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结合医疗绿地的植物配置提升策略★

2022-09-21 00:25盛俊傑艾丽皎
山西建筑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新桥园艺绿地

张 贝,李 婷,盛俊傑,艾丽皎

(1.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 401329;2.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办,重庆 401329)

1 园艺疗法

英国园艺疗法协会对园艺疗法的定义是以园艺作为手段,改善身心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它几乎能够适应于所有障碍者,能够对应人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1]。

美国园艺疗法协会定义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从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2]。李树华在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总结园艺疗法的定义为:通过植物、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与植物相关的各种活动,维持和恢复人们身体与精神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3]。

1.1 植物五感作用机制

园艺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感知事物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五感中视觉作用所占比重最大,正常人通过五感获得的信息中70%来自于视觉,而嗅觉的作用回路最短,利用植物香气疗愈身心,见效最快。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树形、不同颜色的植物景观对人都有镇静作用,但效用和程度不同[4-8]。

近年来关于植物嗅觉的研究也很多,研究发现相对于无香、浓香型,轻度香气植物对压力相关的生理心理指标改善最明显,最受喜爱[9]。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采用植物活体香气采集技术和田野实验验证某些特定植物香气在降血压、促进睡眠、抗抑郁等方面有一定作用[10-13]。

1.2 园艺操作活动作用机制

参加园艺活动和长期的户外锻炼,能够调整生活规律,适度的疲劳可以改善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园艺操作活动有以植物种植、管理、采摘、加工为主的园艺劳作活动和以插花、组合盆栽、制作盆景为主的园艺艺术活动两大类。

调査发现,临时就医患者和陪同亲属更多喜欢在安静的自然空间休息或交谈,住院患者和探访者对园艺劳作更加感兴趣,他们也切实需要通过劳作互动来进一歩增进感情交流,也可以通过活动来锻炼耐心和信心;医护人员相对来说更倾向于插花、制作盆景一类的园艺活动,可能是他们更加追求精神艺术生活;也有少部分认为自己不需要园艺活动,可能与自身的身体状况、工作时间的限制有关。研究表明,绿茵匮乏、植物种植与座椅选择等设计因素会影响到医院花园和城市环境的可使用性[14]。

2 医院绿地植物配置现状

以重庆市主城九区为例,对重庆主城九区45所公立医院的摸排,综合考虑医院性质、建造时间及绿化水平,选取新桥医院、西南医院、大坪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礼嘉)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名称、数量、配置形式、景观品质及疗愈效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2.1 植物组成基本情况

重庆主城区6所医院植物调查统计表见表1。

由表1可知,代表性医院的绿地中植物应用75科、89属、133种。应用的植物品种数量由多至少为:重庆市中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附属儿童医院(礼嘉)>大坪医院>妇幼保健院,50种以上的有3所,分别为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市中医院,其中,桑科、木犀科、蔷薇科、棕榈科应用种类最多,蔷薇科12种,木犀科9种,棕榈科7种,桑科6种。

表1 重庆主城区6所医院植物调查统计表

2.2 植物配置特征

整体来看,目前重庆主城区6所代表性医院应用的植物种类不多,植物多样性不足,但由于重庆地形高差大,绿地空间变化多,故其配置模式相对也较丰富,根据现场踏勘和记录,按照空间类型分析其植物配置特征。

2.2.1 主出入口空间

医院的主出入口空间承担着形象展示、人流车流集散的功能,由于医院的门、急诊部一般位于主出入口旁,因此也承担着提供休息停留空间的功能。如重庆医科大附属儿童医院(礼嘉)入口处设置儿童雕塑喷泉,西南医院入口广场靓丽的花坛喷泉,都是医院的主要形象展示区,为了方便就医人员和陪同人员休息,西南医院出入口两侧绿地设有大量座椅的休息空间。

