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2-11-25 15:53章芸芸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人员

章芸芸

宁海县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600

近年来,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的加快,也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出行提供了不小的便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中的各类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城市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市政道路来说,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是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了解市政道路不同于一般的道路,其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有待优化和解决,只要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市政道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那么就会使国家城市化的发展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愈加顺利。

1 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性及效用

1.1 重要性

伴随着当前时代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脚步也在不断加快,人们也都选择进入城市发展,这也使得城市人流量逐年增多,同时各类生产活动也有着明显的上涨趋势,这就代表着城市交通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运输量的变大也带给城市道路一定压力。对此,不仅要求道路具有安全、稳定的通行功能,也要求道路建设的更高质量,作为一个城市内部的重要建设环节,市政道路质量优劣程度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和日常生活质量[1]。与此同时,市政道路建设的科学合理度也反映出了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市政道路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周围各类生产环境以及生产活动的未来发展,所以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提高对市政道路的优化重视程度,不断突破自我,提高市政道路设计以及施工质量,从各方面着手,结合到影响着市政道路质量的种种因素和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解决问题,进而设计出更加科学且合理的交通路线,保证道路的通行,以便于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顺利,避免人们在路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人民的满意度,也能够保障各类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构建更加舒心且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1.2 效用

不同于一般公路建设,市政道路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体系,对于设计的要求也更高,同时施工也更为繁琐、复杂。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类因素,比如道路下的各种管线排布(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综合管道、电力管线、燃气管道等),绿化以及道路断面布置等等。在设计时需要多方考量,科学合理的优化道路线型、进行断面布置。如若设计不合理,就会影响着城市群众的日常出行以及各类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城市。所以应加强对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视程度,为城市未来的顺利发展提供助力,实现道路服务于城市,城市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目标。

2 市政道路的特点

2.1 涉及领域众多

市政道路设计时存在复杂性和严谨性,首先需要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规划、竖向规划、市政管线规划等资料作为道路设计时一个基础的数据支撑,其次,充分了解市政道路的服务对象、使用功能,以此分析规划层面的合理性,再次,解剖地下管线,做好近远期衔接,避免二次投入,节约成本,最后,结合现状地形,功能需求,提出贴近实际的初步设计方案。市政道路设计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领域:包括道路设计、排水设计、给水设计、综合管线设计、交通组织设计、路灯设计、绿化设计等。需要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妥善交流和讨论,研究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将各专业领域都紧密联合起来,按照各领域的施工特点设计出一套优质方案,以确保此方案能够发挥出各专业的优势,推动城市市政道路的持续性发展。

2.2 结合实际情况

市政道路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和各生产活动一项基础设施,不仅涉及到多领域,也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作为市政道路初期阶段,首先需要踏勘现场,尽可能的发现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一遍遍的现场踏勘中,进一步的完善设计方案,以确保市政道路能够和周边的环境进行一个有限协调、构建成有机整体[2],最终完成施工图设计。避免因不够了解现场情况以及各种存在的问题而导致设计图纸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出现无法实施或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

2.3 多个部门协调

虽然市政道路设计属于最初期阶段,但也是最基本的环节,因为设计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与后续的各类工作开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设计部门不仅要完成自己的设计工作,也应当增强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结合各部门的想法和工艺来设计出优质图纸。从初期阶段到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每个部门都要相互协调和合作,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监理部门要确保施工与设计图纸相符合,如果实际施工时出现与图纸不符的情况,需及时向甲方汇报,并与甲方、设计、施工等各部门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及时的制定解决方案,以此来保障市政道路工程能够高质量且顺利的完成,避免影响施工工期。

2.4 设计专业性强

市政道路因为覆盖的领域较广,涉及到的专业较多,所以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来进行设计工作,设计人才不仅要拥有充足的专业能力,也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经验丰富才能够设计出符合要求且实用性高的图纸。设计人员也应当吸取各部门或各领域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意见,包含着管道的设计,绿化工作等等人员的看法,在整合之后优化设计,使设计能够满足实际施工情况,推进各部门工作的高效完成。

3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交叉路口设计问题

交叉路口的设计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设计质量需要得到重视。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车流量、人流量在不断增多,这就对常出现安全事故的交叉路口安全性提出了更高标准。所以在进行市政道路的交叉路口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保障平面交叉口的范围内应采用直线线形,以此保证行车安全。此外,中线的交角最好不小于70度,如果遇到不可抗力或特殊困难的时候,可以放低标准至不小于45度。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之内,不应出现任何高出路面1.2m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会严重阻碍到驾驶员的视线,进而产生交通事故。交叉口进口道的纵坡度不应大于2.5%。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考虑到的因素诸多,其中包含着行车的舒适度、排放水的系统流畅度等。

