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5阳性滤泡性淋巴瘤1例

2022-11-04 01:44悦,昌红,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滤泡淋巴瘤结节

陈 悦,昌 红,石 峰

患者女性,72岁,2019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不伴红肿疼痛及间断跛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就诊。超声检查示:右侧颈部、双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2.0 cm×2.0 cm。为进一步诊治,于2019年7月1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并行右侧颈深部淋巴结切除术。

病理检查眼观:右侧颈深部淋巴结活检组织,大小1.8 cm×1.5 cm×0.8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中。镜检: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中等大小,肿瘤细胞弥漫生长,并可见模糊结节形成,肿瘤细胞染色质较粗,可见核仁,核分裂可见,未见坏死(图1)。免疫表型:CD21显示模糊结节中存在不完整的滤泡树突网(图2),肿瘤细胞CD20(图3)、PAX5、CD10(图4)、BCL-6、BCL-2(图5)、C-myc及CD5(图6)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60%,CD3、CD7、CD23及Cyclin D1均阴性。EBER原位分子杂交结果为阴性。

图1 中等大小肿瘤细胞弥漫生长并可见模糊结节形成 图2 滤泡树突网CD21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3 瘤细胞CD20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4 瘤细胞CD10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5 瘤细胞BCL-2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6 瘤细胞CD5阳性,EnVision两步法

病理诊断:(右侧颈深部淋巴结)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3a级,CD5阳性。

讨论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中的一种,在西方国家NHL中占22%~35%[1],亚洲国家FL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其中我国FL占NHL的8.1%~23.5%[2]。FL起源于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主要由中心母细胞及中心细胞构成,属于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1]。典型的FL不伴CD5阳性,近年有极少部分CD5阳性FL被报道。

CD5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7×104的糖蛋白抗原,在大多数未成熟的T细胞(包括最早的前体)以及外周血中所有T细胞表面表达,仅在某些幼稚B细胞(B-1a亚组)表面表达。研究表明CD5在T细胞活化与抗原递呈、B细胞存活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B细胞受体(B-cell receptor, BCR)与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 TCR)相关的信号通路发挥负调控作用[3]。

回顾性分析近10年中英文文献报道,发现CD5阳性FL具有以下特点:(1)年龄31~86岁,常见于60岁左右;(2)男性略多见,男女比为1.4∶1(69∶48);(3)临床分期多为Ⅲ期或Ⅳ期,约占77.27%(85/110);(4)易累及骨髓,发生率为54.00%(54/100);(5)不易出现B症状及肝脾肿大,发生率分别为15.18%(17/112)和12.15%(13/107);(6)67.64%(69/102)的患者接受R-CHOP治疗方案;(7)43.33%(39/90)的患者发生大细胞转化;(8)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3~4分患者占比为29.81%(31/104);(9)BCL-2阳性率为91.01%(81/89)[4-8]。本例为72岁女性患者,临床分期Ⅳ期,无骨髓浸润、B症状,不伴肝脾肿大,IPI为3分。

CD5阳性FL需与以下几类CD5阳性B细胞淋巴瘤鉴别:(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呈弥漫样增生,瘤细胞体积较小,圆形,胞质少,核分裂少见,无显著增殖中心,易与FL区分;当副免疫母细胞比较突出,核分裂易见时,可通过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D10阴性、CD23阳性与FL鉴别,此外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阳性也可作为鉴别点。(2)套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由类似于中心细胞的小~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构成,其肿瘤细胞生长模式为模糊结节状、弥漫性或套区生长,与FL较易区分;免疫组化标记Cyclin D1、SOX11均阳性,CD10、BCL-6通常阴性可与FL鉴别。(3)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5阳性FL比经典型FL更容易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需与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鉴别[4]。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大细胞弥漫性生长为主,以活化细胞型为主,CD10通常阴性,而CD5阳性FL伴大细胞转化可见结节状排列,以生发中心型为主,CD10阳性。

CD5在不同B细胞淋巴瘤中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意义。文献报道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具有更加侵袭性的临床特征、更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和淋巴结外的肿瘤累及,具有更差的预后,且CD5被证实可以作为DLBCL的独立预后因子[9]。一些研究认为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中CD5可以上调CCR7等迁移基因以及下调SDF-1等归巢基因来促进淋巴结浸润,从而使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10]。在脾边缘区淋巴瘤中,早期研究认为CD5阳性与更差的临床进程与不良预后有关,而最新研究则发现CD5表达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11]。有报道认为CD5阳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则具有更好的预后[12]。目前对CD5在FL中的意义并不非常明确,有报道认为CD5阳性FL患者通常具有更晚期的临床病程以及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其分子机制可能与CD5下调整合素等细胞黏附基因,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动员有关[11,13]。超过80%的经典型FL患者具有t(14;18)(q32;q21)基因重排,但有研究表明CD5阳性FL的t(14; 18)(q32; q21)基因重排频率更低且MUM1表达频率更高[6,14]。另外,既往研究显示无t(14;18)(q32; q21)基因重排且表达MUM1的FL是由晚期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cell, GCB)来源的肿瘤B细胞组成,这也可能是导致CD5阳性FL患者不良预后的分子机制之一[6]。本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5个月,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4个月,但该患者未行分子检测。

目前,临床上对于CD5阳性FL患者的治疗并无统一方案。既往研究发现CD5信号通路可以引起CD20表达减少,从而降低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使用CD5抑制剂可能会增强患者对利妥昔单抗的治疗反应,这可能成为今后药物研究的方向。考虑本例患者年龄较大,首先使用R+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2周期,耐受良好且获得部分缓解后改用R-CHOP方案化疗4个周期,在获得部分缓解后20天出现病变进展,即改用R-GDP方案化疗2周期,随后患者口服中药治疗,未来我院进行化疗及复查。随访24个月,患者预后较佳。

猜你喜欢
滤泡淋巴瘤结节
腮腺沃辛瘤淋巴间质的免疫病理特征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巨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