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检验“新工具”
——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的方法探究

2022-11-21 09:28贾子蔚
中国核电 2022年1期
关键词:核电舆情公众

贾子蔚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山东 荣成 264300)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核电已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但随着公民权益意识的不断增强,涉核邻避效应逐渐凸显,尤其是福岛核事故使公众对核电的信任大幅下降后,公众对核电的接受程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瓶颈。

如何做好公众沟通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争取公众的理解和认同、化解涉核邻避效应,并确保将我国法律法规要求落到实处,已经成为摆在核电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同时,检验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的有效性,开发一套适用于公众沟通领域的管理工具,也尤为重要。

1 核电项目公众沟通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核电发展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核电项目公众沟通面临“新挑战”。

2011年3月11日,受地震和海啸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爆、引发核泄漏[1],给日本、相邻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核电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多数公众对于核电安全性的信心几近被击溃。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于建设核电的态度从大力支持转变为犹豫,甚至强烈反对;由于基础科普知识不够充分、少数偏激言论错误引导,我国一部分公众对核电存在着偏见甚至恐惧。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公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部分产业的邻避效应日益明显。在福岛核事故后,涉核邻避效应尤为严重,爆发了以反对鹤山核燃料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诸多群体性事件。涉核邻避加剧了涉核项目“污名化”程度,使政府批准的项目无法落地、严重透支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稳定事件,阻碍我国核电发展、国家能源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落实。

结合涉核公众沟通的上述现状,我国政府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涉核公众沟通法规标准体系,指导有关政府部门、核电企业科学有序地开展核能公众沟通工作。2015年4月,由原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联合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出台《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指南(试行)》,在该指导文件中明确核电项目应建立健全公众沟通机制,编制公众沟通工作方案,并开展包含公共宣传、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舆情管理等“四位一体”公众沟通工作[2],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因此,核电行业需要在法规标准体系框架下,更加有效、精准地开展公众沟通工作,以引导社会对核电的正确理性认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化解邻避效应。这对核电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集团来说,都是一项新的挑战。

2 核电项目公众沟通的“新要求”

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所面临的“新挑战”,对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尤其是在项目前期阶段开展的专项公众沟通工作提出了如下“新要求”。

《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方案》及其实施细则满足法规标准文件的要求、覆盖各项“规定动作”,工作方式方法合理、具备可操作性,适应地方社情民意,能够有效回应公众的疑惑与诉求;核电项目所建立的公众沟通工作体系完整,能够高效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应对各类舆情事件;舆情监控、应对处置方法得当,能够做到提前识别舆情风险、尽早采取防范及处置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对于涉核舆情及稳定性事件极端情况,具备应急预案,能有效缓和、化解舆情及社会稳定性风险;对公众沟通投入的人力、物力充足,能够切实为公众沟通长效工作提供资源保障。

3 检验核电项目公众沟通的“新工具”

为了应对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新挑战”、满足专项公众沟通工作“新要求”,有必要排查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存在的漏洞与风险,从而避免邻避事件和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发生。

然而,公众沟通较核电项目其他工作相比,存在很多特别之处。在不同的民情社情、舆论环境下,工作重点和目标随着沟通环境变化而变化,沟通方式与沟通结果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公众沟通及舆情应对的有效性难以在常态工作环境下进行检验,需要在发生具体事件的情况下才能得以验证;舆情事件与社会稳定性事件是动态发展的,核电项目的处置方法对事件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现探究一种检验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有效性的“新工具”,结合同行评估和沙盘推演的功能,模拟非常态工作环境,对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进行全面检验与评估。

3.1 同行评估

核电同行评估是指在组织单位统一协调下,由受评核电项目之外的同行专家组成的评估队,以卓越目标为标杆,对受评核电项目安全与管理的功能及交叉领域实施综合或专项评估,找出管理强项和待改进领域。

