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信息化下教学方法的探索
——以二年级建筑学设计课程为例

2022-11-23 19:29王丹丹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安徽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软件建筑

王丹丹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建筑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在于,它需要用理性思维综合分析已知条件,归纳整理出可用的信息,同时也需要用感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运用建筑设计语言构建出有建筑感、坚固且适用的人类栖居。这个过程中运用到的知识面广,多种学科体系需要慢慢建立起来,才能最终做好一个设计。

低年级学生主要指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一年级是建筑设计的启蒙,主要安排工具的使用,建筑测绘、行为尺度的认识、空间认知、大师作品分析、单一建筑空间设计等,主要在于建筑基础知识的培养。从低年级建筑学教学体系上来说,教学的框架是以建筑学认知、建筑图的表达、建筑设计案例解析、建筑设计基础为主线;二年级开始逐渐从单一空间设计过渡到小型建筑设计的方法训练,整个体系构架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综合,为高年级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1 低年级建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

①建筑设计思维的局限性。由于大多数是理科生考进,很多同学的设计思维还停留在公式、原理的套用,不习惯用形态等感性思维和理性双重思维发展,形象思维比较局限,因而为了启发同学们尽快地打开思维,除了前期的大师作品的收集和整理、抄绘和做模型,老师在前期一草构思概念设计时,应该以启发式的点评为主,本次教学中尝试前期抛出几个概念给同学,让他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概念,分组组合便于讨论,设计前期的案例收集和分析、基地分析等以小组为单位出成果,后期则发展为各自独立的方案。

②建筑设计构思的方法和表达是教学的难点。低年级基础课程知识体系与建筑类型设计方案设计衔接不畅,创造性思维是建筑方案设计的关键,把设计过程中最初的构想通过直观的经验、推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使之具象化[1]。建筑设计构思的方法和表达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建筑设计课程的难点;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体系中的空间的塑造、形态构成如何与建筑设计过程相结合,也是低年级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重点引导的方向。

③建筑设计步骤过程的控制有难度。很多同学不清楚从布置任务书、资料收集与案例解析之后,一草、二草、三草直到正图的过程中,每一次草图都是方案从模糊到清晰、不确定到确定性、从外部环境分析到内部空间组织等循序渐进的过程,同学们在设计中阶段任务不明确,导致很多同学总是出现设计过程的滞后。

2 疫情条件下教学信息化的需求

自疫情爆发以来,网络和信息工具在教学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辅助地位,能够打破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人与人之间进入无障碍畅通的沟通模式。线上教学成为各个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一种特殊时期的授课模式,就其产生的作用来看,其对学校的教学模式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2]。利用网络信息为专业课学习服务,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课程前期的资料收集查阅、优秀案例学习的方面。而借助电脑建筑软件建模、建筑制图和电脑出图这方面的要求,建筑学本科课程开设原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由于突发疫情带来的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信息化的到来和大趋势下,使得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应用提前到来。建筑软件中尤其以Skechup 建模软件、Cad制图软件、Photoshop 平面排版软件等应用最广,操作界面简洁,学生很容易掌握,建模速度很快,修改也很容易[3]。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相关的免费教程,快速掌握其基本命令,在疫情时期的教学中,极大地弥补了物质环境匮乏时期带来的不便。

3 教学信息化背景下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探索

针对以上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和目前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教学信息化的需求,希望能利用好网络信息化的资源和工具,解决当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二年级设计课为例,这学期的授课由于受疫情影响,开学初始开展两周的网络线上教学,之后逐渐转到线下教学,考虑到线上教学有限的条件,大部分同学已经配备了手机、电脑、WiFi 等网络工具,同时学生对利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热情很高,利用网络查找和收集与设计相关的资料、利用建筑设计相关软件(如:天正建筑、草图大师等)进行模型的推敲,辅助建筑设计深化方案,本学期希望在利用信息化辅助教学方式、方法上做一些探索。

二年级的课程主要是熟悉设计步骤,整个课题时间为8 周,根据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分小组进行,集体上课为主线,分组讨论为辅线。设计前期,熟悉任务书和基地环境,重点是引导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寻找立意构思的突破口。一草向二草过渡阶段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借助相关建筑作品或者学生优秀案例,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优秀的建筑作品的构思和空间的建构。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适时地穿插理论讲授大课和方案改图相结合;分组讨论与集体讲评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手段相结合;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选择优秀的网络开放式课程加入课程内容,有目的地解析立意概念是如何在建筑中生根发芽,借助相关建筑作品或者学生优秀案例,进一步加深和强化学生理解立意概念,前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建筑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自主学习打开设计思路。在设计中期,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与手绘、手工模型相结合,建筑设计二草的深化设计阶段以及手工草图辅助建筑模型推敲是重点的设计手段,手工模型和计算机建筑类软件的运用可以相结合,扬长避短,对于低年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推敲的手段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设计后期,学生设计成果丰硕,利用作业互评等课堂讨论,设计一些学生主导性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总结、反馈等环节锻炼自主学习能力[4]。这种方式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总结

在疫情常态化的现阶段和数字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推进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借助网络优秀的教学资源和开放式课堂,可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App授课平台,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有效的课堂沟通,同时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对专业领域内新开发的优秀软件进行学习,充分挖掘新型软件的各种优势,更好地为建筑设计服务[5]。将手工绘图、建筑模型与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相结合,弥补了手工建模的不足。

总之,利用好信息化的手段,无论是利用网络资料查找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还是课前引导学生自学网络优秀开放课程,以及在方案设计深化过程中利用建筑模型辅助推敲等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手段。对于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和传授;另一方面,更需要教师能够理解建筑设计课程的授课特点,丰富授课方式和知识渠道,融合线上教学、丰富教学手段,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阶段,根据授课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认真总结和归纳,对教学信息化的新模式需要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有效改进授课模式,调研和对比授课效果,在授课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科学的授课方法,实现在疫情常态化阶段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式运用,并能够灵活转换、无缝对接。在保证教学效果的情况下,有效推进教学信息化在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运用,推动建筑设计课程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软件建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禅宗软件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