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连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2-11-14 03:02焦朝霞
对外经贸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连市服务业贸易

焦朝霞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在全球的地位愈发突显。近年来,我国积极主动扩大服务业开放,开展服务贸易试点,不断探索有关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机制、政策措施以及开放路径,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贸易额已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大连是中国首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全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知名会展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进出口规模发展至近百亿美元水平,新时期,大连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充满机遇。

一、大连市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自“十三五”以来,大连市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随着数字技术及智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连市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逐步增长,占比不断提高,而旅游和建筑等传统产业的进出口占比明显下降。以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和金融服务为代表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不断增长,已逐步成为拉动大连服务贸易增长的新引擎。金融、物流、文旅、商贸等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升。此外,服务外包产业的日新月异也极大促进了企业业务转型升级、跨界融合,不断拓宽业务新领域、新模式。

(一)服务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主力

2019 年上半年,大连市规上服务业运行态势稳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693.8 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加快0.6 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2.9 个百分点、沈阳4 个百分点。对全省贡献突出,领头羊地位稳固。从单位数看,全市规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共1482 家,占全省比重为37.5%,比沈阳多494 家,居全省各市首位;从营业收入看,全市规上服务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3.8 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6.6%,居全省各市首位;从贡献率看,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4.1%,高于沈阳25 个百分点。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大连市加快服务业动能转换,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步伐,港航物流、金融保险、旅游等较快增长,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9 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最高,同比增长12.3%;其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8.1%;其他五个增长的行业门类增速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2%,文体和娱乐业5.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1.0%,卫生和社会工作业0.5%。下降的两个行业门类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下降8.5%,教育同比下降2.9%。

(三)对外劳务走在全国前列

大连外派劳务在全国起步早、规模大,是全国对外劳务标杆城市之一。据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累计派出劳务人员38 万人次,劳务收入总额为32 亿美元,在全国排名前列。目前,外派市场分布在日本、新加坡、韩国、俄罗斯、德国等多个国家。

二、大连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一)贸易试点不断深入

2006 年8 月,大连市成为我国第一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16 年1 月,大连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搭建“单一窗口”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智能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培育软件服务外包出口的独特优势。2017 年3 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经国务院批复成立,大连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先行先试”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为重点的各项“放管服”改革措施,鼓励服务贸易优先发展,促进包含金融保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20 年8 月,大连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断探索服务贸易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把服务贸易发展到新的高度,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在稳定外贸和外商投资中的作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对外交流平台优化

大连市积极打造服务贸易交流平台,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各种展会不断涌现,不断加快服务业自主开放力度。自2003 年大连承办唯一的国家级软件展会中国软交会以来,平均每届展会上有10 个以上国际参展团组、20 个以上省市展团、600 家以上参展企业亮相展场,成为名副其实的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交流合作平台。2019年起软交会更名数交会,更好地深化国内外数字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不断催生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2020 年中日(大连)博览会通过举办高质量中日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为双方在生命安全、金融、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三)数字贸易成长快速

近年来,大连数字贸易增长快速,跨境电商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大连高新区是国家级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也是中国(大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雄厚的数字技术产业实力,年出口总额超18 亿美元,已建成天呈跨境电商数字服务平台,正在加快建设链接东北亚、中日韩及中欧的数字物流贸易国际合作枢纽。2020 年京东外贸综合体暨跨境电商区域总部项目落户大连。数字内容服务出口迅速扩大,2019 年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1 亿美元,执行金额16.3 亿美元。截至2021 年2 月,高新区和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汇集软件企业3000 多家,从业人员20 余万,产值超过千亿规模;一批重点企业规模呈现快速扩张态势,埃森哲、文思海辉从业人员规模超过10000 人;华信、IBM、东软等10 余家企业年业务收入超10 亿元。随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连服务外包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三、大连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服务贸易规模有待提升

近年来,大连市服务贸易总体规模虽然上升比较平稳,但由于起步较晚,在总量上跟其他城市相比要小很多。2020 年前7 个月,大连服务贸易累计出口额为10.81 亿美元,与同期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城市的差距较大。2020 年大连前7 个月出口总额为933.9 亿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只占出口总额的1.16%。

(二)现代服务业引进外资有待提高

大连市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但大连现代服务业的外资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还很低。2020 年,大连服务业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为5.05 亿元。从行业细分上来看,大连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也比较明显。近年来,大连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趋势不稳定,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呈平稳增长趋势的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呈小幅下降趋势的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余服务行业实际利用外资均呈缓慢上升趋势。

(三)新兴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有待提升

目前,世界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贸易额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知识、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贸易额所占比重逐步提高。近年来,传统行业在大连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超过70%,而新兴服务产业比重却比较低。一是细分行业中有的行业进口额比出口额要高出很多,其产业规模及发展水平落后于大连经济发展。二是金融、科技等部分领域发展动力有待加强。

四、大连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优化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比重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大连市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不断开拓沿线国家市场,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以及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和创新相关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政策体系、促进机制和监管制度。大连市要鼓励服务企业加快“走出去”,依托政府相关政策,抢占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的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大连市要不断优化贸易结构,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具体包括技术贸易、工业设计、仓储物流、金融保险、广告会展和安装维修等,提高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作用,进而推动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大连对外贸易结构。

(二)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增强外资吸引力

大连服务业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而增强服务贸易的外资吸引力。一要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健全相关服务机制,提高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的服务保障,加强风险预警防范,促进外商投资,同时扩大中小服务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规模,加强信用担保等。二要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提升服务贸易的外资吸引力。服务贸易企业要扩大招商规模,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借鉴成功商业模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三)重点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促进产业融合

一是优化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传统服务业要不断强化创新和丰富服务供给能力,重点提升健康、养老、育幼、体育、家政、物业、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现代服务贸易则要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物流、商贸、文旅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科技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发挥大连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新高地的作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借助港口资源优势、航线优势及多年海铁联运经验,协同周边港口,全力推进联运通道建设。打通以大连为起点贯穿北冰洋的“冰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加强交通运输、现代金融、商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猜你喜欢
大连市服务业贸易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贸易统计
Book6 Module1 Small Talk Teaching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