2013年,国家核安全局组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开展核电基地公众沟通同行评估课题。至今,秦山核电、宁德核电、桃花江核电、海阳核电等基地的公众沟通同行评估已经圆满成功,对行业公众沟通工作水平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正向推动作用。

通过行业专家对日常实际工作观察与访谈,识别公众沟通方案制定、工作体系完整性、风险预防及化解措施等方面的准备情况,是对公众沟通工作的“静态考验”。

3.2 沙盘推演

核电沙盘推演是项目工作启动前,通过情景模拟、推拟演练等方法,检查项目团队的工作经验和解决问题实效,有效识别项目存在的风险并制订应对措施,达到事前管理、风险管控的目标。

在核电项目公众沟通领域引入沙盘推演管理工具,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实践。2020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某核电项目前期阶段开展了公众沟通沙盘推演,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在此次沙盘推演中,通过多个情景演练,并根据事物发展规律提出难度更高的压力测试,多方面考察核电项目对于公众沟通舆情事件应对措施与处置能力、社会稳定风险的预防化解水平,是对公众沟通工作的“动态考验”。

3.3 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

核电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融合“同行评估”与“沙盘推演”之所长,是更适用于公众沟通领域的评估与检验“新工具”,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出发,综合评判项目公众沟通工作水平——针对一个特定核电项目的社会环境状况,为满足国家公众沟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顺利实施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活动,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目标,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公众沟通各种方案、设置风险场景和压力测试,给予行业的实践经验,发现项目公众沟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提出防范和化解的措施,最终实现核电项目公众沟通的预期目标。

4 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的工作方法

4.1 工作总体思路

针对某一特定核电项目,建立评估工作的体系和标准,以同行评估为基础、以沙盘推演为提升,综合分析风险点与措施合理性与可实施性。

4.2 具体实施路径

4.2.1 评估方建立专家团队

充分吸收国内核电行业公众沟通良好反馈与实践经验,遴选业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组建评估团队,团队应具有公众沟通丰富的理论积累和一线工作经验,兼备代表性和权威性。团队应做到分工明确、专业全面,能够对核电项目公众沟通的强项及待改进项提出指导性意见。

4.2.2 评估方编制前期策划与标准文件

根据特定核电项目的实际社情环境与公众沟通开展情况,组织研讨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所需评判的要素,并形成《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要素指南》《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要素评分细则》;结合要素要求,研判核电项目可能存在的舆情风险与社会稳定性事件风险,推拟情景模拟与压力测试事件,形成《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情景模拟与压力测试方案》;最终整合上述文件与整体工作组织形式,形成《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手册》,作为评估工作的标准和方法依据及实施指南。

1)《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要素指南》分为两部分:

总体要求:概括性地提出评估工作设计方案的要求,并指明评估工作时应关注的重点领域。此部分是对评估方与核电项目的双向要求,指导沙盘推演评估工作更好地开展。

各评估要素要求:提出8个要素的评判要求:管理体系、行政许可、公共宣传、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舆情管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地拆迁。每一个要素赋值10分,每一条标准下又细分若干个子指标,需以实际工作进行对标。

2)《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评分细则》:在指南8大要素所赋分值基础上,规定对每一要素下各个子指标执行程度的定性判断(优、良、中、差)量化分值,加权计算出每一个要素的具体得分。

3)《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情景模拟方案》:评估方结合工作实际经验与以往典型案例,充分研判核电项目社情民意,设置若干个“情景模拟”的场景设置,并明确:在情景模拟演练后,根据核电项目响应情况与事物发展规律,将提出更高难度的多个“压力测试”场景。

4)《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手册》:全面介绍评估目的、指导原则、工作方法、准备工作、日程安排、人员构成、详细分工与后续工作,并明确评估方与核电项目的工作,从流程上指导评估工作的全过程。

4.2.3 核电项目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障沙盘推演评估工作顺利实施,核电项目应在如下方面开展准备工作。

