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钢铁重镇往哪里去?

2022-10-11 23:31胡万程
南风窗 2022年18期
关键词:钢产量唐山钢铁

胡万程

河北第一经济大市唐山,上一次拥有今年这般的高关注度,还得追溯到46年前。

但遗憾的是,关注的缘由皆非好事。上一次是大地震,如今是接二连三的刑事案件。热搜事件像是一堵高高的墙,它并不是唐山的全部,翻过去才能看到更真实的唐山。

这是座有着特殊气质的北方城市。一面是“近代中国工业摇篮”的百年工业发展史, “四大金刚”—煤炭、水泥、钢铁和陶瓷产业实力强劲;另一面则是豪车遍地、雾霾严重、安全事故频发等固有印象。

因煤而建、因钢而兴的唐山,经济实力雄厚,但城市经济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本文试图以煤炭、钢铁产业为观察样本,梳理唐山的发展脉络,解析唐山形成如今社会风气的经济基础。

钢的城

地图上,河北省像一个大写的字母C,而唐山就在“C”的最东北。

相较于身处内陆的石家庄,唐山离京津的距离要近得多。这使得唐山人就学和就业,首先考虑的是北京和天津,很少会考虑去相距400公里以上的省会。

除了毗邻京津、背靠渤海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唐山最令人艳羡的是其丰富的煤炭资源。

远古时期的地壳下降,形成了唐山地下的煤层;活跃的地壳板块碰撞,又使得唐山的煤层接近地表,开采难度低。唐山的兴起,与煤高度相关。煤矿的开采甚至早于唐山的城建,坊间有“先有开滦后有唐山”之说。

最大的开滦矿区是145年前成立的,开采了百余年后,仍然没有采完。

近现代的发展,离不开蒸汽机和火电,各行各业都需要煤。随着人口大量迁徙,交通、电力、工业、商业……唐山的城市化进程起步很早。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唐山很快形成了以煤炭、钢铁、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唐山工业的发达程度,从一个数据可见一斑。在“城市用电量”这一常常被认为是判断“区域经济质量”的重要指标上,唐山常年位列全国前十,仅次于上海、苏州、重庆、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和东莞。

39个工业大类里,唐山拥有除了烟草产业的38个大类,并且创造了多個领域的世界第一:钢铁产量世界第一、纯碱&粘胶短纤维产量世界第一、卫浴瓷产量世界第一……发达的工业,让唐山在经济端极为强势。

唐山共有4家“中国500强”企业、13家上市企业,包括:冀东水泥、庞大汽贸、开滦能源化工、三友化工等。2021年,唐山市GDP总量为8230.6亿元,为河北第一,超出第二的石家庄1741亿元,位列全国第27位。

钢铁,毫无疑问是唐山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甚至可以说,这座城市的现代模样就是由滚烫的铁水浇筑而成。根据《唐山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唐山2021年粗钢产量为1.3亿吨。

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为10.3亿吨,全球粗钢产量为19.5亿吨。唐山一城之力,就占到了全球近6.7%的产能,是印度全国的1.5倍还多。

目前唐山主要钢铁企业接近30家,国企主要是首钢系统的首钢京唐和首钢迁安,合计粗钢产量2300多万吨。河钢核心企业的唐钢,粗钢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民营企业中,河北东海特钢集团产量接近1100万吨,新华联合产量1400多万吨。

一直以来,钢铁给唐山贡献了七成以上的GDP。在钢铁的“暴利周期”(比如2009年前后),行业上下游几乎处在一场“弯腰捡钱”的狂欢中。

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为10.3亿吨,全球粗钢产量为19.5亿吨。唐山一城之力,就占到了全球近6.7%的产能,是印度全国的1.5倍还多。

即便是在强调“去产能”的当下,去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唐山地区排名前十的富豪中,仍然有七人来自钢铁行业。

造富盛宴

钢铁行业的造富效应,在1992年开始的“国企改制”后更为明显。

唐山“钢铁大佬”们的发迹,往往遵循这样的路线:钢铁厂工作→晋升高管→私有化工厂→开始资本运作。

关于钢铁企业的数量到底是多少,民间传说最高在200家以上。在某个不足100平方米的郊区小店后院,就可能隐藏着两家炼钢厂。

为什么在国有大型钢厂存在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仍有生存的空间?有人把它归于村镇的地域封闭。修建大型工程需要首钢这类的国有大型钢厂,但在农村市场,小钢铁作坊完全能满足需要。

