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践及模式研究
——以滨州市为例

2022-10-28 01:55李晓旭柏晓静
文化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分馆滨州市总分

李晓旭 柏晓静 薛 坤

一、研究背景

图书馆总分馆制是欧美等国家普遍采用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主要是在一个地域环境下,一个或者多个建设主体共同建立成为“公共图书馆集群”,形成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普遍均等服务[1]。实践证明,图书馆总分馆制可以有效帮助基层群众接触优质资源,提高基层群众对文化的诉求,并结合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协助实现县域图书馆之间可以形成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总分馆制对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度的研究既可以帮助厘清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也可以帮助明确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资源和服务存在的优劣势,对未来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已经有2397个县(市、区)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建成分馆数量超过两万个,满足基层百姓阅读需求。滨州市图书馆是2015年投入使用的新馆,截至2021年底,滨州市图书馆共有在编人员25人,实有在岗工作人员25人。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

我国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中,分馆经费主要是各基层政府承担,总馆只享用部分或者全部文献资源的产权,其他设备产权和工作人员的行政隶属一般属于各级政府,分馆的设计和布局一般要首先考虑群众的方便程度和资源的共享程度等,部分学者依照地域对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整理。黄钟婷(2022)提出将文献流通服务推广到移动服务端,以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为例,阐述“移动借阅”和“预约还书”服务流程,对文献流通移动服务的未来发展进行研究[2]。李传欣(2022)对图书馆总分馆系统的基本建设方法进行科学研究[3]。周崇弘(2022)介绍东莞图书馆少儿分馆从红色书房建设的现状出发,研究公共图书馆红色阅读空间的高质量发展[4]。林岫(2022)以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建设项目为切入点,分析、研究、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服务、效能、启示,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5]。韩文甲(2022)以南通市图书馆特色分馆建设为例,提出图书馆主题分馆可引进社会资源共建,以弥补图书馆资金和资源的不足。分馆建设应以注重特色、资金保障、共享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共建模式、执行统一的建设标准、开展互联互通并提供长期的跟踪服务,真正实现主题分馆的价值[6]。李传彬(2022)以莱芜区总分馆建设与服务为例,介绍了莱芜区总分馆建设情况,分析了在总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服务工作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7]。丁琴娥(2022)主要从“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有效策略以及美好前景[8]。章晓红(2022)以山东省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16份专家访谈询问和249份读者问卷调查,探究和分析了总分馆制背景下文献资源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和现状[9]。赵诗武(2022)以白河县图书馆长春路分馆改造实践为例,对非图书馆用途的旧楼旧房改造成安全、实用、现代的图书馆用房[10]。

国外的总分馆形式多样,美国是总分馆制度实行较早的国家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构建“图书馆是生长着的有机体”理论,由最初的单一主体图书馆模式演化成为图书馆发展群落,帮助应对外界环境变化而在组织结构上慢慢完善图书馆功能,从外部环境到内部构架,不仅帮助读者和民众更多地接触到优质资源,也帮助图书馆更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外总分馆的形式多样,如直管、托管、联办、加盟,通过不同的地域或者群体来确定总分馆的类型和形式,总分馆存在的价值主要是帮助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及总体的服务效果,有利于实现文献的资源共享。目前,图书馆单一管理、固定群体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这一方面,国外的经验也值得国内进行学习。

(二)文献评述

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在目前的状态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重大,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式下,如何有效利用总分馆制在公共社会服务中发挥有效的资源互补和资源共享状态,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尤其是针对县域图书馆总分馆的实践研究方面。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主要存在意义在于有利于帮助城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集群化。公共图书馆在设立分馆的过程中需要形成带动作用,安排相关人员对分馆进行管理,并形成以市域图书馆为核心,县域图书馆为带动,乡镇图书馆为纽带的多方合作主体参与的统筹协作关系,一种统筹规划、集中管理、相互补充的协作关系。

三、滨州市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发展现状

(一) 滨州市图书馆发展概况

在读者服务工作方面。2021年,滨州市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3.45万人次,新增持证读者12 149人次,访问量见图1,文献借还册书283 982册次,数字资源访问总量达690万次(1)资料来源:滨州市图书馆,http://www.sdbztsg.com/;在资源建设工作方面。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总额为1004.19万元,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总额为1004.19万元,其中包括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02.4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5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1.6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5.49万元。

图1 2021年滨州市图书馆访问统计图(次)

