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在EPC工程总承包中的质量控制和意义探析

2022-11-23 19:29丁玉楼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工程质量工程项目

丁玉楼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1 设计单位参与EPC总承包模式的积极意义

1.1 显著提升设计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对项目管控提升

EPC 总承包模式其实很早就开始使用了,只是最早期都是些大型的企业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设计院在合作研究,而作为内地传统施工和设计企业大都接触较晚。受政府政策上的引导和迫于国内外行业上的趋势,目前,各种设计施工企业均纷纷参与,否则将会立即被市场淘汰。相较于传统的部分承包模式,EPC 总承包模式对于工程工作效率和完成质量具有更为积极的影响。从事承包的承包商在工程设计、项目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自身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工作优势。在传统承包模式中设计过程交由承包商负责,而在EPC 总承包模式中,承包商承包整个工程周期,一方面可以充分依托自身过去在工程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使得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手续得以简化和整合,承包商直接与业主开展交流沟通,根据业主需求调整工程设计方向,能够根据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充分发挥自身在设计、人才、加工、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建立起具有整合性的工程系统,能够更好地从宏观层面把控施工流程,监督管理各个工作环节的开展,提高工程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同时,EPC 总承包使得承包商对于工程项目流程的掌控力更强,在充分了解业主意愿后,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合理调整工程规划,调整原材料采购、建筑制造、审查监督等各个流程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自己在工程项目总周期中的指导作用。这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承包商对于工期要求更好把控;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因各方势力参与造成的未知风险,使得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1.2 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EPC 工程体系当中,设计院给总承包商提供最大的技术支持,设计院在法律规范和各地方条例上给施工企业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又会在同类的项目中找出类似的技术难点,提醒施工队伍少走弯路。其次,设计院能够合理调节人才队伍与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匹配性,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让更适合项目的设计人员参与到施工环节中来,及时发现施工缺陷并立即做出补救措施,实现项目设计同工程最终完成度的有效结合,减少各类未知因素造成的潜在风险,对于施工过程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将工程质量隐患的发生杜绝在源头。

1.3 优化设计单位人员配置

设计单位在应用EPC 总承包模式的工程中,不应是单纯的设计,更是要参与到施工中来,原来不擅长设计理论研究的设计人员,可以转移到施工服务的岗位,为了满足更多、更复杂的总承包项目需要,设计院就要配备更为齐全的人员,让那些技术综合实力比较强的设计和管理人员得到更多的机会。同时,为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完成度和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由设计院根据人才队伍的差异性和与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适应性,合理调整不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自身优势,使得工程开展各环节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有效的优势互补,弥补短板,并不断培养专业素质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应对复杂的工程技术需要,为施工项目输送最合适的管理人员。

2 设计在EPC工程总承包中的控制措施

2.1 坚持成本为主安全高效的设计原则

设计方案的调整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总承包模式可以减少因各方利益诉求造成的设计冲突,设计方可根据业主需求和自身优势,以及预期利润,选择适合自身的设计方案。因此,应在保证满足业主需求的基础上,将成本控制放在方案设计的重要位置,如原材料采购、施工工艺等方面。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低成本的采购渠道,并考虑设备的折旧能力和相关材料的成本回收空间,尽可能做到成本控制,扩大利润空间;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大设备周转。不能为了不切实际的标新立异而使用特殊的非标准的工艺和设备,多使用技术成熟、节能环保、政府推广甚至补贴的材料。

2.2 限额设计控制成本,避免出现“三超”现象

限额设计的目的不是压缩投入,而是不能超过业主方的资金预期,通过EPC 限额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整体承包的优势,设计方结合业主需求、工程质量要求、自身成本控制,制定出最优施工方案,并及时化解因不可控因素造成的风险,使得整个施工图与总体要求相符,保证安全性和可行性。

首先,科学选择限额设计方案。设计方需要重视成本控制,将合同规定和业主要求的预算规范作为成本控制的警戒线,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等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程计划,倘若预期计划同预算规范不相符,则需要上报相关负责人,得到反馈意见后,再进行方案调整。

