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2022-11-10 07:44张生鹏
山西农经 2022年12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资源

□张生鹏,李 慧

(1.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甘肃 武威 733000;2.民勤县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红崖山保护站,甘肃 武威 733000)

现代林业全方位发展,是推动林业多功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将林业和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更好地推进人和环境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国林业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积极组织生态林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对优化区域生态环境,亦或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均具有着重要意义。

1 林业经济建设的相关概述

1.1 林业经济管理的定义

林业经济管理是有目的并且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并涉及林业保护和管理的具体过程。一般情况下,有关部门采取的管理办法能科学保护、培育林木资源,以及有效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林业经济管理就是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将各种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2 生态林业的定义

生态林业主要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规律,更好地经营和管理森林资源。以生态林业作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属于新型的经营模式,对经营过程和理念提出了一定要求。森林生态系统中,循环运转的养分主要是来自于系统本身自然降解的物质以及长期自然演替下对营养物质的截留贮存,因此需要有效实现生物地球化学的有效循环,并为森林系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森林系统目前已有的养分不会流失。

通常森林经营需要少投入多生产,希望能够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经济以及生态效益。所以,需要对森林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深刻地认识森林的演替过程,对每个演替过程进行深层次研究,特别是要确认自然演替过程能否满足森林经营的一般需求。

1.3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林业生态系统遭到了较大破坏。同时很多地区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主动加强商品林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林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对林区生态功能以及林木的抗病虫害性能造成了削弱,导致林业经济效益受到了不良影响。

林业资源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在生态循环系统的基础上,促进林业发展。虽然林业资源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着节能减排的功能,但是在具体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一些部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发展成为林业单位经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课题。如果在人工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环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势必会造成物质生产力衰减,而且林业生产的效益功能也会大幅下降,这样就无法确保林业生产的经济发展目标得以实现,降低了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1.3.1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支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家具饰品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些行业需要更多的木材来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营。

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需要耗费大量的木质产品以及林业资源的延伸品来满足需求。无论是普通木材还是名贵木材,亦或是花卉、水果等林业资源,都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整体健康发展。

1.3.2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主要的发展形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提升资源再生的利用率。虽然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其生长周期比较长,在较短时间里长势不佳。当林业资源被破坏时,就会对整个林业经济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确保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在此背景下,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林业资源带来的推动作用上,林业资源得到明显改善,也保护了生态环境。积极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林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

2 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专业人才缺失

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林业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理念,很多工作都需要委派给专业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相关领域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一些高校和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林业技术人员不能满足生态林业建设的需要。

此外,基层的林业工作环境比较差,工作人员薪资待遇长时间都得不到提升。基本上,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收入只能维系日常生活,很多专业人员都不愿意参与到林业的工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林业建设人才缺失的问题也就更加严重。

2.2 思想观念陈旧

虽然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主要是由各级林业部门负责,但是也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其中。目前社会公众对林业生产的重视度不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淡薄,林业工作能够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少之又少。例如,虽然林业部门一直在科普宣传乱砍滥伐的危害性,但还是出现非法砍伐林木现象,使得林业生态失衡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破坏。

2.3 森林资源明显减少

现今全球的森林资源明显减少,我国的森林资源亦是如此,面积总量比较少,比例仅占世界总量的3.9%,森林的蓄积量更是只占3%。我国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较少,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人均森林蓄积量还不到世界人均的1/8。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而且因为乱砍滥伐行为长期存在,大木材的比例明显减少,中幼林中,人工植树造林占据的比例比较高,但是因为种植的树木品种单一,很容易因病虫害问题而死亡。我国森林处于低产期,收益较低,这势必会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 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对经济发展质量开始越发重视。林业属于传统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观念进行更新拓宽视野,对森林功能提升和转变认识。应正确认识我国的林情、人情以及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真正意义上促进良性循环,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进一步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3.1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属于系统性工程,做好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推动林业经济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保护力度,为林业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及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两项原则,而且要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出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3.2 构建健全的政策法规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各类能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采伐森林的情况日益增多,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危及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开采。其次,目前林业资源的开发需要联系林业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再次,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在保护林业生态的前提之下,能更进一步推动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3 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先进技术的运用

充足的资金是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工作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需要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使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得到保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加强林业管理,调整过去落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调整之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林业经济管理朝着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首先,在林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以科技为主体、效益为目的、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巧妙利用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推动林业管理朝着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转变。其次,要积极促进林业科技的持续改革,加强林业研究,更好地促进林业生产和管理工作开展。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时,需要积极组建一支优秀的高素养的科研团队,让林业科技通过技术人员以及技术转让的形势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的全方位应用。再次,需要加强应用和基础技术的研究,要做好传统木材生产和加工技术的改造,提升木材加工、生产以及技术水平,产品的附加值以及林业产品的经济价值都能得到明显提升,使林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根本保障。最后,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种子育苗工程建设,对树种结构加以调整,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控,对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更进一步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4 发展混农经济

混农经济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社会背景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之下,对森林中的土地、小气候以及生物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前提下,栽培各种类型的经济作物,包括蔬菜和药用植物等,进而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过程,建立起了现代化林农复合型生态系统,保证能量合理流动。混农经济模式的发展,不只是提升了林业资源质量,还进一步推动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了林业资源的科学利用,进一步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5 发挥林业资源的多样性

在对林业生态进行保护时,需要合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这不仅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同时能够将林业资源的经济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加以重视,进一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在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前,需要认真分析国家颁发的关于科学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的法律法规,而且采取的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不能违背林业资源生长规律,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林业资源,使其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确保林业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6 积极开展林业生态旅游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需要把握好经济发展机遇,对管控机制加以完善。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很多人都开始选择旅游进行休闲娱乐。对此不同地区的林业部门需要把握好这次机会,联系当地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旅游体系。

与此同时,林业部门需要加强和旅游部门之间的交流,联系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生态旅游项目,充分推动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了能够将旅游和林业产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和推动两者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提前做好多元发展规划,要将林业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7 科学有效地整合造林资源

不同地区在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林业和自然资源的发展规划加以完善,需要对原始森林加强保护,需要积极推进科学的造林工程建设,并在实际的管理规划中结合退耕还林的具体内容加以落实,提升林业管理效果,更进一步促进其健康发展。

此外,随着造林工程的日渐发展完善,各种类型的环境问题减少。林业部门需要注重环境整治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提升地方造林的结构奠定基础。同时,需要联系当地具体情况对林业结构进行调整,确保环境保护得到科学维护。

4 新经济形势下林业经济发展趋势

4.1 林业经济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社会迅猛发展给林业经济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林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要将重心放在经济效益上,也要对生态效益加以关注,需要提升科技化水平,才能将两者进行统一。以往林业经济生产将关注重点放在了经济效益上,对环境保护缺少重视。为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在科技上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发挥推动作用。

4.2 林业产业信息化

我国步入互联网时代,相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未来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产业信息化系统,这样才能对已有的林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以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林业属于林业经济经营新模式。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路径。生态林业建设对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还能够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还存在有一些因素影响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专业性人才上的缺失等。为实现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为其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将现代化的林业技术运用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科学、合理调整林业生态结构,将生态林业建设对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资源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我给资源分分类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