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社保视角下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22-11-21 06:42西平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张卫丽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机关

西平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 张卫丽

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人口结构特征就是老龄化现象严重。老龄化社会是因为随着社会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育观念逐渐产生变化。在社会人口结构中,年轻人的数量比重逐渐减少,老年人的数量比重逐渐增加,就会产生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包含两个具体的含义:第一个是老年人的数量相对增加,在社会人口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第二个是整体的社会人口结构是一种老年状态。在世界上的老龄化概念通常认为,一旦一个国家的老年(60岁之上)人口占到社会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就表明这个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逐步放缓。而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防范老年人因为疾病、失能带来的生活风险,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经济补偿,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生活。

因此,在当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需要通过科学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员工权益。

在当前我国的大社保视角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加大,养老保险改革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的贫富差距拉大,还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受阻以及社会发展稳定性被破坏等。因此,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现代化改革是必然的,需要根据社会现状以及制度状况进行科学改革。

一、理论基础

(一)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依据

首先,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由政府推动的。在当前社会老龄化现象愈加严重的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单位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对应的扶助政策,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其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受现代市场经济影响,能够更加高效地展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需要与当前企业养老制度并轨,实现科学养老制度的构建。通过借助社会力量,能够更好地促进改革。

最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与我国发展战略以及人民需求相适应,是其改革的根本依据。

(二)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政策情况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目前所有的养老金都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承担,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及企业养老保险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也极大地阻碍了人才的流动,还为政府带来了极大的财政负担。因此,需要通过对传统养老制度进行改革,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尽快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三)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亦称非物质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劳动者以及其资本价值。因此,需要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来改善当前的现象。

(四)事业间的竞争

事业竞争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竞争状况来看,养老保险制度是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之一。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不适合当前市场环境下各行业的发展状况,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现状进行适应性调整。

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现状

(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我国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仍不完善,仍然没有摒弃传统保障理念。在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很多单位管理者并不重视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实行,仍然固执己见,采用传统的养老模式,在为国家财政带来极大负担的同时,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公平,阻碍了社会发展。

(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运行状况

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运行并不完善。在我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已经针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做出了科学的改善。但是,在当前改革背景下,部分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仍不完善,不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养老工作的展开。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主要根据省文件展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发展及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导致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无法满足单位发展以及员工养老需求,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三)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主要包括公平性、先进性、统一性等特点。

首先,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注重社会公平性,通过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实施,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公平的发展。

其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需要注重其先进性,需要根据当前老年人口比重以及实际的人口结构状况,展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从而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最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需要具备统一性。在当前大社保背景下,需要构建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以及就业保障统一的保障体系,因此,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需要充分保障其与其他社会保障的统一关系。

(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不足、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缺乏相对应的养老保险管理人才。以上问题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着消极影响。

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保障养老保险应用的基础,没有制度建设的养老保险体系无法科学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保障水平;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满足员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没有专业的养老保险人才无法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科学优化。

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以及人才培训来推动大社保背景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地方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政府政策文件,在相关养老制度建设过程中,展开调整,保障养老制度能够适应区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养老体系的逐步完善促进养老工作的稳步展开。

三、大社保视角下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策

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2021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60岁以上老人已经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八,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在我国当前的人口结构下,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我国养老水平的提升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

(一)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是保障养老保险能够规范应用的关键,通过完善我国机关事业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动养老保险改革的完善。在当前大社保视角下,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从而保障社会公平。通过充分吸收当前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经验,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发展需求,构建适合机关事业单位发展的养老保险体系,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其次,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完善管理制度,通过改变高成本低效率的养老保险制度管理模式,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出。通过制定科学的养老金管理措施,推动养老保障基金的收支平衡,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最后,机关事业单位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的监管制度,保障养老基金规范合理利用,避免违法违规问题的产生。

(二)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保险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强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稳步发展的关键。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政策,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制度改革,在进行规范的同时也能保障改革速度以及效率。通过建立全国范围内统筹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升养老保险改革的规范性。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积极作用,保障改革的科学性。

其次,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促进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我国的事业单位发展状况不同,类型复杂,因此,在构建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沟通机制,促进区域事业单位交流,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能够适应事业的发展需求,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的稳步发展。信息交流平台以及沟通机制的建设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提升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保障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科学性。

最后,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需要通过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障改革的有效落实,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

(三)加强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

我国养老服务的需求种类主要包括权益保护、社会共识、家庭文化养老、艺术产品、家政服务、保健护理、社交服务、金融服务、权益管理、旅游娱乐、咨询服务、法律援助、救助、日用产品、家住产品、信息产品、医疗保健、房地产等。养老服务内容更是包含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针对城乡老年人群的生活、健康以及精神满足等方面进行保障,提升我国老年人群的生活水平。在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在大社保视角下,社会保障需要与养老保障等进行统一规划,促进社会权益保障体系的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通过与寿险行业合作发展的方式,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能力,促进事业单位员工的权益保障。

(四)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人才培训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的人才培训,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发展。

首先,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员工职业素养。加强监管,避免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其次,根据当前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制度建设现状以及我国社会发展对保险制度的应用需求,对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员工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促进人才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推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稳步发展。

四、结语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共同富裕、降低社会贫富差距、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社会保障水平的关键工作。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支持、监督管理以及人才培训工作,保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效率和水平,推动我国统一社会保障结构的建设,推动老龄化社会的稳步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来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通过与保险行业的合作发展,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改革,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大社保,指的是构建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一体的基本框架。浙江省高度重视大社保体系建设,“十五”期间,率先在全国构建了大社保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了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发放水平居全国前列;初步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慈善等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2006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资金244亿元,增长21.8%,占总支出比重16.63%。这一年当中,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8个相关政策性文件,力度很大,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大社保制度框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体系。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机关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加强“四个机关”建设 提高人大机关工作质量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