其次,加强对工程设计变更的控制。设计变更则是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未知风险和突发因素做出适应性调整,是对原有工程计划不足之处的补充和修正,本质上仍是以提升工程质量和保证交工期限为重,能够使得项目设计更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但设计变更不能作为最后的付款参考,而仅仅作为合同之外的补充。

2.3 注重市场竞争,提高造价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参与投标是项目的重要来源,项目报价直接决定能否中标,也决定项目是否有利润,而报价是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竞争对手都非常专业,社会对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造价师就需要加强对每项成本工作的研究,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还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家建筑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条例;不仅要了解各种材料的供求信息,还要了解相关国际大宗商品的动态;不仅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规避现有的不利因素,更要对项目远景有所规划和对未来突变因素做出应对。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全面地掌握项目发展情况,并且在技术手段和经济成本两个环节上进行项目综合分析,并做出多方案权衡,最终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合理管控。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能最直接地影响到项目是否参与。

2.4 重视设计变更,让设计成果不断完美

设计变更主要是为了修正设计成果,不仅是纠正设计中的错误,同时也是让设计作品日趋完美;不仅保障施工质量,又能调整投资强度。在施工现场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或投资资金突变时,也可通过设计变更的手段,既保证施工质量不降低标准,又使项目顺利实施。

施工合同总价以施工图为基础,后期的设计变更不能作为施工过程中付款的依据,施工过程中进度款的支付仍然需要依照合同价所约定的进度进行支付,而设计变更部分需要在结算阶段进行支付,通常情况下,设计变更不可避免,但在不同阶段,费用损失不同,设计变更发生的阶段越早、控制效果越好。所以,应将设计变更尽可能控制在设计初期,尤其是建筑主体的基础阶段,如发生在项目中后期,则不可避免地造成损失,所以要严格控制设计的不合理变更。在设计变更时,需先对工程费用进行估算,避免后期决算超标,让变更在总价的控制范围之内。与此同时,需对目标成本进行全过程跟踪,每次的变更都会打破原有进度和造价平衡。所以,实时对设计变更以及施工现场签证进行汇总和分析,确保变更达到预期效果,将为开展后续验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5 加强对设计成果的评审

EPC 总承包工作在正式开展前需要做好充分的设计备案工作,包括对设计工作的审查评估。方案设计关系到工程项目整体的周期性规划和各个工作链条的资金分配、人员分配等情况,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完成度。因此,施工部门在将设计方案投之于施工之前,必须切实分析设计图纸上各个具体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设计方案中对各项资金费用支出做出的有效评估,若发现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向设计部门反馈,针对现实情况做出调整修改。此外,应当组织具有设计经验和实际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专门的设计成果审核小组,充分评估设计方案与工程项目的匹配度以及具体环节的可操作性,从而在施工开始前将各类问题隐患从根源扼杀,减少施工开始后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和资金费用,以免阻滞后续施工工程的开展。

2.6 做好协调配合

设计过程不仅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整体周期流程,同时也关系到各个部门、各个工作链条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设计方案的制定,需要协调处理各方意见。一方面,设计单位需要吸纳优质的技术人才,由专业人才予以指正,监督整个设计过程,评估设计结果,从而增强整个设计过程在内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设计过程更有秩序,提高设计方案与工程项目的匹配性。此外,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吸纳施工部门的具体意见,设计人员同技术人员之间做好充分的交流沟通,在施工前及时发现施工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协调处理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以BIM 技术对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实时模拟,检验设计图纸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后续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质量提供充分保障。

3 结论

随着我国建筑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EPC 总承包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程周期、优化组织管理架构,对于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但该模式同样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三超”现象的产生,使得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成本控制工作,这关系到工程设计与合同预期规范的匹配性,同时关系到整体施工项目的经济利润。因此,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分析各个工作环节的资金需求,以价值工程理念作为方案设计的指导标准和参考标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得总流程的工程造价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充分考虑各个部门的利益诉求,协调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设计方案的总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审核,通过模拟运算的方式检验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使得设计方案与施工流程相匹配,为业主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工程质量工程项目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措施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控制重点
如何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EPC模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电动商用车终极设计方案
合同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