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生涯融合课的实践探索

2022-10-19 02:35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生涯资料学科

陆 涛

2017年起,我国逐步实施新一轮高考改革,浙江、上海二省、市率先试点,实行文理不分科、自主选科的“3+3”新高考模式,选科高考进一步激发了生涯教育的需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2018)》提出:学校应指导学生平衡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相关学科内容,有效建设并实施生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将生涯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开展生涯教育的新路径。

一、学科生涯融合课

生涯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确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的课程与活动。[1]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知、社会理解、生涯规划,可细分为兴趣探索、价值观探索、专业与职业信息探索、学业与职业规划。学科生涯融合课是指将生涯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既有学科特色又有生涯教育的内涵。可见,“融合”是关键,要实现学科与生涯两者合二为一、融通和谐、相辅相成,共同达成育人目标。

二、学科生涯融合课的实施原则

其一,学科本位原则。生涯教育是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中实施的,因此,教师必须确保学科教学内容能顺利开展,能达成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生涯教育需要教师重组课程资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高效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并且预留部分时间进行生涯教育。

其二,适切性原则。学科生涯融合课必须要立足于课程内容,引入生涯内容时要确保适切性 。[2]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进行生涯教育,教师要精心梳理教材内容,选择关联性比较大的课程内容进行开发。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要精选适量的生涯教育内容,尽可能在一节课中实现单一完整的生涯教育融合目标,让学生进行深度探索与思考。

其三,渗透性原则。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不能是割裂的,在教学环节中,要了无痕迹地引入生涯教育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科教学和生涯教育是两条相互交织的线,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两者应当相辅相成,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达成育人目标。

三、学科生涯融合课的实施路径

教师开展学科生涯融合课教学时,可参考“学科生涯融合课六步曲”的实施路径。

第一步,确定主题。教师认真研读课标与教材,找到生涯教育切入口,确定生涯教育主题。生涯主题有自我认识、社会理解和生涯规划。自我认识是指让学生了解各自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社会理解是指让学生了解社会分工、专业和职业素养要求;生涯规划是指让学生对学业和职业进行科学的规划。

第二步,收集资料。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涯主题,收集相关生涯资料。生涯资料有专业信息、职业信息、代表人物。专业信息是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资料,包括该专业的定位、内容、学科要求、就业前景。职业信息是指与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料,包括该职业的定位、内容、素养要求、发展前景。代表人物是指该专业或该职业的具有典型特点或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榜样性人物,可以是同龄人,也可以是该领域专家。

第三步,设计教学。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涯资料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与生涯目标、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与活动将生涯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的某些环节中,以实现融合教学。

第四步,布置任务。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预习任务有学科预习作业和生涯预习作业。学科预习作业倾向于知识梳理,学生看教材内容就能完成。生涯预习作业倾向于自我认知、专业与职业理解、学业与职业规划,可以发放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搜集资料。

第五步,开展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有序组织教学,通过任务、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学科知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理解生涯内涵。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充分活动与交流的时间,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生涯探索欲望。

第六步,拓展延伸。课后,给学生布置学科作业与生涯作业。其中,生涯作业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探索生涯。为了减轻学业负担,所有学科在学期末布置一份生涯作业,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科专业、职业,进行资料梳理,或进行生涯规划,可以在对应学科课堂上交流,也可提交文本作业。

四、学科生涯融合课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涯素材

首先,将教材按单元进行分类,罗列出与之相关联的专业与职业(见表1)。在此基础上,搜集相关专业与职业的资料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素材。可以用于课时或单元教学中。

表1 物理学科专题对应的专业与职业

其次,关注教材中的各大栏目,这些内容很可能与生涯相关。例如,物理学科“STSE”栏目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环境各领域中的应用,容易聚焦到专业与职业(见表2)。

表2 物理学科“STSE”栏目素材

(二)借助学史融合生涯教育

学史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一桩桩重要事件汇聚而成的历史,其中不仅包括客观的事件,更有事件背后做出不懈努力的人物。教师要关注这些人物的奋斗史,精选具有典型特点、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事迹。开发这些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除了教材中提供的部分学史资料外,还可从网上收集并完善学史资料,例如,物理教材中有对“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简介,可以从网上收集邓稼先的成长之路、可歌可泣的事迹,在课前、课中或课后推送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涯经历,感悟相同的职业精神。

(三)设计主题活动或单元活动融合生涯教育

学科生涯融合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教学的某一个环节与生涯相关,然后进行生涯拓展;另一种是整节课的大部分环节都与生涯息息相关,通过创设生涯情境进行生涯教育渗透,这在当前倡导单元教学设计的背景下成为了可能。例如,学习《万有引力的应用——航天》,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模拟长征运载火箭从地球点火升空进入近地轨道,然后变轨后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最后航天员出舱的全过程。每位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岗位,有地面总指挥、语音播报员、航天员、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学生必须要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才能还原整个过程。通过这类活动,有助于学生活学活用知识,深入理解职业要求。

开展学科生涯融合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更要找到学科与生涯的契合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指导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社会、规划生涯。

猜你喜欢
生涯资料学科
我的教书生涯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