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2-11-14 06:26桑永瑞
活力 2022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考核监督

桑永瑞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 230031)

引 言

现阶段,国家对企业的不断改革和优化,促进了国企内部干部管理制度的逐渐优化和完善,也使企业内部的各类干部人员发挥出了最大的功效和作用。为了能够使企业内部的干部及领导更加重视健康发展理念,并且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必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地去探讨和论述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重要作用及决定因素,从根本上使国企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的实用性人才,使得企业内部的干部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都能够保持积极性,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创新发展模式,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和论述。

一、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国企干部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诸多行业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学习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制度及内部发展战略上凸显了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十分不利于自身企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更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究其根本,主要还是国有企业内部缺乏了完善并健全的干部管理体系,因为干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国有企业的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国有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干部管理制度,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发展的脚步,也阻碍了创新改革的变化。根据相关学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影响我国总体经济及国企发展和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国企干部管理制度,部分国企没有真正认识到进行国企干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国有企业,只要是想持续性地健康发展和优化,就必须确立精细的国企干部管理体制,只有从心里认识到进行国企干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才能够真正满足国有企业发展及创新的需求,才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干部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另外,不同岗位上的干部也要对自身的职责有清晰的认知,无论是哪个岗位,都应该提升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对干部进行选拔时,也不能单单依靠学历或性格来决定,必须认真考察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其处理各类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这些方面入手确立职位专业。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也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国有企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我国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现状

(一)相关培训模式有待创新

一直以来,对国有企业干部的筛选及管理都遵循传统方式进行,并且持续受到了传统思想和传统培训方式的影响,所以在对国有企业干部进行管理和培训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还是采取授课的方式,缺乏了较为新颖的管理模式和培训方式,也导致了很多企业干部或领导对传统的授课方式产生了厌倦,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对国有企业干部进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使得企业干部能够自主地对相关经济及社会上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无论是相应的企业干部理论知识,还是企业干部所进行的实操专业知识,都需要用心并乐观地去学习,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变,提升培训方式的创新力度,从而使得国有企业在经营时,能够将干部自身所储备的知识及能力发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当中。对于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来说,依然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并创新一些新的干部培训方式,如运用场景模拟、实战演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去带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强化培训目标,加强培训力度。

(二)干部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在加强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国企对内部人员的监督和控制力度还较为薄弱,尤其是对国企干部来说。其中,对相关人员的监督及管理力度薄弱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去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从而忽略了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工作,造成这个现象的关键是国企干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企业对干部的管理力度也十分欠缺。这个问题也是国企发展中的难题,很多研究人员都在努力探寻提升国企干部管理工作的力度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探索更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干部是企业的核心工作人员,也是带领整个企业进行工作和规划的重要人物,有时会因为权力的原因导致无法对国企干部进行管理,并且不能真正对国企干部进行实质上的监督和控制。由于国企中的干部是企业的“主心骨”,所以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对干部的监督力度需要不断加强。

(三)国企干部的思想容易出现波动

国有企业的发展象征着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且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所背负的压力和动力都比较大,这样的现象也导致国有企业干部容易出现浮躁的性格特点,而且在行为和思想上都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在出现一些问题或事故时,很多国企干部很容易受到思想上的刺激,从而在思想上出现漂浮不定的波动。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来说,很多国有企业的相关制度都比较完善,这也是经过了许多年的沉淀和总结而产生的。因此,制度上的完善和国家发展的动态目标促使企业突飞猛进的进步,从而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他们的思想和认知并没有完全成熟,而且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相关制度的确立没有清晰的认知,这导致他们只从自身出发,与企业的发展发生冲突,最终影响他们的思想,这样的现象也十分不利于国有企业干部的能力输出,甚至十分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水平。

