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享青春 “就”有未来

2022-10-17 00:52张玉芳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8期
关键词:招聘会残疾人毕业生

文/本刊记者 张玉芳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决赛现场。供图/成都市武侯区人社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也事关全省稳就业、保就业大局。

今年,我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近57万人,创历史新高。如何在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为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省各地相关部门在提供优质就业创业服务、精细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举措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高质量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搭建起“立体化”招聘平台,加强岗位供给;对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全链条”的创业帮扶服务,提升创业项目成功率;聚焦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和较长时间未就业等有特殊困难的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制定“一人一策”就业帮扶计划……一系列用心用情的政策措施,只为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立体化”:搭建招聘平台 加强岗位供给

“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地质专业,今天这个招聘会岗位涵盖面广,能让我有更多的选择。”7月26日,在自贡市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上,今年刚毕业的王书培早早来到这里,寻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在王书培看来,这场招聘会犹如大型的“岗位超市”,现场发布的用工岗位数量多、涉及领域广,让他更有机会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因为我的专业比较冷门,只有在这样大型的招聘会上才容易找到对口专业的岗位。”

招聘会当天,自贡市人社局还启动了直播带岗和网络专场招聘,同步发布岗位信息,为不能到现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网络招聘服务,将岗位“送”到他们身边。“这次参加直播带岗的企业有12家,共发布岗位信息98条。”自贡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络专场招聘依托自贡人才网、“盐都就业超市”等平台,开设了为期1个月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区,组织了62家企业、单位参加,提供岗位1196个。

在我省,像自贡市人社局这样开展大规模、广覆盖的招聘会已成为常态。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找到工作,全省各地人社部门聚焦高校毕业生需求,密集展开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招聘会。

在成都,“百日万企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持续推进,并协同成都公共招聘网、成都人才网等广泛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岗位信息,目前已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10场,发布岗位28.12万个。在广元,当地人社局紧紧围绕高校毕业生关注的“参军”话题,与广元市政府征兵办公室、广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广元就业·直播带岗”网络招聘活动,推送相关招聘岗位信息,累计吸引2.1万人次观看直播。在南充,高坪区就业局举办了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发布近200个优质就业岗位。在广安,当地人社局与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3场毕业季招聘会,组织273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5330个……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省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开展频次和规模都有进一步提升。3月至6月,全省线上线下共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1426场,提供岗位92.1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87万人。”在四川省就业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促进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是要尽可能满足不同的个性化岗位信息需求。为此,我省各地人社部门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提高了线上线下招聘会的举行频次和规模,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行业性和专业性强的招聘活动。同时,各地还积极推广“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招聘形式,搭建起了线上线下招聘会同步发力的“立体化”招聘平台矩阵,不断加大就业岗位的服务供给,实现线上“7×24小时”招聘不打烊,线下招聘广覆盖的模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除了各地人社部门积极搭建招聘平台外,四川省人社厅也通过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和科研项目广泛募集针对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岗位,并依托四川公共招聘网搭建服务专区,集中发布见习政策、经办渠道、经办流程、岗位信息,促进见习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持续组织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16至24岁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帮助其通过见习积累经验,及早就业。

为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充足见习机会,四川省开展了2022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截至7月底,我省共有见习基地4391家,动态提供见习岗位4.3万个,组织11094人参加就业见习。”据四川省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参与,今年,我省对年度吸纳见习人员超过200人、留用率超过60%并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就业见习基地,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新评定为国家级、省级就业见习基地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补贴。同时,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不计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符合税收法律及其有关规定的支出,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全链条”:构建服务体系 助力创业者圆梦

“在创业时,首先要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细化用户需求……”8月11日至13日,巴中市举办了首期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夏令营活动。在创业导师的带领下,30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免费参加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经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创业能力和创业信心。

成都高新区2022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现场。供图/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

