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宣传工作的探析

2022-11-14 06:26刘洁莹
活力 2022年11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信息工作

刘洁莹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成都 610101)

一、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

新媒体作为当下信息传播最主要的手段,其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我们常用的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将信息快速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从最开始的纸质逐渐发展到影像,最终形成现代网络媒体。

1.新媒体的特征与表现方式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手机、电脑等数字终端,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向受众进行双向传播,涵盖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QQ、微博、论坛、微信等。新媒体是一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它的信息量很大,包含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和超文本,传播手段具有共享和互动的特性,传播对象具有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传播途径具有便捷、虚拟和数字化的特征。新媒体是在互联网与手机通信技术支持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媒介,它具有推动信息公开、化解社会危机、促进社会互动、带动社会舆论等作用。

2.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介获取信息的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收集学生意见、汇聚学生力量,使互联网能够成为学生反映自己的诉求、学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公共舆论的主要平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要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前提下,构建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加强依法治国,构筑“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促进“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

二、探索新媒体在党建中的运用

1.弘扬社会正能量

必须积极树立新媒体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服务党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政治观念,充分发挥新媒体覆盖广泛、传播迅速、互动积极等优势,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理念,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坚定“四个自信”,加强民族团结,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政治意识形态的根基。

2.引导公众舆论

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网上舆论,及时发现对社会安定有不利影响的问题。对于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恶意炒作的新闻,要在强化对网民的监督的基础上,适时利用各类媒介准确引导社会舆论、淡化消极信息的传播,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永远占据舆论高地,在对热点问题、敏感问题进行引导的时候要掌握好时机和方法。

3.建立互动交流平台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表达诉求和反映问题的主要途径。新媒体建设是一条了解学生情况、聆听学生心声、解决学生烦恼的“快车道”。高校老师、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发挥新媒体优势,建立完善的互动渠道,与学生积极交流互动,不断密切校生关系及师生关系。

4.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在网络上,如果发现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和同学们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专题宣讲、解释说明等形式,对问题进行正面回答,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化解矛盾和心理障碍,使思想工作真正发挥作用。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宣传工作的现状

绝大多数高校党建宣传途径都是从纸质版的报刊逐步过渡到影像和各个网络媒体平台,将接受党建知识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其形式也变单一为多种,让党建宣传工作途径变得丰富起来。

1.党建宣传平台的过渡

正如人类进化解放了前肢使人从此站立起来行走一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党建宣传工作的渠道也得到了解放,并成功开辟了多种传播途径。在新媒体时代还没到来之前,人们获取一切官方信息几乎都源于各大报纸杂志,要自己花钱订购才可以拥有。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纸质版的宣传物料虽然存在,但是对于生活在新媒体快速成长时代的我们而言,纸质版宣传物料已然不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互联网发展衍生出来的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在很多平台会主动向平台使用者推送信息,这就从信息被动被人购买过渡到信息主动出现在读者眼前,这一过渡正是新媒体时代党建宣传工作的特征。

2.高校党建宣传平台种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网络平台的发展,党建宣传平台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运用最多的有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短视频平台等,例如:关注某个党建的微信公众号,它就会定时向读者推送当日或者历史上的今日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和党有关的事;微博通过热搜或关键词向用户推送相关的党建信息;一些短视频账号也会向用户推送和党有关的视频;等等。高校党建宣传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向使用者推送党的相关消息、文章,还可以向其推送和党相关的各类小视频,相比于之前只能在报纸杂志上阅读到的文字,网络媒体用更加生动丰富的形式传递给读者,在吸引读者兴趣的同时将党建宣传工作进行落实。

四、对学生党员的挑战

1.对学生党员的观念转变提出新挑战

新媒体平台所传递的信息十分丰富,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意识形态内容会对广大党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造成一定的冲击。学生党员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判断力和立场的不坚定,使得他们对错误的、不正确的信息有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刻意渗透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很容易造成党员党性的丧失,从而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对学生党员的行为变化提出新挑战

新媒体的虚拟环境给了广大党员平等交流学习、积极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让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个人失去自我意识,从而导致某些行为触碰道德底线。而且,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的交流平台,也让一些学生过于依赖虚拟的交流,缺乏了面对面的交流,导致他们在现实中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五、新媒体给党建宣传工作带来的优势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大大拓宽了高校党建宣传工作的渠道,让原本单一单调的宣传途径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不仅如此,网络平台的兴起也为党建宣传工作带来了优势,使得相关信息的来源更加及时,渠道更加宽广,同时也增添了互动性。

1.信息获取及时性

以前的信息传递需要人工的收集、文字的撰写、机器的印刷,最后再统一供应到市场等待人们购买,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等到信息印刷出来被人们读到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过去好久了。而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的便利,瞬间就可以把信息通过平台向用户进行传送,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2.获取渠道广泛性

