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MRI评估艾灸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

2022-10-11 01:52丁志超尹红波熊明芝
光明中医 2022年19期
关键词:小针刀艾灸颈椎

丁志超 尹红波 熊明芝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以颈肩部疼痛,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无力,颈部活动受限为主症的一种颈神经根压迫性颈椎病[1-4]。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约占颈椎病总发病率的65%[5]。而艾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局部的温热作用,达到舒筋活血、缓解肌肉痉挛、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改善疼痛和眩晕等症状[6-8]。两者结合起来,使效果达到更好。但CSR影像学所见与临床症状出现偏差是常有的,导致CSR诊断困难。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直接做出横断面、矢状面和各种斜面等体层图像来供医生诊断疾病。本研究旨在讨论应用MRI评估艾灸联合小针刀治疗CSR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临床诊断CSR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5~57岁,平均(41.48±10.71)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3~61岁,平均(39.61±11.91)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研究经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2017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颈、肩背疼痛,僵硬,上肢麻痹;③臂丛牵拉试验呈阳性;④椎间孔加压试验阳性。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具有根性分布症状、体征;②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椎动脉型颈椎病;②骨质疏松症;③严重心、脑、肝、肾功能异常等。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普通诊断后给予小针刀治疗:选择受累神经节段穴位,迅速进针到皮下组织层,进针后将刀口垂直于骨面,松解筋膜完毕后快速出针,按压止血,贴止血贴覆盖针孔。1次/周,4次为一个疗程。

1.4.2 观察组治疗前,对患者先进行MRI检测后再进行艾灸联合小针刀治疗,治疗后再MRI检测。采用MRI系统 (德国GE公司Signa HDX Serise 1.5 T) 对患者的颈椎C5-C6,对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进行扫描检查,常规扫描横断位T2WI和矢状位T1WI、T2WI(层厚3~4 mm,矩阵256×192,FOV20 cm×20 cm)。检查后进行艾灸联合小针刀治疗:小针刀疗法步骤同对照组在针刀治疗操作24 h后再开始进行艾灸治疗。使患者俯卧,取膏肓、曲池穴、颈夹脊穴等穴位,使用艾炷进行施灸贴敷,1次/d,10 d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疗程与疗程间隔2 d。

1.5 观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10]: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颈痛是CSR患者最常见的主诉。VAS卡中心10 cm长线刻有数字和可滑动的游标,两端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疼痛程度,VAS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1.6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2017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①治愈:颈椎活动正常,疗效指数>90%;②显效:颈椎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70%<疗效指数≤90%;③有效: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工作能力改善,30%<疗效指数≤70%;④无效: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观察组影像学参数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参数的相关分析,临床疗效与MRI椎管正中矢状径、椎间隙高度、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横截面积之间的具有正相关性。见表3。

表3 观察组影像学参数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的改变,颈椎病已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已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11-13]。CSR患者占颈椎病患者的主要部分,发病率为1.7%~17.6%[14]。CSR在中医学属于“痹证”等范畴,一般会运用针刺、艾灸、推拿等治疗方式。

本研究应用艾灸联合小针刀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根压迫造成的疼痛。艾灸具有行血、温补、散寒等功效,对颈椎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艾灸结合小针刀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CSR。

由于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存在缺乏规范系统等问题,在治疗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15]。针刺是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人体存在许多十分危险重要的穴位,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都十分关键。

本研究对观察组在艾灸联合小针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MRI诊断的使用。治疗前、后分别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MRI诊断。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结合小物明显地提高对CSR的临床疗效。2组VAS组间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疼痛值降低的程度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艾灸联合小针刀,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有效地改善CSR对患者造成的生活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了椎管正中矢状径、椎间隙高度、椎管横截面积和椎间孔横截面积的改变与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通过本研究知道,MRI的应用得到的数据、影像等,可使医生清楚直观地观察到患者的具体病变问题,给治疗带来更多的便捷之处,提高了治疗的效率与有效率。

综上所述,应用MRI检测CSR可以有效提高艾灸联合小针刀治疗的疗效,MRI影像学的改变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

猜你喜欢
小针刀艾灸颈椎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神奇的小针刀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生活小细节缓解颈椎不适
让学生试刀的教授
婆婆迷上了艾灸
颈椎“咔咔”响,怎么办
千万“别”艾灸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