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核公众沟通中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琴瑟和鸣”效应研究

2022-11-21 09:28文剑波
中国核电 2022年1期
关键词:琴瑟和鸣核能核电

文剑波,张 刚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诗·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比喻夫妇情笃和好。在我国“琴瑟和鸣”一词承载着和谐美好、同频共振的意境。这一意境在任何领域都是追求的目标,在涉核公众沟通领域亦然。随着我国公众权利意识和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公众更加关注核安全,更迫切需要知晓核能专业知识和动态信息,采取有效的专家与公众沟通,是涉核公众沟通工作面临的艰巨又长期挑战。是“琴瑟和鸣”还是“针锋相对”,甚至“棍棒相加”,其决定因素在于有效管用的沟通。核能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或者从业人员,作为核能专家,如何与社会大众,特别是涉核设施周边公众顺畅沟通,关系到核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的沟通仍有“盲区”

在涉核领域,我们习惯把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经过实验计算、工程实践得到的专家知识当做理解科学原理、工程逻辑的唯一依据,而把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累计呈现的公众知识作为非正规非客观系统的知识。但必须承认,知识体系之间呈现着不同的认知和沟通维度。在公众沟通领域,如果想进一步让核能知识更易于公众接受,那么必须提倡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之间搭建桥梁、互通有无。

1.1 专家的“孤岛效应”

在核电技术领域中,专家知识的层次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公众的日常接受范围,较多的新知识和专业用语限制了专家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核能专业研究虽然从客观的涉核项目实施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是在公众沟通层面,却逐渐丧失了与公众的关联性,形成了“孤岛效应”的现状。专家的研究成果仅仅局限在专业领域,而不能形成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导致专家知识只能对核电工程发挥良好的作用,却不能在公众沟通中形成有效的价值。

在公众沟通中,一些专家往往不屑于回应公众“非专业的问题”,在知识领域方面存在不同维度的沟通障碍。或者从学术和技术层面来讲,公众知识本身就存在着“狭隘认知”“盲目揣测”等特点。学术化和专业化是专家的重要特点,也是其严谨科学态度的必然。专家在对核电技术进行专业化研究的过程中,单纯的以技术和学术视角思考,却未能在研究中有针对性的面向公众知识这一课题开展。但是这种“必然”却又恰恰成为了“公众不可理解”的重要原因。专业的术语、高深的演算推论、复杂的测试指标和系统等都成为了专家与公众之间不可逾越的壁垒。专家知识在公众沟通层面的“孤岛效应”,不仅不能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还容易引发“对科学的盲目信任转向盲目的不信任”现象,最终增加公众沟通的难度。

1.2 公众的“自娱自乐”

由于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之间的壁垒,公众往往无法理解各类研究成果、专业技术、科学论断。对与大多数公众而言,学术论文或检测报告等同于“天书”。虽然这些“天书”在本质上具有极高的实践总结可信度和重要的文献价值,但是由于公众无法理解其内容,因此极易被选择性忽视。在专业知识无法被理解的情况下,公众对核电事业的认知途径只能来自于周围的生活以及事件记忆。专家与公众之间的这一矛盾,容易被核能异见人士、或者别有用心人士所利用。在网络环境下,半专业化的核能异见人士为了发动公众,其精心包装的观点反而更加容易被公众所接收。非专业化的公众知识在部分半专业化核能异见人士观点的引导下,成为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拥趸,甚至滋生极端化的反智主义,为社会酿成更大破坏。

1.3 涉核公众沟通的“适得其反”

由于专家的“孤岛效应”以及公众的“自娱自乐”,“专家知识”和“公众知识”各成体系,在涉核公众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比如当专家向公众解释,为了确保安全,高放射性核废料将会被深埋到地下500~1 000 m的岩体中。公众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害怕,认为这是最危险的人造物质,不然为什么要深埋到500~1 000 m的地下呢?进而认为产生核废料的核电厂也是危险的。再比如科普宣传材料中经常说明,核电站周围设置了十余个环境监测站点,对辐照水平长期跟踪监测,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可能会想,如果核电不危险,那么多监测点就是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否则就是核电真的很危险,科普材料说安全就是在欺骗我们。同时,对于核能机构的常态化解释和知识普及,公众容易认为“虚假宣传”,进而进一步造成专家与公众之间的隔阂。专家面对公众时,过分强调确保核安全的措施,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2 “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需“琴瑟和鸣”