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对策

(一)对干部的管理工作要贯彻党的“初心使命”的理念

国有企业的干部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干部,国有企业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国家资产来源的关键渠道,也是象征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标杆。所以,国有企业的干部身上不但肩负着企业发展的使命,而且肩负着国家所赋予的使命和职责,因此国有企业干部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时刻贯彻从党出发的理念。将党和国家的信任和使命交托于国企干部,使得国企干部能够时刻将国家的利益和标准放在首位,其依靠的也是国家的力量和资产。因此,使国企干部认识到党和国家的重要性是进行国企干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而且,在进行国有企业的干部选举时,要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及信任放在首位进行考核,看相关干部投入实际工作之后能否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国有企业的干部应该处于正确的政治立场,将以国家的利益为核心的理念贯彻到自身所执行的实际工作和任务中,国有企业既要培养干部的责任感,又要培养干部的使命感。

(二)创新干部培训方式

在进行国企干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待不同的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培训模式,还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之后确立最终的干部培养方式。另外,在培训内容上,还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要时刻融入国家的最新发展理念和纲领,在内容上要不断地改善和优化,在总体上要提升干部培养模式的创新水平,使得国企干部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新的培训方式,及时了解国家的新政策和新理念。除了要更新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还要积极丰富培训内容,为国家新时代的发展储备更多的知识型人才,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相关领导和干部学习更多的知识。

为了能够使国企干部具备较好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相关培训方式进行拓展,融入一些学习之外的活动和教学,增加教学及模拟方式,从而促进国企干部领导能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这种培养方式的创新还需要定期定时地进行,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国有企业干部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加强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改革优化。

(三)完善干部考核机制

要考核国企干部管理工作的成果,以及国企干部对相关知识和理念的掌握程度,就像学生的考试一样,必要的考核工作能够提升国企干部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认知,因此必须有完善的考核机制来保障对企业干部考核的顺利进行。在此之前,需要相关人员对整个考核机制进行研究和确定,从对干部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入手,确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全方位地对企业干部领导进行绩效考核。这样的工作也能够促进并提升国有企业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对自身的认知水平。并且,完善考核机制符合国家对人才的筛选要求,从而使那些真正具有专业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人投入国企发展中,也不断地磨炼其自身的毅力和魄力,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在考核时,还要融入党和国家的主要发展战略和思想知识,结合计算机模拟动态考核,使得企业干部能够及时学习国家的最新动态。提高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质量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不断对干部进行培训和考核。

(四)不断强化干部监督力度

无论是权力的限制,还是国有企业发展目标的繁多,都不是减弱对企业干部进行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的缘由,因此不断地强化对企业干部的管控力度和监督力度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工作,也是影响着整个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想让国有企业的干部能够更好地尽职尽责,发挥自身的工作能力,就必须完善对企业干部的监管制度,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力度。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对企业内部的各类干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遇到问题时要及时汇报并处理,从而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状态,也促进企业干部能够树立公正、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另外,相关监督小组必须具备相关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保证持续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工作,为自身的监督结果负责,而且这种监督体制必须贯穿所有的国有企业中,要切实完成相关督查任务。

(五)明确发展战略和资源规划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进,我国各类行业的市场及国外市场都在动态地变化,每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都是动态性的,并且国有企业也是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因此在国有企业内部干部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国家的动态发展目标,以及资源规划体制,要制定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改革目标,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的体制系统也要随着国家目标的改变而改变。总而言之,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依据国家发展目标和人力资源规划进行有效调整和变更,使得与职位相匹配的人员能够切实发挥自身的能力。相关岗位所安置的干部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动态变化,因此在进行人员管控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明确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对每一项工作的进行,以及职位的安排都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让国家人力资源战略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让国有企业干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责和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增强对国有企业干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明确国家的发展目标。

结 语

国企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企业,并且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是能够体现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格局拓展的关键发展要素。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更加需要国有企业去接受更多的挑战,带动小企业及各类私有企业齐头并进。如果想要使国企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必须重视国有企业内部对相关干部的管理工作,只有抓住了企业干部的核心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整个企业更加精准化地发展,进行标准化的转变,从而使得企业内部人员能够各尽其责、分工协作。并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也能够通过高效的干部管理工作及时认清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有效解决。企业相关人员必须认清自己所在的岗位,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和约束。国有企业要通过对干部的管理促进国企内部产生更多的人才,从而为国家的发展蓄力,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考核监督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什么是四个监督?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