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语境下出版学科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进路探讨

2022-11-15 23:47邓香莲左佳张卫
出版广角 2022年17期
关键词:出版学华东师范大学文科

邓香莲?左佳?张卫

【摘要】出版学科属于典型的应用文科。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对当前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反思,探讨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化进路,无疑对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出版学科为例,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出版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新文科语境下出版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化进路,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锚准学科定位发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卓越出版人才培养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关  键  词】新文科建设;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邓香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传播学院);左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传播学院);张卫,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4;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7.007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突出特点是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在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洞察力、思维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1]。

出版学科属于典型的应用文科,在为出版行业培养和输送复合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对当前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反思,探讨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化进路,无疑对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文科语境下的出版学科人才培养

“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在新文科语境下,要切实提高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水平,首先有必要把握好新文科建设对出版学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此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和关键。

1.新文科建设:为何“新”与“新”在哪

爱德华·威尔逊曾经在《知识大融通》中阐释了科学与人文统一的价值。从中世纪到启蒙运动再到现代性的产生,知识生产的专门化促进了学科体系的建构,理性与规范在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引的同时,也难免固化了知识生产的范式与通路。学科体系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日益沉淀为一种文化,体现出一种制度性的权力[2]。这是学科体制既有的症结。在新形势下,伴随着新技术的更新迭代和新兴产业的急剧变革,人文学科如何发挥既有优势、突破自身局限实现更好的发展,成了传统人文学科审视自身的直接诱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3]。如何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建设更加开放、深刻的人文社会科学,已经成为新文科发挥时代价值的重要议题。

《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时期的文科建设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新要求。其一,要坚持一个共识,以融合发展为抓手,呼唤学科创新。新文科的核心本质是学科大融合,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部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形成的文理融合[4],更包括文科发展对技术融合的积极回应,鼓励打破单一的知识生产模式,开展多向度的融合建设。其二,要坚持一个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尊重规律,立足国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其三,要坚持一项任务,以专业优化为举措,构建世界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学科基础性建设,推动模式创新。在跨学科的视域下,科学凝练核心课程,并构建起以核心课程为基础,以相关课程为支撑的通识课程体系[5]。这对新形势下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2.新文科建设对出版学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技术融合、文化融合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深化发展,加之技术革命促成的“新全球化”的到来,使得我国处于一种全新的国际语境[6]。这也将出版行业置于全新的媒介场域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国家、社会和行业发展对卓越创新出版人才的需求不断迭代演进,出版学科有必要乘着新文科建设的东风,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进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事实上,从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到大力推进,从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的评估到《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再到《关于加快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推进,出版业一直在融合发展的路上探索前行。这需要持续输入卓越创新出版人才给予支撑,更与新文科建设的本质不谋而合。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秉持融合发展的理念,善用跨学科的成熟理论,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7]。在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现实国情,强化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体现跨学科思维,加强产教融合,适当引入技术应用类课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养成教育方案,培养具有出版情怀和理想、富有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精神的卓越创新出版人才,为建强出版学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出版强国贡献力量。

二、当前出版学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出版工作涵盖人类文明传承的各个领域,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吸聚各學科领域的优秀人才。目前全国办有出版学科的各层次院校有80家左右,在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夯实专业人才培养基石的基础上,各院校有必要基于自身定位,积极探索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行业输送高质量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植根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和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双一流”A类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加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实时调整优化出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用人单位社会评价机制,实时动态把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为全育人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撑。本研究就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管窥当前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现状,以期为整个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1.当前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特点

2022年3—5月,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先是对2010届—2021届的毕业生做了抽样问卷调研,共回收毕业生问卷119份,然后对用人单位进行了抽样问卷调研,共回收用人单位问卷43份。接受调研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代表均需要根据问卷要求作答,问卷根据答案选项设置评分,等级为1分、2分、3分、4分、5分,最终结果取均分。学院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特点与不足,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1)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清晰:夯实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根基

用人单位对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各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整体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见表1)。可以看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一方面,依托学校扎实的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新闻传播大类课程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能接受更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熏陶,拥有更加丰富的人文积淀。另一方面,依托传播学院的专业师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呈现系统化、完整性的特点,知识传授不仅涵盖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辑、出版、营销发行等各个环节,也充分考虑到媒体融合发展对出版业的影响,开设有《数字出版导论》《新媒體技术基础》《网络与电子出版实务》《有声读物制作基础》等适应出版融合发展需求的跨媒介技术维度课程体系,全面夯实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根基,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创意思维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学以致用,适应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人才毕业要求比较明确:坚持意识形态引领,坚守出版底线原则

在“明德乐群”“身心健康”“国际视野”三方面,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均相对较高(见表2)。“明德乐群”主要是指毕业生应具备法治意识和理想信念,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坚持文化传承。出版是文化传播工作,承担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任务。因此,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坚守出版红线,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人才。

(3)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管齐下

在课程体系方面,毕业学生对课程设置、融合创新、实践教学和定期评价方面的评价较高(见表3)。这说明华东师范大学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打造过程中,课程设置比较合理,课程体系较好地适应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其中融入了本专业领域最新的前沿动态,毕业生能较好地适应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与此同时,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从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维度展开,均设置了不同阶段的实践标准和要求,与理论学习相配合,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总体来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重师德,强能力