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的融合程度,决定了涉核公众沟通的有效性。涉核公众沟通需要明确“群众本位”的基本原理,通过丰富的手段对专家知识进行优化和再加工,进而使其能够适应公众知识体系,改变公众对核电事业的抗拒性。

2.1 构建更加完善的专家知识体系

当前专家所呈现的专业性主要站在核电事业发展这一宏观角度,缺乏对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等方面的思考。专家知识在居民生活影响度论证、潜在风险论证等方面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空白。这也为核能异见人士的论点提供了空隙。

1)应急领域的专家知识:针对“潜在污染或辐射”的专家分析,从核电技术的角度,对潜在的能源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进行专业化的解读,建立完整的知识解读体系。能源安全,主要指核能抵抗外界破坏和防范重大事故的能力,以及作为基荷能源的巨大优势。生态环境是指核的泄露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彻底的杜绝,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近年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此方面做了较多工作,比如“我国三代核电可实际消除放射性大规模释放”课题的研究就是很好的尝试。

2)融合发展领域专家知识:当前我国核能产业的经济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层面,对于涉核项目周边小地域及公众层面的经济价值研究不足,大多论述均为泛泛而谈,缺乏数据支撑。由于公众的狭隘性,与国家或地区利益相比,其更加关注实际贴近自己现下的生活经济利益,因此专家知识体系要完善符合公众关注点的相关内容。

2.2 及时有效占据话语权高地

专业知识方面的有利地位并不意味着就能进行有效的公众沟通,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实施,占据话语权高地。在涉核公众沟通领域内,公众的支持决定了沟通的成效。专家与公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壁垒,在知识内容和体现形式方面,专家知识和公众知识显然格格不入。这就导致专家知识无法引起公众的共鸣,得不到公众的认同和理解。而这一空隙被核能异见人士所利用,其通过更加符合公众的理解能力的通俗方式获得了公众的支持,占据了话语权。因此提高涉核公众沟通质量,需要加强话语权的抢占能力。

事件为中心的风险信息传递:在网络时代中,事件是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方式。事件的高效传播,能够快速吸引公众关注。出于人类正常的好奇心,在相关媒体的不断报道中,可以促使公众不断了解事件的本质。因此,涉核公众沟通,可以以事件为中心,针对核能异见人士以事件为中心传递的风险信息,开展有力的回击,从专业层面解读相关事件的不可复制性,以及我国核电事业目前针对同类潜在风险的应对措施。利用危机公关的方式,将事件中的风险信息转化为公众对核电的信任和信心,反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危机公关机制,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挖掘典型事件,并针对舆论热点开展定向的危机公关,占据事件传播的话语权高地。

智库为平台的观点发布:以智库为平台的观点发布是核能异见人士常用的博弈方式。智库平台不仅能够为反核观点提供良好的受众群体,同时也能够为反核观点提供智库品牌的公信力,增强反核观点的信服度。某国内知名核能异见人士即常用智库发表反核论述。通过统计,某异见人士已经通过各类智库平台发布涉核文献59篇,也通过各大智库发表了研究成果报告。其观点主要包括:1)内陆核电项目缺乏可靠性数据库的论证,理论化严重,可信度不高。2)核电项目缺乏对安保(而非安全)问题的考虑,不能应对人为恶意事故,缺乏对恐怖袭击和战争等因素的考虑。3)内陆核电项目的排热可能引起地方气候变化,造成生态污染。4)关于核电项目的论证普遍存在该绿化问题,虽然核电事故的概率是极为微小的,但考虑公众安全,核电安全问题不应为小概率事件,而应是零概率事件。5)核事故产生的实际危害远比我国预估危害大得多。针对这些质疑,从涉核沟通的立场,专家应当以行业智库为平台,以专业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方式予以回应,占据智库的话语权高地。

