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定陶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成效

2022-11-23 00:53陈希锋牛淑娟赵建刚程晓荣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植保机械化秸秆

陈希锋,牛淑娟,赵建刚,程晓荣

(菏泽市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100)

菏泽市定陶区地处黄淮平原,位于鲁西南平原菏泽市中南部,总面积846 km2。定陶区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58.2 万人,耕地面积62000 hm2,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8 年小麦种植面积49502 hm2,年总产量36 万吨;玉米种植面积41749 hm2,年总产量31 万吨。

一、定陶区机械化作业水平

近年来,定陶区农业机械化工作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面机械化。截至2018 年底,全区主要作物种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6%,荣获全国第四批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区称号。

1、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2018 年小麦种植面积49502 hm2。机耕作业面积49502 hm2,机耕率A1=100%;机播作业面积49403 hm2,机播率A2=99.8%;机收作业面积49453 hm2,机收率A3=99.9%。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9%(A=0.4A1+0.3A2+0.3A3,下同)。

2、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2018 年玉米种植面积41749 hm2。免耕面积41749 hm2,机耕率A1=100%;机播作业面积41332 hm2,机播率A2=99%;机收作业面积38410 hm2,机收率A3=92%。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3%。

3、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

截至2018 年底,定陶区拥有植保机械5260 台套。其中高效植保机械699 台(架),包括无人机42 架,悬挂式、自走式高效植保机657 台。作业效率无人机按5 hm2/h 架,悬挂式、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按2 hm2/h台套,一天作业8 h,一次植保作业3天完成计算,当季主要农作物总种植面积按小麦种植面积49502 hm2,高效植保机械化率可达到73.9%。

4、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

截至2018 年底,定陶区已建立粮食烘干中心12 个,全区拥有粮食烘干设备25 台,烘干机械总吨位0.1683 万吨。2018 年小麦种植面积49502 hm2,年总产量36 万吨。按粮食烘干机每年烘干100 批次计算,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达到46.8%。

5、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

2018 年小麦种植面积49502 hm2,玉米种植面积41749 hm2。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49452 hm2,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7010 hm2,玉米饲料青贮面积3600 hm2。全区主要农作物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98.7%。

二、主要技术支撑能力

1、农机装备可满足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需要

(1)机械化装备数量迅速增加

定陶区中,谷物干燥机和无人机高效植保机是亟需发展的薄弱环节机械化设备。为提升主要农作物烘干机械化能力,2015 年和2016 年连续两年争取到山东省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项目(粮食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资金35 万元。在项目的带动下,马集镇、陈集镇、孟海镇、冉堌镇、南王店镇、滨河办事处、天中办事处、杜堂镇、半堤镇等镇街建设粮食烘干中心12 处,全区新增粮食烘干机16 台,新增烘干能力1079 吨。目前,全区粮食烘干机保有量达到25 台,烘干机械总吨位达到1683 吨,全区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1]。

(2)高性能农业机械保有量增长较快

近3 年来,定陶区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05 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018台套,其中新增73.5千瓦以上功率拖拉机286台、谷物收获机288 台、玉米收获机489 台、茎秆收集处理机械135 台、耕整地机械342 台。截至2018 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77.2339万千瓦,农机保有量为:拖拉机8046 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755 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132 台、深松机331 台、免耕播种机1286 台、精量播种机3324 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314 台。

2、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覆盖

(1)农机服务机构较多

完善的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地开展机耕、机播、机收、高效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截至2018 年,全区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71 家,其中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称号1 家、省级示范社称号4 家、市级示范社称号9 家。

(2)社会化服务面积占比较大

近年来,区内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完善,服务方式更加便捷,各类农机服务机构服务覆盖能力更加突出,能够有效满足全区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需求。合作社通过与农民签订农业机械作业合同,实施代耕、代播、代收、代管等机械化作业,实施主要作物生产全机械化作业、农机维修和跨地区作业等服务项目,年经营面积200 多万亩,其中本地托管作业面积13.2 万亩,占全区作业总面积的近50%。农机作业服务能力迅速提高,实现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覆盖。

3、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

根据定陶区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研究制定了《菏泽市定陶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方案》,对小麦、玉米生产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方案、作业规程分别进行了明确规定[2]。

(1)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前茬玉米联合收获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后再根据不同技术路线选择相应机械对耕地进行处理。主要作业机械为:拖拉机、秸秆切碎还田机、小麦播种机、高效植保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

前茬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深耕(包括旋耕碎土整平)→小麦宽幅精播→机械植保→小麦联合收获→籽粒干燥。

保护性耕作生产路线:前茬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土壤深松(2~3 年/次)→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械植保→小麦联合收获→籽粒干燥。

深松精播生产路线:前茬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植保→小麦联合收获→籽粒干燥。

(2)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

前茬小麦联合收获使用小麦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后进行秸秆切碎还田或秸秆打捆处理。主要作业机械为:拖拉机、秸秆切碎还田机、捡拾打捆机、玉米播种机、高效植保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粮食烘干机。

前茬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玉米免耕施肥精播→机械化植保→玉米联合收获→秸秆处理→烘干。

4、“示范区+合作社+科学技术示范”模式

(1)建设示范区

在孟海镇建立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2000亩,在天中街道、滨河街道、仿山镇、张湾镇、马集镇、南王店镇、冉堌镇、黄店镇、陈集镇、半堤镇、杜堂镇建设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示范区5000 亩。

(2)依托合作社

组织示范区农民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服务合同,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示范区全面开展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突破原有土地边界,按照“促进全村发展,实行联合村”的理念,实行区域化、大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使整条技术路线的机械化明确可行,形成可推广、规模化的生产模式[3]。

(3)培育技术示范户

促进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进入当地,以实施基层农机推广体制改革和建设补助工程为契机,依托全区71 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000 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农机推广工作。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全程机械化技术得到有效示范推广。

三、主要组织保障能力

1、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

出台相关措施,推动机制高效。将全程推进机械化纳入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考核,同时成立了以区政府干部为首的小组组长、区级部门,主要负责菏泽市定陶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推进工作进行动领导小组。建立有效考核监督机制,协调农业农村系统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组成工作队伍,将机械化全过程纳入部门和乡镇绩效考核,形成有效机制。增加各地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投资。

2、加强培训,有效宣传

在定陶区农村劳动力结构中,农机手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绝对主力军。以农业机械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业机械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机械技能一体化,培养一批既精通农业机械驱动维修技术,又精通农业和农艺栽培技术的新型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利用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等多种媒体及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及时收集和传播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作业供求信息,宣传机械化建设全过程的成果,营造良好的机械化氛围,推动机械化全过程。

猜你喜欢
植保机械化秸秆
力促农业机械化 迈进农业“高质量”——聚焦《“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植保机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黑龙江实施《农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规程》标准
陕西将补贴1000余架植保无人机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SONG OF SMOG AND FIRE
农业部批准一批植保农药类行业标准
万能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