毕业学生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给出了比较高的评价(见表4)。师资队伍是推进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出版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本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具有较强的立德树人意识,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与职业规范。在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均拥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以智能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具备较高的学业指导能力和意愿,能够满足学生知识跃升和长远发展的需求。总体来看,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水平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2.当前出版学科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

虽然总体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培养单位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评价较高,但也反映出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尚需拓宽国际视野,大力推进产教融合

本专业的实践活动设置总体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相比之下,毕业生对生涯发展类活动、“全球胜任力”活动和创新创业类活动的满意度相对偏低。生涯发展类活动包括在校学业职业规划指导、优质出版单位或相关新媒体公司参访或职业体验活动等;“全球胜任力”活动包括邀请国际组织、留学机构、境外留学人员举办讲座、交流活动等;创新创业类活动包括参加学科讲座、学科竞赛、跨学科交流、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等。由图1可以看出,学生们对生涯发展类活动、“全球胜任力”活动、创新创业类活动尚怀有较高的期待。

与上述期待相对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认为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为扩宽学科视野,提高全媒体传播能力和全球胜任力,毕业生希望新增设的课程包括“大数据相关课程”“新媒体课程”“短视频相关课程”“互联网算法推荐机制”“国际交流课程”“就业指导类课程”,等等(见表6)。另外,用人单位还希望“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发展对接”。可见,加强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双方共同的诉求。

(2)就业方面:加强产学互动,优化人才推荐机制

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须优秀人才的支撑。为了吸聚到符合本单位用人需求的卓越创新出版人才,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加强产学互动,希望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服务,如“提前安排毕业生在本单位实习”“提前主动向本单位推荐毕业生”“提前在学校发布本单位的用人信息”,等等(见图2)。可见,培养单位需要准确把握好行业的用人需求现状,科学研判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以“订单思维”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用人单位提供精准的人才对接服务。与此同时,双方需要加强协作,建立实习就业联动机制,根据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高效推荐适配人才,既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也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三、新文科语境下出版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化进路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锚准学科定位发力。出版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正确的出版政治意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未来,出版学科应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卓越出版人才培养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科将坚持“育人、文明、发展”三大核心使命,秉承“博雅学识”与“适用技术”协同发展的原则,培养具备“明德乐群、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国际视野、反思探究、持续发展”核心素养,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心系人类文明进步,能适应编辑出版业业态变化发展,积极探索引领编辑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卓越人才。

一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观教育成效,培养更多能适应新时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出版人才。上海是党的出版事业诞生地,依托韬奋纪念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等丰富的紅色出版资源,出版学科将进一步创新实训课程机制,推进主题出版调研,深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观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涵育学生推动出版事业进步的责任意识、使命担当和情怀理想,以专业素养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要求,体现全球视野与中国立场。

二是打造“卓越编辑出版人才培养金字塔课程体系2.0”。出版学科需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促进学科交叉融通,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反思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全媒体传播能力,提升学生立足于出版业实际、解决出版业现实问题的能力。专业将以博促专,建构底宽顶尖的金字塔知识体系,通过卓越创新实践等促进学生文理渗透、融通知识、夯实基础,不断完善“复合型+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与美国佩斯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效,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卓越出版人才。

三是充分发挥国家新闻出版署“高质量建设智库”——上海出版研究院卓越学术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用紧密协同。瞄准新形势下出版行业的需求,强化出版学科整合力量和资源的主动性,建立专业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实习实践推荐机制,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出版学科将积极利用上海丰富的出版资源与华东师范大学的“编辑出版人”资源,广泛形成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为卓越出版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支撑。

四是持续推进国际化卓越出版人才的培养,提高出版人才的全球胜任力和竞争力,提升出版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出版学科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大力推进全英文专业课程、双语课程的建设,加强国际化教学资源(含师资、课程和讲座等等)整合;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国际性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要求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运用“专业+外语”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分析、解决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全媒体传播能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涵育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卓越出版人才。

出版学科的发展与新文科建设的精髓相契合。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探讨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对推进出版学科建设、深化新文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分析探讨当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优化进路,难免存在片面性。笔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同行交流互鉴,以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冯淑娟,阎亚军.“新文科”建设赋能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EB/OL].(2022-08-07)[2022-09-01]. https://m.gmw.cn/baijia/2022-08/07/35937753.html.

[2]崔延强,权培培. 大学学科的现代性问题及其超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2):73-80.

[3]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6-05-17)[2022-09-08]. http://www.gov.cn/xinwen/2016-05/17/content_5074162.htm.

[4]张文晋.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S2):88-90.

[5]权培培,段禹,崔延强. 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80-290.

[6]李建伟,董彦君.“新文科”框架下编辑出版学专业发展指向[J]. 出版广角,2020(16):28-30.

[7]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2020-11-03)[2022-09-08].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猜你喜欢
出版学华东师范大学文科
“绿色碳科学”专辑编委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年总目次(总第221—226 期)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出版学的学科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总目次(总第173-178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