采访为契机的立场表达:通过采访的方式传播反核观点,也是核能异见人士的常用方式,借助媒体平台的权威性和传播能力,反核观点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加符合公众认知方式的形式进行传播。特别是当前自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采访的素材,很容易迅速在全网传播,进而产生持续的舆情效应。一方面,公众人物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能够吸引公众的关注,甚至形成一定程度的个人崇拜,进而影响公众的判断。另一方面,以个人角度发布反核观点,更加容易被公众接受,令公众产生“惺惺相惜”的共鸣。但是,目前我国核电事业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众沟通机制,却未能树立代表性人物。在采访领域,涉核公众沟通无法借助个人影响力提高核安全知识的传播,不能与核能异见人士代表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公众本身又对涉核事业的工作部门存在质疑。由于缺乏代表人物,无形中就增加了核能行业与公众的矛盾,而核能异见人士却与公众形成了互相信任的阵营。对此,提高涉核沟通,同样需要有针对性的树立权威人物,利用采访契机与核能异见人士代表进行博弈,进而占据采访领域的话语权高地。

2.3 专家与公众知识体系的融合

要实现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琴瑟和鸣”,必须大力推动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体系之间的有机融合。首要的是要将“阳春白雪”转化为“下里巴人”,对专家知识进行转化,要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传播方式、互动方式、沟通机制方面进行有效的改进和适当调整,成为公众能够理解的科普知识。

让“阳春白雪”转化为“下里巴人”。专家知识往往有很多的术语和专业内容,往往不为公众所懂,更谈不上在公众沟通中发挥应有作用。因此,让专家知识“非专业化”是实现公众沟通的必要途径,也是专家知识与公众知识融合的前提条件。反过来说,如果专家知识不能转化为“下里巴人”,那么在公众沟通中,容易阻碍在公众之间传播,不能为公众所理解,甚至有可能造成误解,被核能异见人士利用,对核能事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专家知识的非专业化转换,利用更加通俗易懂、公众容易接受、确保沟通有效的方式,促使专家和公众在同一维度进行沟通交流,获得理解和支持,沟通更加顺畅,为公众沟通提供有效保障。

为专家与公众沟通搭建“同频鹊桥”。据调研来看,引起公众沟通不畅、公众反感的主要问题是专家与公众地位不对等。不对等的情况下,最直接的是造成专家与公众之间认知上的隔阂。核能异见人士散布不确切的信息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能够站在对等的角度与公众进行互动。因此,专家与公众的有机融合,必须要搭建起专家与公众沟通的“同频鹊桥”,建立专家与公众之间良好的融合平台。构建起专家与公众沟通“鹊桥”,一方面要站在公众利益角度,切实为人民群众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取得公众的支持,消除公众抵触心理,才能及时有效公布核能相关信息,让公众与核能建设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共同维护和宣传核电安全。另一方面,要通过专家与公众沟通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发布作用,用有效的方法塑造意见领袖,定期向公众普及核能专业知识、发布核能建设动态,利用意见领袖打破“官方与公众的先天隔阂”。

从整合多方资源中构建“共鸣模式”。在实际沟通举措中,要实现“琴瑟和鸣”,还需要围绕公众有效沟通的目标,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沟通“共鸣模式”。要抓住知识、权力、共识的风险沟通三大要素,全面获得沟通话语权。通过实践总结,可以根据主体、资源和情境组合,创新精英主导型、传导串联型、双管齐下型三种类型的“共鸣模式”,实现高效、及时、顺畅的沟通。首先是精英主导型模式。主要是针对“知识+权力”的积极提升,利用核能专家资源和与公众沟通平台,打造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构建专家与公众之间良好的信任链条,共同推动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其次是传导串联型模式。主要是针对“知识+共识+权力”的方式,充分利用知识说服、沟通共识、权力折服等方式,采取公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第三是双管齐下型模式。主要是精英主导与传导串联相融合的方式,一方面必须充分运用公共平台号召力,通过“知识+共识”的方式,产生较强的公信力,获得专家的支持,赢得公众的信任。

由于公众碎片化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碎片化的知识传播方式,涉核公众沟通具有了极为复杂沟通环境,实现涉核公众沟通必须站在与公众的同纬度的立场,才能够与多元化的公众意见契合。因此,实现公众知识和专家知识的融合,其首要条件就是对专家知识的降维,确保专家知识能够以公众的方式、公众的内容、公众的平台进行传播,实现公众沟通的亲民化,尽量柔化核电事业的立场,将涉核公众沟通从国家发展层面转化为公众生活层面,进而在专家知识“不可置疑”的权威性之下,同时引起公众的共鸣。

猜你喜欢
琴瑟和鸣核能核电
“核能驾驭者”王大中
党旗颂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 ——核能
浅谈琴瑟和鸣在电影《影》中的运用
揭秘核能
中国核电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