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研究

2022-11-14 06:26王兆军
活力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智能

王兆军

(大庆市德宏祥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大庆 163316)

引 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在财务和税务领域的成功试水,使“智能财务”成为热门词汇。企业加强智能财务建设,能够实现对现有财务系统的有效补充,优化整体流程,促进财务规划、资本规划的优化;能够释放人的创造力,提高大容量数据、高频交易处理的运行效率,利用自动执行流程帮助企业释放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控制管理成本;能够加强数据分析,提高决策能力,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由此可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建设智能财务已经成为企业创新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在引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系统规划,导致智能财务体系建设不规范,财务管理缺乏效率,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加强创新管理,积极推动智能财务的规划和建设。

一、智能财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智能财务建设缺乏准确定位

当前,一些企业对于智能财务的发展缺乏准确的认知,导致在内部改革中没有形成准确的定位,影响了智能财务建设结果。例如:一些企业在智能财务建设中制定的标准规范不够科学、统一,信息化、智能化推进成果不够显著,对于财务管理、业务提升方面的效益自然也就不够突出,导致企业决策层对于需要从资金、人才等方面推动智能财务建设这一决策认识不足或接受度不够,自然难以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做出规划与指导;一些企业缺乏对自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忽视智能财务发展的意义所在,导致创新发展难以推进;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对于智能财务建设缺乏挑战和冒险精神,尤其是在一些失败的案例面前产生畏难情绪,在智能财务建设中举棋不定,无法制定系统的发展决策;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虽然对智能财务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无法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开展智能化改革,导致智能财务的建设更多是对技术的革新,缺乏整体的推进和构建,影响了智能财务系统建设的效果,影响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降低了智能财务的实际应用效果。

(二)智能财务系统架构不完善

企业在智能财务系统架构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财务系统功能、性能不足。目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多数企业在财务上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建设,但是由于系统功能不完善,离智能财务的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一些系统的自动对账功能不完善,导致人工重复性的操作较多,其中一些问题被延续到核算、报表系统之中而无法发现,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果。

第二,智能化系统集成不足。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中对接口连通没有实现统一,导致财务信息数据无法自动对接、流转,并在核算、报表、税务、预算之间失去了联动功能,难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影响了财务报表的质量。同时,平台对信息的处理不科学,财务数据无法及时、准确地实现处理、呈现,影响了财务管理对业务经营指导与决策的有效支持。

第三,基础标准有待提升。智能财务系统无法对不同口径间数据进行自动转换,数据的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其相对分散,难以实现集中整合,弱化了财务数据的价值,影响了企业提升业务水平和实现业财融合的需要。

(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不足

在企业建设智能财务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现状,根据企业财务管理需要调整工作重点和难点,实现职能转型。财务人员需要利用财务智能技术预测财务市场的走势,为决策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还需要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在业财融合中发挥作用。但是,当前企业缺乏能够适应智能财务管理体系的人才,缺乏专业人才,使得智能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后续服务保障体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自然也难以满足企业业务发展对财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随着经济社会高速的发展,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传统财务会计人员供过于求,但能够熟练灵活运用智能技术,能够利用财务数据进行企业决策分析的管理财务人才却严重不足。从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看,企业对于智能财务人才的培养缺乏规划。随着企业扩张而引进和储备的大量财务人员,更多的是在进行重复性核算、制作报表,缺乏在智能财务管理中接受锻炼,同时也没有精力参加专业的培训和决策分析训练。因此,企业必须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调整,为智能财务建设提供保障。

(四)智能财务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第一,在智能财务发展的趋势下,有些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能站在宏观发展的高度,充分涉及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导致智能财务建设缺乏制度依据。第二,有些企业无法应对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导致智能财务体系建设无法及时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有些企业完全照搬集团的智能财务建设方案,没有根据自身行业性质、生产经营特点、地域特点对其进行转化,生搬硬套,导致执行成本高或无法顺利执行。第四,有些企业在智能财务制度建设中存在分工不明确、权限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业务流程不完整,输出结果不明确,与预算控制、检查考核等工作衔接不畅,影响了企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智能财务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明确智能财务发展定位

明确智能财务发展定位是企业推动财务改革的前提。企业管理者应转变思想认识,根据战略发展需要设计智能财务目标,明确智能财务发展的意义,明确改革发展方向。具体如下。

第一,明确智能财务发展目标。在智能财务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致力于建立同一标准、同一来源、技术领先、多种应用的财务系统,建立财务一体化平台,确保财务工作能够对前端业务提供有效支撑,也能够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支持。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即搭建智能财务平台,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提高财务的管控和价值创造能力;完善会计体系,推动预算管理机制的优化,支持绩效考核和精细管理,完善风险管控体系,规范财务资金业务,减少财务风险,支撑企业的战略决策与运营管理。另一方面,企业要明确系统平台建设目标,即运用智能技术建成高效率、可视化、自动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财务数据共享中心,引入财务分析模型,形成智能财务管理系统。

