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优化方法论述

2022-11-16 13:03周欣蕊李天雨王冰聪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试剂农药农产品

周欣蕊,吕 卓,李天雨,王冰聪

(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吉林长春 130000)

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保障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特色农产品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有所增加,这为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优化快速检测技术,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可以提升检测有效性,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提升市场经济效益,为人们输出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1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阐述

特色农产品由于季节性明显及保质期较短等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保障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确保农产品各项数据在食品安全指标范围内。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关联物联网和大数据系统,通过免疫以及识别图像等方式检测产品各项数据,其具有检测效率高、精度准等特点。检测过程中,可以针对特色农产品的不同指标进行检测,采集数据过程简便、检测方式智能高效、兼容性较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例如,我国农科院发明的检测技术,通过利用测试条,可以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各类农药残留量,应用图像识别技术,构建检测条数据上传平台,只需将试纸条放置在平台中,可快速获得检测数据,检测效率较高[1]。

2 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2.1 快速检测的原理分析

特色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为避免对农作物造成影响,会对农作物进行喷洒农药处理,如果在短时间内农药未分解,则会在农作物上残留,一些有毒物质会附着在瓜果蔬菜中。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是获取农产品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药物水解后通过使用显色剂观察其变色情况,分析光度计检测数据,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查验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检测大批量的农产品,工作效率较高,能为农产品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2.2 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检测特色农产品的技术方式有多种,其中被广泛使用的是酶抑制方法,其操作便捷,使用较低的成本即可达到检测目的,通过检测农产品微量元素,可以获取其生物反应,适应性较高,是很多检测单位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此方法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测操作,农产品在送到实验室后,仅需极短时间即可获得检测数据,检测精度较高,能检测出特色农产品中少量的农药残留含量,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2]。

3 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危害分析

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特色农产品如果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安全风险,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对人们生命安全带来损害。因此,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管理十分必要。

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危害如下。①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特色农产品在种植时会喷洒农药抑制虫害,如农药使用量超出标准,会导致农产品的表面附着污染物及化学药品,检测过程中如未能发现这些问题,人们在购买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神经痉挛或坏死等问题,引发神经性疾病,甚至会引发病毒病变,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3]。②影响人们的肝脏系统。近年来,市场对特色农产品的供需量有所增加,农产品的种类较繁杂,会带来很多病虫害问题。部分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了解较少,在出现病虫害时过量使用农药,导致产品质量及产量受到影响。人们在使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时,可能会引发肝脏系统疾病,如一些人本身患有基础性疾病,可能会导致肝脏坏死或肿大等问题,甚至会引发死亡。

4 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4.1 注意检测试剂的调配问题

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检测步骤操作。检测试剂按照配比配制后需在0 ~5 ℃冷藏保存,一般情况下,试剂保质期为2 周。部分检测试剂需冷冻保存,保质期一般为12 ~18 个月。配制完毕的试剂需参照容量瓶使用方式对缓冲液进行定容处理,配制时需按照试剂说明操作,不同试剂应分开放置,避免交叉污染。使用不同的试剂时,应及时更换移液枪枪头,不可重复使用。在配制试剂后需摇匀,避免缓冲液的浓度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准确配制显色剂和酶粉等,采用加热方式,快速溶解缓冲物质,对于已吸出试剂不可再次打入瓶中。配制完毕的试剂需从冷藏环境移到室温环境,确保使用时获取的数据准确无误。

4.2 注意样品的制备问题

检测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过程中,需剪取农产品样品,注意不能将产品裁剪得过于碎小,一般情况下,将产品剪成1 cm 的正方形碎片即可。检测过程中需保证试剂在保质期内,将待检测的农产品样品滴入缓冲液,并摇晃1 ~2 min 后,参照试剂盒说明书吸取检测液,此时需注意摇晃的时间要充分,如时间过短部分物质无法被溶解到缓冲液中。在缓冲液内加入显色剂及酶液,均匀摇晃,在农产品样品中滴入显色剂和酶液,进行同一操作,使酶促反应的活性达到最大值[3]。

5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探究分析

5.1 酶抑制技术

在检测农药残留时,酶抑制方法利用在特定温度环境中检测农药抑制胆碱酯酶作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从而检测农产品是否有药物残留。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操作简单便捷,使用酶来催化乙酰胆碱,根据检测过程中产生的黄色物质,判断农产品农药残留是否达标。此检测方式,可以在30 min 内获得检测结果,应用国产速测设备即可达到检测目的,是现阶段被广泛使用的检测技术。由于酶抑制方法检测原理相对简单,一些企业结合现状研发出相关检测设备,检测效果十分理想,已投入到市场中使用。针对大量特色农产品的初检,酶抑制方法对于人员专业度要求较低,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初检农产品,应用前景良好。由于酶的活性受环境温度、pH 值的影响,检测时需注意调控温度,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避免影响检测效果[4]。

5.2 免疫分析技术

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免疫分析技术主要是检测杀虫剂、除草剂等药物残留数据,灵敏性强,可作为大批量农产品的筛选试验技术,其不受空间影响,在室内室外均可操作,通过抗体检测农药残留量,分析检测结果。利用抗体、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特点,使抗原载体与具有免疫活性的抗体结合,标记相关位置,发生化学反应后,使用酶标注显色物质。通过酶显色判断物质的含量,并利用此特点,对未知抗原超标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但此方法在制备免疫抗体时操作难度较大,对技术的推广产生一定影响,需逐步完善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只需配备少量的仪器即可实现检测功能,可以分析大量数据,操作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后即可上岗工作,人力成本较低,但不适合多结构农产品药物检测,如检测农产品中相似结构的农药残留,则会影响检测的结果。

5.3 生物传感技术

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时,应结合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检测技术,明确检测方向及方式,提升农药残留检测水平。通过实验研究可知,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和酶活性的抑制情况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生物传感技术可跨过多道检测程序,检测操作十分便捷,是检测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固定化的生物材料易失去活性,在技术选择和应用时具有一定局限性,需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形势[5]。

6 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优化方法研究

6.1 构建完整的农药残留检测系统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相关部门针对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问题进行多次探讨和研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加大了对农药残留检测管理的力度,对不同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效率,相关部门应加大人力、财力支持,完善检测系统,设置专项补助津贴,提升对农产品安全检测的重视度。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建立检测实验室,构建良好的检测环境,提升检测公信度,充分发挥检测部门的作用[6]。

6.2 加大农药残留检测设备的投入

农药使用量如果超出规范标准,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时甚至会绝收,给种植户带来较大损失。大量的农药残留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特色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在检测农药残留过程中会使用多个检测设备,相关部门需加大设备投入,完善设备配置,结合检测需求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提升检测的精准度。此外,还应建立监督管理专业队伍,保障农产品的质量达标,安全有序地流入市场交易。

6.3 推进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关检测部门应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确定农业生态的未来规划方向,结合农业发展现状,给予针对性的发展政策支持,设立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合理优化和分配资源,统筹规划,全面创新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快速应对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优化生产模式,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

7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有效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可以提升农产品质检水平,及时解决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色农产品流转周期较短,市场供需量较大,检测农药残留是一项巨大且具有难度的工作。如果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可能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通过优化检测技术,推广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落实各项检测工作,严格按照检测标准执行,及时处理农药残留量超标的产品,进而保障市场买卖中的特色农产品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试剂农药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