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建设现状与问题

2022-11-23 00:53易亚兰杨智鹏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渔业水产

易亚兰,杨智鹏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23;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141)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作为具有生产“实景”的科研场所,是开展农业科研的第二实验室,是培育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摇篮,是集成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场所,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农业科研工作离不开试验基地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科研用途为主的农业试验基地(即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约1000 个左右[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渔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尤为重要。自1978 年建院以来,中国水产科学院已建设渔业科研试验基地38 个,总投资98728.84 万元。2021~2025 年,拟新建科研试验基地8 个,拟投资39486 万元。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与种植业、畜牧业等科研试验基地建设相比,虽存在很多共性,却也因养殖水域等诸多条件限制,存在较为明显的特殊性。

一、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主要功能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以科研用途为目的的野外或室外科研场所,基本功能包括科研试验功能、技术示范功能、产业带动功能及人才培养功能。试验基地按照功能定位主要分为综合类科研试验基地和专业类科研试验基地,其中专业试验基地按照承担的主要职务不同又分为以科学试验为主体功能的专业试验基地、以科学观测为主体功能的专业试验基地及以中间试验为主体功能的专业试验基地[3]。

二、渔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类型及功能定位

与其他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类似,渔业科研试验基地根据其功能定位也分为渔业综合试验基地及渔业专业试验基地。

1、渔业综合试验基地

渔业综合试验基地依托农业农村部院属有关单位建设,以多类渔业品种为主(一般两类以上),整合有关学科,形成“拳头”力量,面向全国的大型综合性科学试验与应用平台,肩负着全国重大渔业科技项目谋划与实施,渔业重大科技成果联合攻关的使命。

渔业综合试验基地建设重点是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与装备等多学科渔业科技关键技术工艺研究与成果转化综合应用试验,支撑多学科联合、产学研联合、科企联合,为推动有关产业全面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渔业专业试验基地

渔业专业试验基地依托农业农村部院属有关单位建设,以某类渔业品种为主,以满足某学科或多学科科学试验、技术创新、成果培育需求为目标,形成“钻头”力量,是面向区域的专业性试验平台,肩负着特定渔业品种、特定领域科技成果快速攻关的使命。

渔业专业试验基地建设重点是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与装备等学科专业技术应用试验,为推动有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现状

渔业科研试验基地与种植业、畜牧业等其他农业行业科研试验基地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目前,渔业科技试验基地的建设基本现状如下:

1、基地数量及规模普遍偏小

截至2016 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等级总数达到110 个,基地面积0.65 万公顷[4],且农业科学研究院综合性农业科学试验基地面积原则在1000 亩以上,专业性农业科学试验基地面积原则在100 亩以上。而中国水产科学院历年建成的38 个渔业科研试验基地总占地面积7358.28 亩,其中规模最大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试验基地占地1795.16亩,其他37 个基地平均占地面积仅150.35 亩。

2、基地水域面积占基地面积比重大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试验基地为例,基地总占地面积1795.16 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仅27.52 亩,农用地(主要为养殖池塘)占总面积比例高达98.4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38 个试验基地总占地面积7358.28 亩,其中建筑面积合计2692.63 亩,水域面积(主要为养殖池塘等农用地)占总面积比例达63.40%。

3、对基地建设地点要求较高

由于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故建设地点一般选择水资源丰富的场地,如距离水质稳定、水源较为充分且交通便利的水库、湖泊比较近的区域以及水资源处理程序简单的地点,便于供应渔业生态养殖及中试车间使用。

4、试验基地工程化程度较高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很多试验基地均新建较多中试车间,投资较大,加上车间内配套水处理系统、维生系统等设施,投资额较高。而传统农业基地主要是设施和大田,虽然占地规模较大,但因单方造价较低,整个基地的投资规模比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小。

四、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地建设缺乏规划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渔业科研试验基地一般由各研究所、研究中心及各站根据自身需求及地方实际选址建设,基地选址无法做到全面、合理、科学,且布局分散,缺乏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尚不能满足全院试验基地统一科学发展的要求。

从渔业科研试验基地结构分类上看,综合性试验基地偏少,单一性、规模较小的专业性试验基地偏多。从基地功能定位上看,以科学试验为主体功能的专业试验基地较多,以科学观测为主体功能的专业试验基地及以中间试验为主体功能的专业试验基地偏少[5]。

2、基础条件配备滞后

尽管“十二五”以来国家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但是基地的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仍然仅能勉强满足基地基本需求,离现代化科学试验基地的要求还有较远距离。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重庆试验基地为例,基地功能定位为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的专业试验基地,以及重要流域站点和长江中上游资源环境监测的重要数据平台。在环境监测中常见重金属监测需要的原子吸收、原子荧光仪等,该基地仅有1 套武汉中心淘汰的购置于2010 年的岛津原子吸收仪。为保证数据准确,部分样本仍需送回武汉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该基地目前在长江上游设置了长期监测点位,但受基地的数据共享平台条件限制,长江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状况及监测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及时共享。仪器设备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基地的功能发挥。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渔业水产
“证”规企业,振兴水产!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浅析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