绵竹市人社局举行2022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供图/绵竹市人社局。

“此次创业培训主要从创业帮扶政策讲解、创业知识讲授、创业经验分享这几个方面入手,提振了培训学员实现就业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巴中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巴中市人社部门持续落实好创业扶持政策措施,务实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搭建起了更多更优的创业服务平台,千方百计激发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活力。

为帮助有能力、有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我省各地人社部门除了通过创业培训引导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创业风险、学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项目成活率外,还通过举办创业大赛搭建创业展示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宣传、展示、融资平台。

“目前,我们团队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店等,将水果销售到了全国7省22市。”近日,四川民族学院大三学生杨鹭凭借创业项目“孜味甘甜——致力做助农拓甘领航者”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甘孜赛区选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我希望通过这个创业项目帮助农民销售水果,为甘孜州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对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创业比赛,杨鹭坦言,这既是难得的展示和交流机会,也是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还了解了不同的创业模式,对自己今后的创业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我省人社部门不仅根据大学生创业需求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创业大赛,还积极建立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等人员提供创业场地、创业指导、事务代理、融资对接、政策落实等各类创业服务。同时,针对大学生创业者普遍面临的资金难题,我省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给予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

如今,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像杨鹭这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实现了从创业想法到创业实践的转变。这些转变的背后则是我省各相关部门的合力支持,在大学生创业的全过程中及时提供政策、服务、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尽其所能地帮助大学生创好业、创佳绩。在一系列创业政策的帮扶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创业实践,积极参加创业比赛,在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灵感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就业,还吸引带动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对一”:聚焦重点群体 提供就业服务

“工作有着落了,我太高兴了。”8月3日上午,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残疾人毕业生孔欣茹被成都汇赋企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录用为正式员工,在劳动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正式入职后,孔欣茹月收入有4000多元,每个月还有300元的餐补以及各种福利。

孔欣茹顺利找到工作的经历只是省教育厅和省残联共同开展的2022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送岗上门活动成效的缩影。为帮助残疾人大学生顺利就业,省教育厅和省残联以2022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送岗上门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将所有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与众多企业进行了供需匹配,并与用人单位代表一起送岗到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家里。“目前,我省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一人一策’服务率达100%,已帮助1271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省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车焰介绍,为促进2022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省残联从2021年下半年起,就深入高校开展调研座谈、就业服务并指导各级残联建立起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同时,与人社部门、教育部门、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开展紧密有效的联系合作,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

不仅如此,我省各相关部门也立足职能职责,聚焦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和较长时间未就业等有特殊困难的未就业毕业生,通过“一人一策”等措施,用心用情帮扶重点群体毕业生。作为最大的民生部门,我省各地人社部门更是精准施策,制定出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机会。

“有了这个证书,我对就业就更有信心了。”刚毕业的小李来自低保家庭,近日,他毕业后回到家乡阿坝州阿坝县参加了为期6天的“阿坝县籍医学类专业未就业青年培训班”,并顺利通过了考核,获得了由阿坝县人社局、卫健局联合颁发的结业证书。培训中,阿坝县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对所有参训学员进行了就业指导以及高校毕业生政策宣传。“在政府的帮助下,我肯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对于未来,小李充满了信心。

当前,省人社厅与教育部门已完成了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移交工作,全省各地人社部门正通过走访摸排、数据比对,摸清未就业毕业生的学历专业、求职意向、服务需求等信息,按需精准提供就业服务。

“截至目前,全省实名登记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4万余名。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将实施‘一对一’跟踪帮扶、加密招聘会场次、实施兜底安置等综合举措,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据省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至12月,我省将集中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进一步促进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35岁以下登记失业青年就业。行动期间,各地人社部门将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较长时间未就业等有特殊困难的未就业毕业生,组织党员干部、服务机构结对帮扶,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并优先推荐岗位,优先落实政策,优先组织培训见习,及时提供专业化职业指导服务,促进其尽快实现就业,并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提供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残疾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现场签约。供图/四川省残联

猜你喜欢
招聘会残疾人毕业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北京:招聘会行政许可将取消
阳春
我骄傲
英语职业招聘会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