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2022-11-23 00:53马宏伟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邓州市红蜘蛛赤霉病

马宏伟

(河南省邓州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邓州 474150)

邓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型,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在723 mm左右,平均气温15.1℃左右,无霜期229 天。邓州市地势较平,南北高,东西较低。北部中部和东部有大面积的肥沃土地,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良好,以潮土黄、老土和黑老土为主。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土壤特征,为小麦种植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邓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小麦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由于部分农民坚持传统种植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用药不合理和防治不到位问题,小麦病虫害发生流行率呈逐年升高态势,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需从小麦病虫害流行特征角度入手,构建综合防控方案,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虫情,避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

1、病害防治中的问题

病害防治中普遍存在防治时间过晚的问题。这是由于农民对病害的认知程度相对较差,田间出现明显症状后才能发现,往往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防治效果不佳。如,小麦纹枯病一般3 月开展防治,但农户在4 月下旬发现小麦根部出现霉变现象才用药治疗。小麦赤霉病防治时间是小麦扬花期,防治适宜期弹性相对较小、周期较短,很多农民在小麦灌浆期才发现田间出现赤霉病危害。

防治时,农户多使用传统防治药剂,抗药性增强。如小麦纹枯病防控常使用井冈霉素,防治效果呈逐渐下降趋势[1]。农民对新技术、新科技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且较为缓慢,推广应用周期相对较长,也影响了病害的防治效果。

2、虫害防治中的问题

小麦虫害防治的主要问题是防治过早。一般农户发现田间存在虫害后立即采取化学手段进行针对性防治,药物浪费严重。一般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如果害虫和有益昆虫比例恰当,通常情况下不进行防治也不会对小麦生长造成威胁。药物防治既杀死了害虫,也伤害了田间的害虫天敌,极易造成害虫在生长周期内多次爆发流行,特别是个体较小的害虫[2]。

二、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1、小麦白粉病

(1)发病特征

小麦白粉病是借助气流传播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灌溉条件相对较好、田间种植密度相对较大且抵抗能力相对较差的麦田。一般田间湿度与栽培密度较大,则小麦品种的抗性相对较差,疾病发生流行较重。暖冬年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几率大大增加。

白粉病发生后经常会造成叶片枯黄,小麦不能正常抽穗,千粒质量显著下降,亩产量严重降低,减产率通常在10%~20%,有时高达50%[3]。近年来,随着矮秆类小麦品种的推广,群体定植密度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率显著下降,再加上冬季气候温暖,有利于病原菌越冬,白粉病呈现加重流行态势。

(2)综合防治

防控小麦白粉病应从品种入手,选择高抗性品种。及时铲除小麦收获后田间的自生小麦,消除初期侵染源。种植中精量播种,确定最佳定植密度,适当推迟播种日期,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推广应用配方肥,科学灌溉,提高植株长势。田间小麦麦穗发病率达到10%时,可以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 g 与天达2116 壮苗灵,兑水30 kg 喷撒,防治成效较好。

2、小麦赤霉病

(1)发生特征

小麦赤霉病是邓州市近些年发生流行率逐年升高的传染性疾病,苗期发病会造成秧苗腐烂,中后期发病会造成小麦秆和穗部腐烂。一般在小麦扬花期侵染,灌浆期出现症状,成熟期成灾。

该病害的发生流行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发生流行的关键是小麦开花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邓州市播种时间相对较早,一般在4 月下旬进入扬花期,大面积扬花期在4 月底。扬花期到乳熟期内,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田间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

此外,栽培管理不科学、连作、翻耕不彻底、田间存在大量病原菌均是小麦生长后期赤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赤霉病爆发流行将会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减产量超过60%,甚至造成绝产、绝收。

(2)综合防治

防控小麦赤霉病应选择高抗小麦品种。确定最佳播种日期,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减少田间菌源。田间设置排水沟,及时将积水排出。推广应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播种前使用生石灰进行浸种,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60%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每间隔5~7 天防治1 次,连续2~3 次,防治效果较好。

3、小麦蚜虫和红蜘蛛

(1)发生特征

小麦蚜虫和红蜘蛛都是威胁小麦苗生长的常见害虫,在小麦各个生长阶段都可发生。小麦蚜虫的发生流行与田间越冬基数、苗期蚜虫数量、气候条件、天敌数量和栽培制度密切相关。春季温度相对较高,降雨均匀有利于蚜虫的繁殖生长。拔节期到孕穗期如果降雨量相对较少、气温较高、干旱较严重,则会给红蜘蛛的繁殖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一般春季干旱少雨红蜘蛛会呈现加重流行态势。

小麦蚜虫和红蜘蛛主要危害小麦叶片,蚜虫会排出蜜露附着在叶片表面,影响光合作用效果。红蜘蛛吸食小麦叶片汁液后,叶面会出现很多小白斑,逐渐变黄,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

(2)综合防治

选择高抗小麦品种,科学布局,确保冬春小麦尽量单一化。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有效杀灭地下害虫,减少苗期病害发生率,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性。适当晚播,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和水肥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时间,增加植株的抗虫能力。遇到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溉。

防控小麦蚜虫可以使用50%吡蚜威可湿性粉剂10 g,兑水50 kg 喷雾;也可以使用3.15%阿维吡乳油20 mL,兑水30 kg喷雾。防治红蜘蛛可以使用1.5%阿维菌素2000 倍液或者50%达螨灵乳油2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三、结语

小麦病虫害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很多病虫害从次要病虫害转变成主要病虫害,经济损失严重。需认真分析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及时发现小麦病虫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病虫害扩大蔓延,保证小麦种植安全,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邓州市红蜘蛛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捕食螨防治玉米红蜘蛛技术要点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2019年绍虞稻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非常时期,网上学习不停步
论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形势及防控对策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燃烧的“红蜘蛛”
关于邓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瑜伽课程可行性的调查研究
立足本职自加压 履职尽责求卓越——记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邓州市永泰棉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振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