相比于以前只能在报纸杂志上获取党的相关知识,如今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平台的兴起,有关于党建宣传工作开展的渠道越发宽广起来,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刊物。如今的宣传渠道早已将报纸杂志上的文字搬上荧幕,通过电视电脑进行宣传。而近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党建宣传工作的渠道变得更“微”、更“精”。“微”是指平台体积更加微小,一部手机就可以装得下,如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精”是指内容更加精简,相比于报纸杂志大篇幅的报道以及电视新闻长时间的播放,这些网络媒体App推送的相关文章或者视频更加简洁,化繁为简,直击重点。

3.信息分享互动性

以往通过报纸杂志进行党建宣传工作时,更多的是读者自己消化内容,能够与之讨论得最多是其家人朋友。而如今的网络平台所发布的相关党建文章或视频,基本开放留言功能。比如,阅读完一篇文章或者看完了一个视频可以和网友进行相互的讨论,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六、新媒体给党建宣传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拓宽了党建宣传工作的渠道,使得相关的党建知识、信息可以及时进行传播,另一方面也给党建宣传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1.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不同于要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编写印刷、出版社出版的纸质类信息,现代的网络媒体平台注册成本低,有的甚至不需要成本就可以轻松注册一个公众号或者账号,因此人们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这就会导致部分网络媒体平台或者个人所发布出来的相关党建内容质量各不相同,有的网络平台审核严谨,致力于将最前沿和正确的意识、思想传递给用户,而有的平台和个人则为了吸引关注度或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完善,导致发布出来的文章内容失之偏颇,进而误导民众。

2.信息内容枯燥乏味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党建宣传工作的渠道拓宽,传递信息的方式丰富起来,从单一的纸质类逐渐发展到各种网络平台,但是其文章的内容却缺乏新意,更多的是将相关文件或讲话直接截取或照搬而凑成的文章。其形式也单一,大多还是以报告、会议总结为主要宣传手段,使读者难以提起兴趣。加之很多文章忽略贴近人民群众、没有深入日常生活,导致读者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找不到契合点和共鸣点。

七、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加强党建宣传工作

互联网络、移动手机等新媒体已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根据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安排生活、产生观点、树立观念。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充分掌握新媒体的特点,运用新媒体来指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建设,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平台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抓住新媒体给党建宣传工作带来的便利,同时针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规避,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党建宣传工作。

1.加强党组织牵头作用

党建宣传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高校校领导组成的党总支首先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准确地将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传达下去,同时充分调动学校各个学院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党建宣传工作,激励全体党员师生做好示范,将党建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平台组织建设

鼓励创建学校及学院自己的公众号、微博账号以及短视频等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党建宣传工作。但要加强平台组织的建设,负责人和成员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均要定期参加学习培训,保证将上级党组织下发的文件、精神读懂吃透,进而准确地将信息传达下去。

3.加强信息内容的创新

党建宣传板块可以分成不同专题平台来吸引师生,如党史学习平台、红色专题平台、优秀党员事迹阅读平台等,师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进行知识的汲取。无论哪个平台,其内容都要进行创新,避免千篇一律,要结合学校特色、融入师生日常生活,还可以将文章做成图文并茂的形式,或者通过制作有趣的短视频进行宣传。

4.加强网络监测力度

新媒体的出现给了我们在网络上畅言的机会,每一位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加之平台注册成本低,很多人都可以随意注册,因此很容易出现极端分子在平台进行不恰当的留言或发表错误言论的文章。高校在注册网络平台的时候,无论是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还是其他平台,除了要有相应的平台管理措施,还要对其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错误的言论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在师生中引起不必要的骚乱,进而破坏党建宣传工作的正常进行。

5.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

一方面,高校可以与同类工作室进行合作,引进新的制片技术,把党的方针政策、党课的教学内容等编撰出来,用更具特色的形式,用更具感染力的手法,把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接受转变为积极探索和理解。另一方面,鼓励广大同学踊跃参加这类教育短片的创作,可以把校内类似的专业和校外的工作室联合起来,并组建一个专门的社团。通过联合办学,将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外先进技术与学校党建工作相融合,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工作负担,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

结 语

新媒体时代让手机、电脑等许多新兴产品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党建宣传工作要与时俱进,既要乘着新媒体的风将工作往前推,同时也要注意克服其中的困难,让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宣传工作的一把利器。高校各级党委要根据新媒体的特性,转变以往控制、灌输等单一的信息传播方法,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综合运用影音、文字、图片等方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党员教育思想对学生和老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而促使师生党员通过新媒体平台接受党员教育的内容,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总之,高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新媒体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把握新媒体阵地的主动权,让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师生党员。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信息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选工作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