(二)滨州市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发展概况

“十三五”期间,滨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建设专题通过培训班的形式举办,选取30%的乡镇(街道)办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分管,并将该方式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市政重点工作。各县区在流动性服务、数字化服务、文化艺术创造等方面做出各种努力,如阳信县首先创造出流动性文化馆服务体系、邹平市率先启动镇和村文化广场的WIFI全覆盖工作等,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真正打造“滨州范本”和“滨州样板”。2021年,滨州市图书馆新增滨州市审计局服务点等4处,目前馆外图书馆26处,调拨各服务店及滨州市图书馆供给56 793册,开展图书馆下乡村及下社区活动4次,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帮助各类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发展。2018年,滨州市图书馆正式开放的分馆有高新区分馆和市西分馆,2021年滨州市图书馆正式开放的分馆有滨州馆,总馆对分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及协调图书、经费等问题,分馆服务人员均为合同制员工。具体滨州市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情况下文重点介绍滨城区图书馆总分馆、惠民县图书馆总分馆、无棣县图书馆总分馆和沾化区图书馆总分馆。

1. 滨城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概况

滨城区现有13个乡镇办(市中、市西、市东、彭李、北镇、滨北、梁才、三河湖、杨柳雪、秦皇台、里则、沙河、杜店),截止到2020年12月,共建成市中、市西、市东、彭李、北镇、滨北、梁才、三河湖、杨柳雪、秦皇台10个分馆,建成市东街道政通社区、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2两个服务点,分馆覆盖率77%,均与总馆实现统借统还。滨城区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推行,通过统一的模式对资源和人才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从单个图书馆的建设向多主体图书馆建设的转变,提升了图书馆的运营效率,最大限度实现了文献资源的共享。

2. 惠民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概况

惠民县文化和旅游局投资400万元,依托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场所,按照“图书馆+尼山书院”的模式,现已完成9个分馆建设并已顺利通过市派第三方验收,图书馆分馆全县镇(街道)覆盖率64%(全县14个镇、街道)。发挥总馆作用,实行账单式服务。县图书馆作为总馆,对各分馆实行“三统一”,图书、电子资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政策、图书管理技能、服务方式统一培训;分馆人员、财产、设施设备统一登记管理。对于分馆的活动组织实行账单式服务,由总馆列出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负责人安排表,及时调度、逐一督促落实。年组织开展“书香惠民·消夏诵读”活动15场次、阅读推广活动15场次。2020年8月份,举办了全县镇(街道)文化站站长、图书馆全体同志参加的图书管理员培训班,围绕基层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总分馆建设、通借通还、管理系统使用等内容展开培训。各分馆实现了通借通还、实现了免费对公众开放。

3.无棣县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概况

无棣县图书馆总分馆制主要以“总馆+分馆+服务点”的模式,推进三级场馆建设,利用订单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条件,县图书馆为总馆,以乡镇为分馆,农家书屋作为流动站,图书馆流动服务车作为协助补充的总分馆体系。保证全县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实现资源共享和统筹发展,真正推进无棣县总分馆制健康稳定发展。2020年9月和2021年5月,无棣县文化和旅游局分管负责人带领图书馆人员分别对全县各镇街分馆建设现场督导,提出可行建议,图书馆对分馆工作制度建设等有关业务问题给予了辅导。2022年4月份,无棣县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了全县图书馆分馆建设推进会,各镇街分管文化的宣传委员和文化站长参加了会议。2020年12月,无棣县文化馆(西小王镇于岔河村)民俗分馆授牌,标志着无棣县总分馆制服务体系正式建立并开始实质性的工作。

4. 沾化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概况

滨州市沾化区所辖乡镇(街道)共11个,截至2021年底,已建设10个分馆,总分馆建设完成90%。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不断满足城乡基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沾化区图书馆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整合区、乡镇(街道)、社区的图书资源,统一纳入到区图书馆总馆的整体服务链中,让图书借阅服务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和社区,走出了一条“部门主导、城乡一体、资源共享”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的新路子。目前,全区已经基本建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四、结语

严格完整的组织体系和高度统一的协调管理是以滨州市县域公共图书馆作为中心馆,以各乡镇图书馆、基层服务站点为分馆,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建共享为宗旨,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构建了滨州市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是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次升级和完善,也是提升效能的重要举措,可以帮助基层的群众更容易地获取相关的知识,使得途径更便捷。滨州市总分馆制在试点中心建设过程中,帮助推广试点工作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扩大了建设的范围,鼓励相应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试点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主要依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作为主图书馆,分馆设在村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农村书店与县级图书馆融合互联,符合条件的农村书店成为图书馆分馆,其他尚未成为分馆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可以设立基层服务点,补充和延伸主分馆的服务。主馆和分馆要积极开通公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采取“订单式”服务方式,使供需有效衔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国家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和资源,打造滨州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馆车等设施和手段,延伸流动文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覆盖面。

猜你喜欢
分馆滨州市总分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中学啄春泥文学社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春天是一位染色师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