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在预防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应用

2022-10-11 01:52白细兰
光明中医 2022年19期
关键词:耳穴痉挛尿道

杨 静 杨 涛 白细兰

膀胱肿瘤为常见泌尿系统肿瘤,以血尿、排尿困难及膀胱刺激征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若不及时治疗,肿瘤细胞发生转移还可威胁生命安全[1,2]。目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但临床发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易出现膀胱痉挛现象,不仅造成强烈疼痛,还对伤口愈合带来极大干扰,临床应配合相应护理干预,以降低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相关研究显示,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在预防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有利于减少膀胱痉挛发生,减轻发生后严重程度[4,5]。但中医护理干预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痉挛研究较为少见,其具体预防效果还需进一步探究。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预防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膀胱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中男30例,女6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0.53±4.18)岁;肿瘤类型:29例移行上皮癌,7例乳头状瘤;体质量指数19~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41±1.33)kg/m2;文化程度:12例高中,16例初中,8例小学。观察组中男31例,女5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0.58±4.22)岁;肿瘤类型:30例移行上皮癌,6例乳头状瘤;体质量指数19~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44±1.37)kg/m2;文化程度:11例高中,16例初中,9例小学。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为膀胱肿瘤;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肾气亏虚证: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状态异常;肝肾系统衰竭;进行二次手术;术后伴有严重感染。

1.3 方法对照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辅导、疾病宣教、病情监测、妥善固定尿管等,并于术后进行膀胱冲洗,控制冲洗速度及冲洗液温度,减少不良刺激。观察组加用中医护理干预:①情志干预:主动沟通患者,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消除因对疾病及手术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等情绪,多鼓励、宽慰患者,给予精神支持,疏导内心产生的不良情绪,并指导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安抚患者情绪。②耳穴压豆:取神门、膀胱、交感、尿道及肾等耳穴,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耳穴上,并指导患者每次按压3~5次,每次2~3 min,以出现酸胀感为宜。③穴位按摩: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大拇指按压,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自觉酸、胀、麻感为宜,持续10 min,3次/d;并选取双足底右肾、输尿管及膀胱反射区按揉,持续3 min,3次/d。2组均持续干预3 d。

1.4 观察指标①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记录2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膀胱痉挛严重程度,依据血性尿液、膀胱冲洗液颜色及疼痛情况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②康复情况:比较2组膀胱冲洗液转淡、血尿消失、导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③疼痛评分:干预前及干预3 d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疼痛情况,0~10分,得分越高越痛。

2 结果

2.1 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对比 (例,%)

2.2 康复情况观察组膀胱冲洗液转淡、血尿消失、导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

2.3 疼痛评分2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分,

3 讨论

膀胱痉挛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认为术中操作会对膀胱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加之患者精神紧张、导尿管气囊压迫、血块堵管造成引流不通畅、膀胱冲洗的速度和冲洗液温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逼尿肌牵张感受器受刺激兴奋,使患者产生尿意,及放射性引起逼尿肌收缩,进而诱发膀胱痉挛,引起膀胱部位出血、疼痛等症状[7,8]。而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多从心理辅导、妥善固定尿管、冲洗液温度调节等方面进行,虽可一定程度降低膀胱痉挛风险,但整体预防效果有限,仍有较多患者发生膀胱痉挛。

中医认为膀胱肿瘤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为肾气虚、脾气虚等,促使膀胱开阖不畅,气化不利,标实为湿热、毒热、瘀血;加之手术可损伤脉络,引起气血失调,瘀血阻滞,不通则痛,进一步加重肾气亏虚,促使膀胱功能失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液转淡、血尿消失、导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可增强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痉挛预防效果,减轻膀胱痉挛发生程度,降低膀胱疼痛程度。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关系密切,恐伤肾,忧伤肺,故及时进行情志干预,可疏导患者内心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使其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从而降低情绪对疾病干扰。耳穴压豆则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与人体脏腑关系密切,通过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上对应反射区,可达到调节脏腑、平衡机体阴阳之效[9,10]。本研究中依据病情特点选取神门、膀胱、交感、尿道及肾等耳穴进行刺激,其中神门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膀胱能疏经解表、清热利水;交感可益心安神、行气降逆、滋阴清热;尿道能行气束溺、清热利水、镇静止痛;肾能壮肾阳、益精气、育精穴。诸穴合用能调节肾及膀胱功能,促使肾气化有常,膀胱开阖有度。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亦属于中医重要外治之法,以经络定位按摩为主,其手法参透力强,按摩刺激特定穴位,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有助于激发经络之气,起到通经活络、平衡阴阳、驱邪扶正之效[11,12]。本研究中按摩足三里穴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经活络;三阴交能健脾益血、调补肝肾;足底右肾、输尿管及膀胱反射区可对中枢腺体造成一定刺激作用,阻断痛觉感受器兴奋性,减轻疼痛感,并能加快足部血液运行,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可协同增效,从多个不同途径消除膀胱痉挛发生内外诱因,以尽可能降低膀胱痉挛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痉挛预防效果,降低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减轻局部疼痛,缩短康复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耳穴痉挛尿道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浅析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在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及有效性分析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耳穴压豆功效多
尿道损伤诊治及合并症防治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
管遵信耳郭视诊诊断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