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22-11-14 06:26王丽娜
活力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红色青少年政治

王丽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校,乌鲁木齐 830000)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进入了思想多元化的时代。青少年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外界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青少年容易产生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等情况。经研究调查,部分青少年由于年龄小、自主控制力差、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念扭曲等原因,目前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其产生的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利用创新的手段进行教学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而研究学习红色资源的过程,就是重温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的过程。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必要,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手段,能够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红色文化的相关概述

红色文化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1965年,《中国民族》杂志刊登了《草原上的红色文化工作队——记内蒙古“乌兰牧骑”》,但随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提及红色文化。直到2004年,“红色文化”这一概念才被正式被提出。近年来,许多学者不断对红色文化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阐述。从根本上来看,红色文化充分融合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是革命先烈在革命过程中,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向前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用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影响着世代的炎黄子孙,并为当代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红色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不可分割。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在摸索前进中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这依然没能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直到十月革命的到来,一声枪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为在黑暗中苦苦寻找生机的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希望。中国共产党至此诞生,并带领中华民族走出了困境,创造了新的先进文化,这就是红色文化。

二、红色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红色文化是教师的必修课,可以说我们的教育离不开红色文化。只有加强红色文化的弘扬,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红色文化的内容,将红色文化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引导当代青少年不忘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思想政治的立场,把握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付出于行动,努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具体来说,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它是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我国历经百年风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革命先烈们用浴血奋战换来了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祖国越来越强大,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增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人们处在一个信息密集、文化多元的时代,不同类型的价值观不断渗透,逐渐侵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政治思想不坚定、价值观念扭曲等不良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媒体的重点关注。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有利于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不断增强青少年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精神,也是对革命过程的重温,对革命精神的宣扬,有助于当代青少年进一步了解红色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

红色文化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上均有所不同,出发点都是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体现在注重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我们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爱国精神是重点教育内容,而红色文化具有深刻的革命内容与革命内涵,是培养当代青少年爱国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有助于帮助当代青少年坚定爱国信念,将爱国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理解什么叫“家国”,才能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督促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红色文化教育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为学校进行青少年教育提供了新的想法。将红色文化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也改变了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例如,以红色教育基地为契机,开展观摩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同时,在众多精神谱系中,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众多思想教育的素材。另外,学习焦裕禄、雷锋、袁隆平等先进事迹,能够引导青少年学习先进,发奋图强,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的热情。通过理论与实地观看相结合,让青少年切身感受革命年代的不易,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民族自豪感,这也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效果,提高了课堂学习能力。

三、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学校教育是开展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

首先,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当代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非常具有可塑性,但是其心理也较为叛逆,个性中有很强的创造力,也有很强的批判性。因此,要想在这一时期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坚持学生优先的原则,将其放在首位。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采取的学习方法,都要符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符合青少年的思想,换位思考,从青少年的角度看红色文化,从中选出青少年感兴趣的红色文化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地让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学习教育。这样才能促进红色文化教育更具针对性,减少青少年的排斥感,促进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吸收。

其次,要注重互动教学,学与教要注重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和状态。如果学生感觉很枯燥,就要通过趣味小游戏、知识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以此培养当代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吸收红色文化并活学活用,以此来促进自我成长,指导自己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要想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就要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主动进行学习。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与这个学校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作为教师,要想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教育学生,就先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教学工作能力,为教育好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教师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应当注重提升自己对红色文化的挖掘能力。教学活动是一种输出知识的过程,但这还远远不够。教师应当作为红色文化的研究者,不断去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更符合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教学内容,以此提升自己的素养,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将理论教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理论的吸收与消化离不开实践。同时,实践也是验证理论的途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学好红色文化,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与素养。当前,思政教育课程本身的理论性知识内容较多,要想将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当中,实践才是重要的途径。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开展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等,使他们近距离地感受红色文化,身临其境地体会红色文化的精神,以此促进当代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充实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政治思想的自觉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放映红色文化方面的电影,然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并上台演讲。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青少年的“红色体验”,深化其对红色文化理解。例如,以“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事件为契机,紧跟时间节点,开展班会主题日活动。同时,开展革命先辈、学习先进楷模的专题会,开展红色课堂、红色文艺汇演、红色大宣传、红色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深化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感悟和体悟。

(四)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注重改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循序渐进,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制定出符合当代青少年吸收的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求发生了转变,当代青少年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教师应当注重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并与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思想相联系,才能调动当代青少年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红色文化的实效性、现实性,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性与感染力,以此达到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养的目的。

(五)建设红色网络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成长在这一时代的青少年们,对网络有着极大的兴趣,网络也是他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网络作为新媒体,具有很多优势,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迅速地进行信息的上传、下载,信息可以更快地进行传播。基于此,将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也应当具有互联网精神。在进行红色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将红色文化建设与新时代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及学习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不断传播和弘扬我国的红色文化精神及精神谱系,提高青少年对我国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学校可以在官网上开设红色文化阵地栏目,在网上推行情境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其中,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信息,让学生做到对国家大事事事关心的良好局面。同时,以互联网为契机的红色文化阵地建设,要注意与青少年的互动,有问有答,才能确保红色文化网络阵地的有序开展,从而提高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结 语

总而言之,红色文化在我国文化建设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形态。红色文化蕴含很多内容,比如先进的革命理念、思维方式、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价值。将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坚定正确的立场,成为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

猜你喜欢
红色青少年政治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办公室政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