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发展分析

2022-11-10 07:44段碧瑾
山西农经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云南农产品一带一路

□段碧瑾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051)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提议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 年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各国期间提出的。云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该契机,云南的区域资源优势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云南依靠本身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农产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1 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

1.1 特色农业的内涵

Phillips Sharon 认为特色农业的核心源于区域资源优势带来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与基地化生产、技术开发息息相关。特色农业,顾名思义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甚至是“无中生有”。这就需要将区域内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等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特色产品要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本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关键就在于特色农业的“特色”两个字。

1.2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依托云南独特的自然条件,着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高原粮仓、高效林业、山地牧业、淡水渔业、开放农业等一系列高原特色农业。让“绿色”“环保”“原生态”成为云南农产品的特色。打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四张名片。以绿色为引领,重点发展云烟、云茶、云果、云药、云菜、云胶、云花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形成高原特色农业品牌。

2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搭乘“一带一路”列车的基础条件

2.1 区位条件

云南充分具备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先天地理优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作为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25 个边境县。云南北部与四川相邻,南面是越南、老挝,东面是广西、贵州,西面是缅甸。对内,正好处于中国两大重要经济圈和经济带的接点上,向东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相连,向北可通向四川;对外,是中国西南部和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平台,南部可通过建设中的泛亚铁路西、东、中三线直达河内、仰光、新加坡和曼谷;西部经过缅甸就可直接到达孟加拉吉大港沟通印度洋,进入南亚次大陆,连接中东,到达土耳其的马拉迪亚分岔,转西北进入欧洲,往西南进入非洲。因此,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贯穿东西、衔接南北的战略支点作用。

2.2 经贸合作基础

云南位于云贵高原,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较大。且地跨元江、长江、澜沧江、怒江、珠江、大盈江六大水系。高川河流,正是因为有如此特别的地理环境,使得云南拥有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现象,全省有寒、温、热三带气候,高原特色农业在云南孕育而生。

云南的农产品在南亚、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地区是比较受欢迎的,并且在花卉、咖啡、水稻等产业方面,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云南农业科技研发成绩显著,种植资源丰富,拥有一批先进水平的实用创新技术,刚好能满足东南亚、南亚对技术的需求,在合作领域有较好的合作潜力。

2.3 人文基础

“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突出,这是云南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的。全国共有55 个少数民族,而云南就有25 个少数民族,其中跨境而居的民族有16 个。除此之外,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也有西双版纳的克木人分布,有一部分甚至延伸到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国家。所以,云南以其独有的人文基础条件,为云南建设成为我国“一带一路”面向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合作的辐射中心奠定了一定的人文基础。

3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3.1 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基本情况

云南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备受国际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使云南特色农产品出口步伐加快,而云南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非常重视,给予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政府和企业的一起努力下,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蝉联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冠军。

3.2 特色农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结构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日本、沙特阿拉伯、英国、韩国等地。云南通过“一带一路”这趟列车,与38 个国家、75 个不同国家的省市地区确立了友好关系,搭乘此趟列车后,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国家从一开始的35 个增加到了110 多个。

3.3 特色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2019 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3 31.2 亿元。作为云南特色农产品——云果,出口额达1 48.2 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4.7%;另外,蔬菜出口额达101.3 亿元;花卉出口额4.2 亿元;2020 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360.7 亿元。其中,水果出口额183.6 亿元;蔬菜出口额106.8 亿元;鲜花出口额5 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云果和云菜连续两年都是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大类产品。

4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搭乘“一带一路”列车面临的挑战

4.1 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出口农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云南农业大多以家庭农户为主,是传统农业,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生产环节,这就使得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很难保证达到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小农户加工技艺和设备比较低级,造成深加工进展迟缓,农产品深加工还处在低水平阶段。这就是云南农产品大多处于初级加工的真正原因所在。农产品缺少较高的技术含量,这就使得附加值较低,从而导致从农产品贸易中能获得的利润也就比较低。近年来,虽然云南农业迅速发展,但是农产品附加值低、品质参差不齐、产业链短、信息滞后、信息装备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