3.2 道路参数设计问题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不同类型的道路路面的可用年限有所差异,应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也要结合际情况来选用路面的施工材料,比如混凝土路面,其使用年限是20-30年,但如果是用沥青来铺设的路面,其使用年限为8-15年。但在市政道路施工的时候,因为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超大型车辆会对路面形成较大压力,日常的路面维护工作不够严谨,或是天气、灾害等等都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年限,使得最终的道路使用年限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徒增市政道路的经济成本。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时,对于这些突发情况也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判,将这些问题考虑在设计范围之内,预留一些相关参数,以此来保障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道路路线设计问题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当中的人流量与车流量也逐年增加,那于道路质量的标准也就逐渐提升,人们需要更快的出行速度,需要更安全更便捷的到达目的地,因此对于道路的路线也就提出了更高标准[3]。应设计出更科学更安全的道路路线,立足于安全的角度,采用较大半径的圆曲线,这类设计相较于短直线效果更强,主干道最好不要设置过多的转弯处,以此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因为道路路线设计并不仅是单纯的按照道路本身完成设计,而是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因素,将环境和道路设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也要考虑绿化、管道等等,确保道路的线路设计和周遭环境相互协调。

3.4 道路绿化设计问题

绿化工程是市政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的设计意在使城市更加美观,同时突出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这对于新时期的城市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道路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应在保证景观的连续性以及美观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到绿化对于行车驾驶人员的引导效用,提供给驾驶员行车路线一定连续性,以此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市政道路的弯道外侧,以及凸形竖曲线的道路两侧种植较高的乔木,能够充分发挥出预警的效用,以此来确保行车人员能够对行车的路线产生基本预判[4]。此外,绿化也能充当隔离带的作用,在道路中间的乔木不宜过高,如果乔木过高,会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影响车辆变换方向。同时也要注重绿化的观赏性,结合道路的路线设计来选用绿化类型。

4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优化举措

4.1 优化设计管理机制

良好的管理机制对于一个工程而言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督促力,而管理机制的完善也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当中,优化管理机制可以确保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可以更加的专注、细致。管理机制还可以强化设计人员的工作水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和实践经验提出更高标准,注重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除此之外,还要配合甲方加强监督管理,当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设计人员也许经常去工地踏勘,及时的发现施工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当场改正;如果问题较大,则需将情况汇报给甲方,由甲方等各部门来共同制定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能够如期且有质量的完工。

4.2 强化设计人员素养

不论是哪个工作领域,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都大大影响着工作质量,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市政道路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设计人员能够不断创新与优化设计方案。而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最为基础的就是提升设计人员的自身职业素养。设计人员应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完成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以确保道路和环境相互协调,设计者应具备扎实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超强的专业能力,也要抱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设计工作中,能够认真去分析道路的走向和整体布局[5]。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需频繁的去实地踏勘现场,认真了解现场环境,找出对设计存在影响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设计部门也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4.3 提高道路使用年限

道路的使用年限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不仅是路面材料的选用,也包含行驶在路面上的车辆类型以及维护程度[6]。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人员应在实际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各类因素,对各类设计参数进行细致的调整,将重型车辆对道路产生的压力和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都考虑其中,并留出一些预设空间,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推动道路可持续性发展。

4.4 注重道路景观设计

市政道路不仅推动运输行业发展,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时,应结合该城市的文化特色,利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休闲区域或者人行通道,展示城市文化底蕴。设计人员可以结合本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将其融入进市政道路的景观设计中,同时也要保证行人与行驶车辆互不干扰,确保景观与道路相辅相成、和谐共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4.5 关注道路配套设施设计

道路的配套设施建设在市政道路当中尤为重要,比如红绿灯、隔离带、天桥、交通标识等。在设计的时候要确保这些装置能够醒目且整洁清晰,让行人和驾驶员能够一眼看到。这些设施能够督促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充分发挥出交通标识的引导作用[7]。此外,路灯的配套也十分重要,不仅能提供夜间照明,还能作为景观的一部分,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质。

5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但存在于市政道路设计中的理念较为传统,出现的问题还有待解决,设计时如果没有统筹考虑,则会导致道路设计没有充分发挥出其积极的效用。因此相关人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提高自己的全局思维,更深一步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以此来提高市政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保障设计经济性和环保性,使市政道路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服务于人民群众,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道路人员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