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云县“龙虾—大豆+豆丹”高效种养模式

2022-11-23 00:53唐玉林伏广成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灌云县种养龙虾

孙 婷,唐玉林,王 东,伏广成,彭 辉

(1.江苏省灌云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 灌云 222200;2.江苏省灌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灌云 222200;3.江苏省灌云县下车镇彭合艮豆丹养殖家庭农场,江苏 灌云 222231)

20 世纪70~80 年代,灌云县是国内有名的大豆之乡,高峰时期大豆种植面积达到80 万亩,豆天蛾数量繁多,因此形成了捕捉食用豆天蛾的习俗,当地消费者称之为豆丹。豆丹不仅风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灌云县已有上百年食用豆丹的历史,并形成特有的豆丹文化,被称为中国豆丹美食之乡。2017 年,灌云豆丹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0 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灌云县杨集镇“豆丹特色产业小镇”荣誉称号。

近年来,灌云县常年种植大豆面积3 万亩左右,50 亩以上规模种植面积1.52 万亩,连片种植100 亩以上的大豆-豆丹综合种养面积0.6 万亩,其他为零星种植。随着种养面积逐年扩大,发现大豆重茬及病虫害加重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大豆、豆丹的产量和效益。

在灌云县下车镇的、沙行村彭合艮豆丹养殖家庭农场开展了“龙虾—大豆+豆丹”种养模式示范,该家庭农场土地面积160亩[1]。因茬口安排时间不同,按收获产物又具体分为“二季豆丹一季龙虾”“一季豆丹两季龙虾”。通过近3 年的示范,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大豆重茬以及病虫害加重等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一、龙虾养殖

1、田块选址

养虾豆田需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涝不旱。豆田面积大小均可,10~15 亩有利于精细化管理;20~30 亩可为1 个单元格,便于豆田改造和管理。

2、环沟整理

以20~30 亩1 方塘进行环沟建设,沿田块内侧四周开挖上沟宽4~6 m、底宽2~3 m、田面以下深 1.2~1.5 m 的环形养虾沟,多余土方用作加高、加宽、加固四周田埂。

3、灌排独立的“两水”给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用致密滤网封实,防止有害生物的卵或幼体侵入以及龙虾外逃。

4、构建防逃网、防盗网

选择抗氧化力强的聚乙烯复合防晒抗老化黑色塑料防逃网,沿田埂四周围栏,四角围成弧形,埋入土下15 cm,地面向上45 cm。防逃膜外侧用木桩固定,木桩间距1.5~2.0 m。进排水口用直径60 目铁丝网封住,防止龙虾逃跑及敌害侵入[2]。

5、栽种水草

大豆收获后上水漫过畦面0.1 m 栽种伊乐藻,种草行间距3.5 m×1.0 m,栽后保持畦面水位0.2 m 左右。

二、夏大豆-豆丹综合种养

1、大豆品种选择

大豆品种尽量选择豆叶食料多、蛋白质含量高、植株高大、生长旺盛、叶片大的有限结荚类,如灌豆3 号、灌豆4 号、东辛3 号、东辛4 号等,以提高大豆叶面积指数,提高养虫量数。

2、播种准备

龙虾捕后降低田间水位,排除田间积水。由于夏季多雨和养殖龙虾,每个田块都有独立灌排体系;同时,种植大豆也需有排涝设施,一般每2 块田(50~60 亩)在进水口附件准备1 台12寸水泵,遇雨涝天气及时排水。

晒田5~7 天后及时整地,开始播种,用种量6 kg/亩,播前做好晒种、选种、浸种、药剂消毒等工作,人工点播或者机械播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可选择50%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3%,可显著降低根腐病发病率。

种植密度每亩6000~8000 株,平均行距不低于40 cm,使大豆行间充分通风透光,促进大豆植株叶大、叶厚、质优,确保豆丹饱食。良好的田间通风效果能最大程度降低豆丹感染病害的几率,提高豆丹养殖效益[3]。

