儿轮流照顾南瓜苗。效锋说:“幼儿园的南瓜跟我家的南瓜不一样。我家的南瓜长得又大又绿又茂盛,为什么幼儿园的南瓜叶子是黄黄的,泥土也是干干的?”文浩说:“我知道,南瓜要浇水才能长大。它肯定是渴了,所以才长成这样的。”昱程说:“南瓜肯定是没营养了,我们没营养也会长不高。”阳阳说:“是的,不过水也不能浇太多,太多的水会使南瓜烂根的;施肥的时候也要注意,要避开根部,南瓜根才不会被肥料烧死。”看来集体教学活动“南瓜”说到的注意事项,幼儿牢牢记住了。

随后,幼儿小心翼翼地在南瓜周围下肥料,又一起抬水给南瓜浇水,一边浇一边说:“我给你喝水,你要快快长大哦。”日子一天天过去,南瓜长大了。一天,值日的文浩说:“南瓜的叶子是大块大块的,藤也在慢慢地长长,南瓜藤上还长了‘胡须’呢。”旁边观察的霖子发现了问题:“快来,南瓜叶子长虫子了,有一个一个小洞。”幼儿纷纷议论起来:“旁边的南瓜叶子没长虫子,就这棵长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边是大树底下,比较阴凉,虫子不喜欢吗?”“这两棵南瓜比较爱干净吧。”“可是,现在该怎么办呢?”……怎么解决虫子的问题?阳阳提出:“给叶子打药。”其他幼儿反对:“不行,不行,我们都在这里,打药是不安全的,还是自己捉虫子吧。”……

在幼儿的精心照顾下,南瓜藤越长越长,开始向旁边蔓延。效锋可高兴了:“南瓜藤上的‘胡须’像小手一样,抓住了旁边的小树。”昱程说:“它的小手抓紧了,刮风下雨就不会被吹走了。”阳阳似懂非懂地说:“南瓜没有小伞,原来它是这样保护自己的呀。”

之后不久,幼儿等来了南瓜的第一朵花。他们兴奋极了,因为开花了就代表着快要结果了。

(三)采摘南瓜、制作美食

南瓜终于长大了。在喜悦、激动的欢呼声中,幼儿的采摘活动开始了。

“好多南瓜呀,我要摘那个最长的。”“我是大力士,那个最大的我要。”“这个黄黄的肯定最好吃。”“这个我浇了最多水,我来摘。”“这棵是我们种的,我们一起摘吧。”……看到自己种的南瓜从发芽、长叶、开花,到现在结果并且成熟,幼儿一个个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小心采摘着自己的劳动果实。种植园里呈现出一片快乐、繁忙的景象。

南瓜可以变出许多美味哦!瞧!“小厨师”们开始劳动了。文浩一脸自信地说:“黄黄的瓤最甜了,我要煮一锅南瓜粥。”昱程仰着小脸问:“像小猫、松鼠和鸭子那样煮汤吗?”文浩笑脸盈盈地说:“我要加米粉,做扁扁的南瓜饼。”阳阳激动地说:“我一定要把它做成圆圆的汤圆,加各种馅料,一定很美味。”效锋总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我不用瓤,我要炒南瓜子,炒得香香的,那才是最好吃的呢!”说完,他还舔了舔嘴巴。捣泥,搅拌,加水,和面,揉捏,炒瓜子……幼儿干得热火朝天。

品尝美味的时候到了!“南瓜粥很甜吧!”“我做的南瓜饼黄澄澄的,一看就知道好吃。”“南瓜汤圆才最棒,加芝麻、花生可香了,不信你们尝尝。”“哼,看我炒的南瓜子,那叫一个香!”……幼儿推荐着自己的“大作”,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种植南瓜的活动有教师的支持,但幼儿更多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了很多知识,每个幼儿都有一定的收获。幼儿的期待、认知冲突等是活动推进的动力。幼儿喜欢才是真的喜欢,幼儿需要才是真的需要。

四、支持幼儿多种表征,提高活动的价值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遇见南瓜”种植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南瓜种植的全过程,观察和了解南瓜的外形特征、生长条件、生长过程等,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幼儿感受到收获自己劳动果实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相关的活动还在继续……

种出了南瓜,幼儿还突发奇想地要创作“南瓜”:“我要画一个大大的南瓜。”“我要用黄色的彩泥做小南瓜!”“我要用彩纸变出南瓜精灵,添上眼睛、嘴巴,有趣极了!”“我们做一个南瓜灯笼吧!”……幼儿画啊画、涂啊涂,大大的南瓜画好了;揉啊揉、捏啊捏,圆滚滚的“南瓜”做好了;撕啊撕、贴啊贴,可爱的“南瓜精灵”诞生了;折啊折、剪啊剪,立体的“南瓜灯笼”也做好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表征,既提高了自己的表征能力,也丰富了自己的表征经验。

本次“遇见南瓜”种植活动不仅挖掘了家长资源,还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为幼儿带来了精彩的体验。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本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幼儿探究新奇事物的兴趣却还未消失。相信通过这次的种植活动,幼儿会更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进行探索。期待我们下一次的探索之旅吧!

猜你喜欢
阳阳南瓜种子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交换秘密
桃种子
南瓜灯
可怜的种子
聪明de猴子
水上乐园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