1)组建受评团队,包括核电项目跟公众沟通领导小组的成员代表、相关对口部门代表、政府对口部门代表及周边公众代表等。

2)准备评估文件,受评团队应提前将公众沟通管理流程文件、公众沟通历史事件记录等提交评估方预先研阅。

3)受评准备工作,根据《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要素指南》《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情景模拟方案》要求,围绕八大要素,准备从目前的工作现状、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准备好针对情景模拟问题进行推演。

4.2.4 沙盘推演评估实施

沙盘推演评估实施以《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手册》规定的日程有开展。

1)评估方运用同行评估方法,结合《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要素指南》要求,对核电项目进行文件调阅、人员访谈、日常工作观察,通过寻找优势与创新、待改进项,分析识别公众沟通工作的风险点,提出预防和化解措施。

结合《评估指南》与《评分细则》中的相关要求,就八大要素进行评估与打分,形成雷达图。

2)评估方通过沙盘推演手段,模拟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舆情事件等动态场景,核电项目展示风险防控和化解措施;并进行更为严峻的压力测试,检验措施的弹性程度。此举是为了在模拟实战中查缺补漏、找到在同行评估中难以发现的隐性问题,考察核电项目对舆情与社会稳定性事件的动态把控与预判能力、风险应对措施合理性与可行性、面对事态发展中更严峻情况的应急与应变水平。

第一阶段:风险点爆发问题→核电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程度判断→选择应对措施→应对措施实施→措施有效性验证;

第二阶段:模拟事件动态发展→进行更高难度的压力测试→核电项目对压力测试环节多个情景逐一应对;

第三阶段:综合核电项目在情景模拟与压力测试环节的风险识别、处置应对情况,得出评价意见。

4.2.5 得出总结与建议

根据同行评估静态考察,结合要素评估指南中的赋分要求,进行八大要素的打分,并通过雷达图显示各个要素的评分结果,直接反映各要素领域实际工作所达到标准要求的程度;根据沙盘推演动态考察,及早暴露核电项目的工作漏洞、排查隐匿的舆情与社会稳定性事件风险,并提出综合性改进措施与建议。

通过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全过程工作,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1)项目公众沟通存在的风险点;2)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准备程度、待改进之处;3)风险防范化解的措施的可实施性。

5 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的实际应用

核电项目在选址阶段中最易引发舆情事件和社会稳定事件的环节在于专项公众沟通工作过程,尤其以地方政府、核电项目公司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核电项目信息公开期间为主。

地方公众获知核电建设信息后,将通过各类渠道反馈、表达不同的诉求和意见,其中可能不乏异议与反对声音,造成舆情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影响恶劣的社会稳定性事件;因此,信息公开阶段不仅是舆情高发期,也是公众关系敏感期、舆情应对关键期。

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可选择在核电项目专项公众沟通开展前开展,达到全面检验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开展情况的目的,以使核电项目更有效、平稳地开展专项公众沟通工作,面对信息公开后所可能引发的舆情及社会稳定性事件能够稳妥应对。

6 总结与展望

1)核电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作为应用于核电项目前期公众沟通工作评估与检验的“新工具”,是一项管理创新实践,对指导开展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工作、拓展工作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针对特定核电项目单位量身定制,是公众沟通工作的“全面体检”“风险排查”和“预案准备”,通过全面梳理公众沟通工作,同行评估静态考察与沙盘推演动态考察,检验公众沟通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系统排查显性风险点、挖掘隐性风险点,验证风险预防和化解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助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3)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工作为行业内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供了重要平台,受评双方通过评估和推演,分享工作良好实践、丰富经验,促进单位、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公众沟通能力水平的提升。

4)通过公众沟通沙盘推演评估,核电项目前期公众沟通工作能力水平大幅度增强,处理社会稳定风险的水平显著提高,将有助于加强公众对核电的科学理性认知,有利于营造信赖核电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促进核电产业的积极安全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核电舆情公众
袁方:让公众更早地用得起好药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中国核电生长
消费舆情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