3、放养密度

根据大豆长势确定养虫量,6000~8000 株/亩;长势好、枝叶茂盛的豆田,采用无纺布挂卵袋法每亩放养豆丹卵12000 粒左右。

4、防止天敌危害

豆丹生长期间天敌多,可采用防鸟网覆盖法防止鸟类等天敌危害。豆丹卵放养前15~20 天,观察田间有无盲蝽蟓、瓢虫、螳螂等,如有及时防治。豆丹生长中对农药敏感,禁止使用有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可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在田边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天敌害虫,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确保豆丹生长安全。

5、及时采收

采收期既要考虑市场行情,又要考虑幼虫的体重与品质,一般在豆丹幼虫5 龄期入土前及时采收。

三、茬口安排分类

1、1季豆丹2 季龙虾

第1 茬虾投放时间一般在3 月中旬,投放量25~35 kg/亩。4 月初进行藻苗平衡处理,亩用肥水膏500 g、EM 菌200 g、光合菌200 g、芽孢杆菌200 g,全池泼洒。4 月底集中捕捞,捕大留小,边捕边投苗25 kg/亩,5 月底大小通捕结束。6 月5~10日放水晒地种豆。9 月在边沟投放虾苗,大豆收后上水养殖,初春开始捕捞售卖,边捕边投虾苗。5 月初再次放水种大豆、养豆丹。

2、2季豆丹1 季龙虾

龙虾投放时间在3 月中旬,投放量25~35 kg/亩左右。4 月初进行藻苗平衡处理,4 月底集中捕捞,大小通捕。5 月初开始放水晒田整地,5 月上中旬开始种豆。6 月上中旬放虫卵,7月上中旬捕捉豆丹,捕捉完后立即砍掉大豆植株,再次种豆。8月中下旬放豆丹卵,9 月中下旬收获,10 月收获大豆。

收获第1 批成虫后可销售,也可自行繁殖。自行繁殖需建立繁殖大棚,7 月上旬放入豆丹成虫入土化蛹,7 月底至8 月初即可羽化,羽化时间为18~24 点。翅膀展开后,雌雄飞蛾交配产卵,一般50 kg 成虫可产卵35 万粒,应做好虫卵消毒工作。该家庭农场豆丹虫卵已做到自给自足,并能售卖给周边养殖户增加经济收益。

四、模式效益与技术优势

1、模式效益

收获1 季豆丹2 季龙虾。龙虾产量200 kg/亩左右,平均价格20 元/kg;1 茬豆丹70 kg/亩,平均价格90 元/kg;1茬大豆80~100 kg/亩,平均价格5 元/kg。

收获2 季豆丹1 季龙虾。龙虾产量每亩80 kg 左右,平均价格20 元/kg;2 季豆丹100 kg/亩,平均价格90 元/kg;1 茬大豆80~100 kg/亩,平均价格5 元/kg。

两种茬口亩产值均达到万元以上。

2、技术优势

采用“龙虾—大豆+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温光热资源使用率,且充分利用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同时,通过龙虾大豆水旱轮作种养,可有效解决大豆连作障碍,土壤得到有效修复,土传病害明显减轻,土传病虫害极少发现,为大豆、豆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保障了产量与效益。

采用“龙虾—大豆+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可以根据生产实际灵活安排茬口。尽量在5 月中旬尽量捕捞龙虾售卖完,避免了因气温升高且早晚温差大造成的龙虾病害爆发,且有利于龙虾提早上市,争取价格优势。中秋和国庆豆丹的市场需求量最大,调节好茬口可以在此时间收获上市,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五、结语

“龙虾—大豆+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模式中生物互不干扰、独立养殖,利润远远超过稻田养虾、藕塘养虾以及单独养殖豆丹,抗风险能力高于单一种养模式。该项目经过3 年实践,取得了较佳成效,在当地已有多家小规模农户模仿运行,收益显著提高,可根据生产条件和规模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灌云县种养龙虾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钓龙虾
江苏灌云县“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种养模式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龙虾的迁徙
浅析灌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对灌云县人才市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袁善楚
出现得比人类还早的龙虾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