4.2 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较少

云南虽然拥有十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种类资源,但在市场上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却很少,被人们熟知的就是“云烟”“云茶”“云花”,尽管近些年来,云南着力打造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但这些农产品并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只能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且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没走出云南,省外很少有人知道,所以,云南知名农产品品牌更难被外国人熟知。

产品附加值低,再加上农产品品牌效益不明显,这就使得云南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都是以物美价廉取胜,并没有发挥出更好的品牌效益,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3 组织化程度低

云南农产品市场中流通的主体主要是个体农户和农户合作经营商,具有显著的个体经济特征。如个体经济规模小、数量大、缺乏专业经营理念、组织化效率低、经济实力弱等。并且个体经营规模小,交易主体过于分散、并不能形成团体力量,所以并没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在个体经营中,个别经营者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斤少两、使用未达标产品、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这一系列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极大地阻碍了云南特色农产品稳步向前发展,这都是组织化程度低带来的弊端。

4.4 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产品出口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输问题。民间流传的云南十八怪中的“火车没有汽车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云南的交通极为不便。运输路途时间长短、运输方式等等都会对农产品的保鲜带来巨大的影响。要使出口的农产品保持新鲜,这需要大型仓库和冷库设施,要让农产品新鲜的运出去才能增加利润。而且,云南大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国际销售渠道,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时,在此基础上农业产品出口企业相应的就会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稳定的国际销售物流渠道,这样就可以增加农产品出口贸易利润。

5 针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搭乘“一带一路”列车走出去的建议

5.1 提高农民素养,科技发展农业,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因为云南是高原地形,并不适合大规模使用机械化,因此要积极寻找适合高原绿色农业的小型机械化农业发展道路。

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农民的素养和先进农业技术对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一带一路”带来的不仅仅是政策和资金,还有新技术。云南应借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推动力和先进技术,加大对农民的先进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大力发展科技农业、数字化农业,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特色农产品出口附加值,增加特色农产品出口利润。

5.2 大力宣传高原特色农业,打造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云南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云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可以抓住这一机会,打好“生态、绿色”两张牌,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改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工艺,也可以将文化融入农产品中,努力创新产品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给予政策支持,农业企业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对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产品进行介绍、宣传,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打造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让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本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5.3 发展多种经营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

云南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多种优惠政策将有利于培养龙头企业,发展多种经营主体,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和多种经营主体的共同发展,鼓励农民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实现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一带一路”这个机遇,强化与国内、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国内企业逐步向国际型企业转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实现企业集群式发展,发挥集群效应,实现规模经济。

5.4 建立高原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云南地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不同国家的8 个州和26 个城市接壤。云南可以很轻松地到达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成为沟通南亚和东南亚等诸多国家贸易往来的桥梁。云南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口岸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口岸功能,扩大港口开放程度。此外,云南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所带来的优惠政策,积极向周边国家输出中国高铁产能,积极参与东南亚国家的高铁建设,完善国际交通运输网络。这样一来不仅能发展与沿线周边国家的交通,同时也能大幅降低农产品出口运输成本。创造快速畅通的交通物流运输网络,这将成为云南乃至全国面向东亚、南亚贸易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

5.5 利用区位优势,拓展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云南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变得更加频繁,关系更加紧密,这成了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推力。具有“桥头堡”之称的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性优势,要趁此机会,发挥出云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门户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规模,优化特色农产品结构,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贸易效率。

6 结束语

云南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条件,使得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在西部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云南这个辐射中心,更是难得的契机。云南应抓住机遇,提高农业科技化,发展现代化农业,从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摆脱初加工状态。同时,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世界知名品牌,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发挥品牌效益。此外,还要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较为全面的农产品运输物流体系,让高原特色农产品能够以最优的品质、最好“姿态”搭乘上“一带一路”这趟列车,让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云南农产品一带一路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云南图片库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