第二,明确智能财务发展意义。企业管理者应坚持与时俱进,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对智能财务建设的认识。对于企业而言,对传统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改革,构建智能财务体系,有利于强化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支撑,提升资本运作、资金统筹、税务筹划及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企业高效发展;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汇总与积累,深挖财务信息价值,支持企业的发展决策;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对财务风险、业务风险及时预警,促使管理者做出规避风险的措施,确保企业的良性运转;有利于财务业务精细化水平,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企业内部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

(二)完善智能财务系统架构

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应不断完善智能财务系统架构、优化业务流程,确保财务工作能够以零错误率被执行,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完善智能财务系统架构,有利于企业财务数据的搜索和检索、收集和整合。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映射、验证,以及错误的分析和识别,并且整理和分析有规律的非结构数据,形成数据资源;能够接受数据的录入和记录,及时归档元数据和信息;能够自动核算,并基于规则分析报告和输出,为决策提供依据;能够实现财务数据审查和工作流的分配,以及任务分配、交接处理;能够实现财务数据迁移和测试,自动收集数据,计算、汇总并生成格式化报表,为企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系统功能能够看出智能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加强规划,实现系统的有效架构。首先,注重前台数据的接入。企业应引入智能财务技术,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接入前台数据,形成财务门户,以之作为用户统一登录的入口和平台。这样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录入,形成数据资源,为会计处理、生成财务报表做准备。其次,搭建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转换。为实现信息共享,保证信息传递的效率,企业在搭建智能财务系统的过程中应利用统一的规则对信息进行转换,确保数据前后一致,同时对企业财务管理掌握进行建设,完善管理流程,提高系统自动化处理水平,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最后,注重后台管理运用。后台是一个成熟的功能模块,实现企业标准规范的财务管理。企业加强后台管理,能够形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承载企业综合统计信息的采集汇总,落实财务数据治理的成果,确保智能财务系统的高效运转。

(三)加强智能财务人才培养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实现智能财务建设的重要保障。智能财务不仅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转型的要求,也对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提升和发展形成了驱动力。基于此,企业在智能财务建设中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安排、培养和引进,保证人力资源的有效支持。

第一,加强前期规划,做好财务人员的安排和培养。财务人员是推进企业智能财务发展的主体,只有推动财务人员转型,提高其适应能力,才能够有效落实财务工作。因此,企业应针对财务人员展开综合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应积极建立财务各层级人员梯队,形成内部财务人员上升通道,制订并落实分阶段培养计划,确保其能够融入智能财务管理体系,发挥专业优势。第二,加强考评监督,提升智能财务的管理水平。在智能财务工作中,应积极培养基本功扎实的财务人员,利用专业人员实现财务管理、实物资产管理、财务运营分析工作,以及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在人员培训中,企业应结合智能财务建设的需要,针对财务人员制订职业发展通道规划,根据各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完善定期轮岗管理机制,促进战略财务、共享财务、基层财务之间的人才流动机制。第三,注重系统维护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保证智能财务系统的有效运行。企业应组织经验丰富的高级信息化人才构成系统管理维护团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企业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充实自身的人才管理体系,并在咨询、技术方面获得支持,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保证企业智能财务的有效发展。

(四)优化智能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在智能财务建设中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根据智能财务建设要求,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第一,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智能财务管理中,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的安全,包括物理、网络、系统、应用和数据等多个方面的安全。因此,针对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智能财务系统建设中,企业应完善基础设施,并利用强制身份鉴别、数据加密、完整性保护等技术对信息进行保护,规范用户操作;完善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规范,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支持部署防火墙保护,以保证数据安全,确保财务工作的有序运行。第二,加强财务规范建设。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业务板块众多,业务规模较大,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因此在业财融合方面,无法做到协调一致、共同推进,所以企业在智能财务建设中加强标准化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企业可以以财务为基础向业务进行延伸,财务的标准是业务系统建设的依据。因此,大力推进财务标准化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将财务标准化工作持续地完善下去。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利用系统平台构建统一标准,并利用内部管理机制推动规范的落实。第三,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智能财务的发展需要明确制度,编制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系统功能操作手册,内容包括会计政策、会计科目、核算标准、稽核规则、数据标准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办法,遵循信息化管理规范。只有系统的规范才能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确保智能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符合企业制度流程。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对智能财务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对系统中涉及的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规范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整改,以保证企业智能财务工作的有效运行。

结 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智能财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在这一趋势下应立足于自身实际,紧跟时代脚步,加强改革创新,明确智能财务的发展定位,不断完善智能财务的系统架构,加强智能财务人才的培养,促进智能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努力建设高水平、智能化的财务系统,实现自身的高效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智能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智能烹饪机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超智能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