通过多次调研和定点观测,6所医院出入口空间的人流车流导向清晰,都考虑到了无障碍通道的设置,但休息停留空间的绿地大小和质量差异较大。首先,新桥医院、西南医院出入口绿地中设置有较为充足的休息空间,如新桥医院入口广场的桂花、雪松休闲树阵广场,西南医院入口两侧的小叶榕树阵广场、休憩游园,其他4所皆存在休息设施和空间不足的情况,导致出入口处人流拥挤,声音混乱嘈杂;其次,6所医院出入口空间的植物景观品质和疗愈性不足,大坪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较近,绿地空间不足,无法营造植物景观,重庆医科大附属儿童医院和新桥医院出入口绿地的植物配置欠缺整洁有序,疗愈性效果低。

2.2.2 住院部周边

住院部是医院的核心区,一般布置在医院的中后区段,周边绿地面积较大,是医院的后花园,是住院患者及陪同亲属、医护人员休闲的场所。良好的绿地环境对医患人员的生理、心理会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半私密、私密空间更适宜于患者的疗愈,阳光、遮阴环境的合理配置,适宜舒缓身心压力、缓解焦虑、改善心情。

住院部周边的后花园是绿地发挥疗愈效果的重要地段,一般适合营造园艺疗法景观以及布置园艺疗法操作设施。6所医院的后花园景观的营造严格来说基本上都未体现园艺疗法理念,仅新桥医院运用了较早的森林康养理论,其他医院还未跳出传统一般园林的做法,植物的选择上仅局部具有芳香性品种,且量和丰富度上皆欠缺。新桥医院后花园以森林康养为理念营造了具有较多半私密性的休息、交往空间,以黄葛树为主干树种,以香樟、蒲葵、棕榈、棕竹为基调树种,间以香樟、黑松、雪松为主的芳香植物,靠近湖边栽植青竹,用开花靓丽的三角梅藤打造休息空间,但由于林间郁闭光照不足,三角梅长势不好,花量较少。整体上,新桥医院后花园郁郁葱葱,绿量充足,层次丰富,令人心旷神怡,具有一定的疗愈效果。

3 医院绿地品质提升策略

通过对重庆主城区6所代表性医院绿地的调查,分析其现状,以新桥医院绿地设计为例,结合园艺疗法理论提出如下策略。

3.1 重视绿地空间,因地因人配置

医院,不仅仅是病人,包括病人家属、医生和护士,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令人感到紧张不安和焦虑的特殊场所,因此绿地带来的康复性、缓解压力、抚慰精神的效用意义重大。且医院人流量大,嘈杂的声音及拥挤的人群会加重病人及其家属的焦虑、烦躁,因此,在医院主要出入口区域,应退离城市道路较远距离,留出充足的绿地空间供人们休息、思考和交谈,且应结合地形,利用植物围挡营造相对私密的空间,隔离城市噪声和灰尘。在医院后花园,尤其是住院部附近绿地,应营造安静的私密性自然空间。

在医院的主要出入口处,此时来就医的人们及其家属心情焦虑、急躁不安,环境应以缓解焦虑、镇静情绪为主,因此,出入口处的绿地植物色彩不应过于纷繁,层次不易过多,配置整体风格应简洁大方,整洁有序。

3.2 营造五感空间,提升康养品质

运用心理学、药理学理论,利用植物的色彩、质感、挥发物质、形体等,营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空间,对使用人群起到疗愈作用。充分考虑到场地内的水系、医院功能布局,将新桥医院的花园区域分为五感区、体验区和缓冲区(见图1)。

从视觉上,研究表明,绿色是视觉调节和休息最为理想的颜色,代表沉静、凉爽、自然、和平,能安抚情绪,松弛神经[15]。在医院出入口处的植物群落应以大量的绿色为主,如重庆市树黄葛树,以及香樟等,可用浅蓝色、紫色花草营造花境,如八仙花、百子莲、天蓝鼠尾草、蓝冰麦、蓝羊茅、花叶麦冬、玉簪、柳叶马鞭草、翠芦莉、紫娇花等。在花园里配置相对色彩丰富的植物,在光照较好区域栽植暖色系植物,红色系能够让使用者兴奋,增加食欲和听力(见表2,图2)。