富豪韩敬远,起初只是铁矿矿工,后来因能力突出不断被提拔,成了河北津西铁厂厂长。1999年国企改制,津西钢铁集团成为民营公司,韩敬远也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五年后,他就通过资本运作,把旗下的中国东方集团变成了上市公司。

另一个钢铁富豪张志祥,1998年和1999年,接连租赁获得了唐山遵化世盟钢铁有限公司和遵化市长城钢铁公司的有关厂房、机械设备、场址、固定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成立了建龙钢铁总厂。后来他找到合伙人,完成收购,并在当地不断并购钢铁类亏损企业。

雷同的富豪发家史,还有很多。无从得知他们发家背后的故事,但从结果来看,当年颇具争议的民企入股和MBO模式,的确也让人容易产生很多联想。

1990年代到2010年代,由于钢铁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赚钱效应明显,唐山出现了“老板满天飞,豪车一大堆”的景观。

拿唐山打人事件嫌犯所开的迈巴赫来说,这放在唐山并不是一款罕见的车款,唐山很早就有“迈巴赫之城”的称呼。类似的称号,还有“悍马之城”。

北方的“外露”性质的文化环境,加上煤炭、钢铁生意所带来的暴富效应,让唐山人发家后,首要考虑的事就是买辆进口名车。唐山人不怕露富,相反,通过车款展现实力才是这里的风气。

因此,这里也诞生了很多与豪车相关的奇闻轶事。

比如,一对富豪夫妻,一口气买了一红一黄两辆法拉利跑车,平时一人开一辆出游,两辆跑车在马路上并驾齐驱,很是惹人注目。再如,两辆豪车在小区门口相遇,各不相让,互相僵持。一位回车库开出一台法拉利,另一位车主也不示弱,回家开了迈巴赫过来。两辆空车就在小区门口堵了10个小时。

故事已真假难辨,源头也不可考,但它们成为唐山财富故事的一部分,也参与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气质。

去产能

重工业并非只给唐山带来了好处,最容易感知到的是唐山的雾霾天很多。

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中心,唐山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长期在全国空气质量指数排名中垫底。它所排放的烟雾,也常常影响到了距离不到200公里的首都的空气。

此外,经济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需求增速放缓,治霾重压,新环保法……多重变化对于钢铁行业来说,也多是坏消息。加上近年煤炭和钢铁价格进入“萧条周期”,唐山这类资源型城市的确要考虑转型的问题。

此外,相对于协同发展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区,唐山周边地区的市场化发展程度都明显较低,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转型难,产业转移也存在困难。

对地方政府来说,钢铁行业是唐山市支柱产业,去产能会对GDP、就业、税收等各方面造成影响。

区域内经济行为带有政府行为特征,政府对企业控制力较强,知名大型民企较少,其市场力量较难打破区域间利益分割的限制,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难以形成自由流动的区域市场。

近几年,唐山面临的是“去产能”任务。

目前,中国的钢铁、煤炭等部分主要工业品的产能,接近或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相关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占据着大量土地、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等各类社会资源的同时,造成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社会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降低。

在这其中,唐山的“钢铁去产能”更为严峻。但包括地方政府、钢铁企业、企业员工以及银行等在内的各参与方,对此均有顾虑。

对地方政府来说,钢铁行业是唐山市支柱产业,去产能会对GDP、就业、税收等各方面造成影响。而急剧去产能,也有可能带来群众就业和经济硬着陆等一系列问题,地方政府考虑社会稳定与发展,对去产能势必有所顾忌。

对钢铁企业来说,它们均不希望在回暖之前倒下,靠市场倒逼去产能进程会比较缓慢,且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比如近两年,一旦遇到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飙涨,部分钢铁企业没有去产能,反而增加了开工率。

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国钢铁产量出现了持续增长态势。表面上看,是市场需求推高了钢铁产量,但实质是部分钢铁企业对市场利润的盲目追求所致,这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一轮供需失衡的风险。

今年钢铁产业占唐山GDP比重,已经提高到了33.8%,对一季度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93.9%。这背后,俄乌冲突、通胀加剧助推钢铁价格加速上涨,对冲了当地因限产减产及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

不过,这种局面注定难以长期持续。在双碳时代,产能原本就已严重过剩的钢铁产业,注定面临转型的宿命。

当昔日光辉不再,老城如何新生?这不只是唐山的课题,也是无数个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猜你喜欢
钢产量唐山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2年1月世界粗钢产量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2020年7月世界粗钢产量表
2020年2月世界粗钢产量表
唐山香酥饹馇圈
“钢铁侠”
2019年8月世界粗钢产量表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