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重要性探索

2022-11-22 23: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心理

丁 红

(辽宁省辽阳市第十四中学 辽宁辽阳 111000)

德育教育在近几年的教育中占比较大,主要是因为合理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班主任作为初中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也是管理身心俱不成熟初中生的前线主力军,合理的开展德育教育,并与初中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就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切实的帮助初中生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初中班主任就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通过德育和心理沟通,来帮助初中生解决心理问题,以为学生后续的健康成长创设有利条件。本文就针对初中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初中生的主要特点

初中正处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学生的性格一般比较敏感,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学生比较叛逆。并且目前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有些家长更是给孩子提供了较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学校的群体生活。而有些家长工作时间较长,平时与孩子共处的时间较少,而学生又处于生长的敏感时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此时家长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就很容易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其的心理健康成长。而有些家长则是过度宠溺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的身心出现了自私等问题,不懂得与别人分享,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家庭教育的不正确性也是导致孩子身心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此外,随着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同步变化,孩子逐步开始变得有思想,对于相关事物更希望自主选择,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逐步封闭自己的内心,这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与以往比较依赖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若此时老师和家长没能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疏导,就很容易诱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其还不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也不具备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但是其还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若家长和老师过多的干预学生的事情,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该阶段学生的自尊心还比较强,老师和家长的一些无心话语,都可能会让学生胡思乱想,如若不进行及时的开导,也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1]。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在整个初中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合理的融入心理沟通,就能给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创设条件,并且也能及时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将会十分有利。下面,就针对初中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逐步开始成熟,其具有独来独往的思维模式,在人群之中也比较特殊,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与小学阶段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初中生对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处理方式更是千差万别。而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面对这样的情况,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差异,尝试运用学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避免与学生直接发生冲突,否则就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就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管理班级,只有学生和班主任处于统一战线,学生才会更服从老师的各项安排,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更快的落实,心理沟通的效率才会更高,以此也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

2.有利于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三观还未形成,还具备较强的可塑性,还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当前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尤其是数据信息呈爆炸式涌现,这都给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一旦学生接触到网络上一些不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心理暗示,就很容易会受影响,严重时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心理扭曲,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是十分不利的。而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并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就有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且通过必要的心理沟通,还能了解到目前学生对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意见,以方便对教学方案的实时调整,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3]。

3.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德育教育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是非辨别能力还较弱,无法有效辨别哪一项习惯是好是坏。而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沟通,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就建立了较为亲密的关系,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班主任也可进行有效指导。并且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相应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逐步养成[4]。

4.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班风

融洽的班级氛围以及积极向上的班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并且也能增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在日常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个性的过于突出而与其他学生甚至老师产生矛盾,有些性格比较火爆的同学甚至会做出过激行为,这对班级的整体发展将会十分不利。因此,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对于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德育工作的开展,就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避免学生之间发生较大矛盾,并且也能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双方就能以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以此也就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5]。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

1.科学把控合理的师生关系

要想更好的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并同步做好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工作,老师就应合理把控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这样通过交流,老师就能了解目前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近况,以此就能实现对相关教学方案的调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师往往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引导学生构建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已经初步具备了个体意识,更加注重个体性,不再像小学一样那么依赖老师。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并且也没有与学生展开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学生就无法对老师产生信赖,相应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无法建立。并且老师在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时,如若过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就容易导致学生反感,相应的学生也就无法将自己的心理问题真实的反映和表达出来,以此也就无法达到心理沟通的效果。因此,对于老师而言,要想进行师生关系的合理把控,首先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把自己课堂主导者的角色逐渐转变为课堂引导者,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这样也就有助于师生之间高效率的开展心理沟通[6]。

2.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出示范作用

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展开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且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也将会给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面对比较敏感的初中生,老师在开展心理沟通时,不能再以老师的身份进行,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积极展开沟通,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取学生的信任。此外,初中生还有很强的模仿性,尤其是班主任,作为其朝夕相处的对象更是学生们模仿的首要对象。而班主任在与学生接触时,就应做到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充分的发挥出示范的作用,通过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的行为[7]。

譬如:卫生管理一直是班级管理的痛点,而要想解决班级的卫生情况,班主任就可以身作则,在班级内一旦发现垃圾就主动捡起来,用行动去感知学生,让她们能够意识到爱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也就能帮助学生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此外,通过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还有助于老师与学生产生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行动,就能达到比说教更好的教育效果。

3.应做到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做到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的充分结合,这样学生就不会简单地认为德育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是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这样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学习就会充满兴趣。首先,老师就应根据课程安排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班级氛围,否则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就会比较压抑,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其次,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还应适当的列举一些生活化例子,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潜移默化的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观念和道德观念[8]。

4.有效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德育教学常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学习效果不佳,并且心理沟通也大多都是通过对话进行,形式主义比较严重,还无法切实的解决初中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此时班主任就可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并展开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并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师随时随地都可完成德育教育知识的渗透。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比较敏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不愿意向老师真实的倾诉自己的想法。而通过信息技术,就能通过非会面的情况与学生展开沟通,这样也就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能够更积极的表达。因此,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就有效降低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难度。此外,老师在课堂上还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道德观念和思想观念。并且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枯燥的理论知识将会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老师就应撇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而是应做好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尤其是要做好对新型技术的应用,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且降低师生之间的沟通难度,以此就能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创设良好条件[9]。

5.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日常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还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尤其是面对自信心不强的学生,老师就应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批评,在鼓励中让学生能够看到自身的闪光点和优点,以此也就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此外,班主任还应构建完善且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地从学习成绩这一指标进行判断,而是应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弥补不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以此也就有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10]。

结语

不断研究与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对于有效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水平,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人生观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初中生的主要特点,并对初中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展开分析,进而从科学把控合理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出示范作用、应做到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及有效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来在初中阶段高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并充分做好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及时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以此也就有助于其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初中生德育心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