表2 视觉区植物选择表

从嗅觉上,现已发现含有人类保健功效精气的植物达300种以上,不同树木所分泌的杀菌物质和杀菌能力不同,保健功效也有差异,就已知植物精气的保健功效而言,最有益和最有利用价值的是松科、衫科植物。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南松等松科植物所含的针叶精气中,含单萜烯的量在90%以上,人体吸入后不仅感觉舒畅、血压降低、心跳减缓、消除紧张,而且能止咳等。樟科和桃金娘科具有较为丰富的芬多精,少数甚至可达20%左右,不仅具有抗菌效果,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吸入人体后能够使其呼吸顺畅、提神醒脑。因此,在医院花园中配置一定数量的具有不同精气的植物,用大自然的物质调理身体,如香樟、侧柏、扁柏、塔柏、池杉、水杉、千层金、蒲桃、红千层、梅花、木槿、黄连木等(见表3,图3)。

在听觉上,利用湖边等有风廊处栽植竹子,风吹竹叶的簌簌声能缓解人的疲劳,起镇静作用,也可在窗外栽植芭蕉,营造雨打芭蕉的声环境,另外在绿地中合理搭配喷泉和跌水、音乐等亦能起到很好的听觉疗愈效果。在触觉上,植物具有不同质感的枝干、叶片、花朵和果实,在人们可能触摸到的部位使用触感温暖舒适的材料,如紫薇光滑的树干,也可考虑使用枝叶具有柔软下垂、形态有趣的品种,如细茎针茅、细叶芒等禾本科植物。在味觉上,可食性植物不宜布置于人多的公共空间,可在病房窗台、走廊或者专门提供采摘的区域栽植可食性植物,增加患者食欲的同时,也可增加肢体锻炼(见图4)。

表3 嗅觉区植物选择表

3.3 增加园艺设施,创造活动条件

首先,在医院的后花园,专门划出供园艺操作的地块,栽植生长势强、经济效用低的植物,如柚子、柠檬、杨梅、石榴、樱桃、桃子等,并在地块旁设置固定的简单除草、浇水工具箱,供病人、探访者和医护人员松土、除草、修剪、浇水使用。其次,布置立体花箱,设置多个高度和规格,供坐轮椅的人、老年人、孩童操作。另外,医院可设置会员制的插花、组合盆栽、制作干花等园艺活动,让住院人员和医护人员能够长期按疗程享受到更为丰富的园艺疗法(见图5)。

3.4 利用乡土植物,塑造文化空间

首先,人们往往对自己小时候的生活记忆非常深刻,营造熟悉的环境能够引起人们回忆过往,引起共鸣,并促进人们记忆力的恢复。如重庆乡土植物黄葛树,古老苍劲的根和亭亭如盖的树冠是重庆人们小时候门前、院内、小巷处等最深处的记忆。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一直都很注重植物的文化寓意,如石榴寓意多子,橄榄象征和平,紫薇、榉树比喻达官贵人,萱草意含忘忧等。合理运用文化植物,能够从心理上对人进行积极暗示,使病人、探访者和医护人员受到鼓舞[16]。

4 结语

重庆市主城区6所医院绿地植物配置大部分尚未脱离传统城市园林营造手法,康养性现状皆有待提高,其中主要存在绿地空间不足,植物景观营造不合理,植物多样性欠缺,疗愈性植物品种少等问题。在未来建设规划及改造中可从因人因地、营造五感空间、增加园艺设施、利用乡土植物和植物文化几个方面,提高我国医疗绿地的康养功效。

猜你喜欢
新桥园艺绿地
新桥国际机场昆虫群落与鸟类发生的相关性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园艺奇葩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园艺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