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废弃物的高效发酵堆肥初探

2022-11-25 15:53贺有胜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菌液木屑废弃物

贺有胜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多年来,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绿化废弃物, 如树枝、落叶、草坪剪落物及其它植物残体。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就地焚烧或随生活垃圾一起填埋,这样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生态环境[1-3]。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绿化废弃物的处置和利用途径有三种:1、发酵堆肥2、绿地有机覆盖物 3、废弃物发电。对园林部门来说,一方面,绿化废弃物按普通垃圾焚烧或填埋,既浪费了资源,也加大了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每年又要花费巨资去购买大量的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4-6]。因此,在上述的处理途径中,利用废弃物发酵去制成有机肥料,就成了园林部门切实可行的处理方式。

但因绿化废弃物存在着自身特性,并不完全适用于传统的堆肥发酵方式,所以很有必要在传统发酵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摸索出如何利用微生物菌发酵堆肥的新途径[7-8]。鉴于此,在2020年开始对草屑、落叶及木屑这三种原料进行了微生物菌发酵堆肥的实验。在2021年开始探索在堆肥发酵的各生产环节中,如何利用各种市售的机械设备来替代人工操作[1]。

1 传统堆肥发酵方式及存在问题

所谓传统堆肥发酵方式,其实就是数千年来种植业常用的堆肥制作方法,即将收集到的种植业废弃物(如稻草、茎蔓、野草、树木落叶等)以及养殖业的排泄物(如禽畜粪便等)作为堆肥的原料,混合后堆置于露天进行发酵,然后覆盖上破席、稻草、泥土或塑胶布,以避免肥份丧失。为保证堆肥发酵腐熟均匀,每隔1个月需要翻倒一次[9-10]。

这种采取简单混合、人工堆放、自然发酵的方式,也称作“堆沤肥”。但由于废弃物中所含的纤维素、木质素等不易降解成分较多,运用此种方式,则存在着发酵时间长、堆肥效率低,且发酵期间异味重,降解不彻底、养分流失严重等缺陷,严重影响到绿化废弃物堆肥发酵的应用普及[11-12]。因此,去尝试利用微生物菌高效发酵制肥就成了首选方式。

2 高效微生物菌堆肥发酵实验

2.1 原理

高效微生物菌可以将绿化废弃物降解为有机材料。在高效生物因子(各种分解酶、多种微生物活菌)的作用下,经过好氧和厌氧发酵,原料中原先不易降解的粗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木聚糖长分子链、木质化合物的酯键发生酶解,把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转化成植物可吸收利用的低分子碳水化合物,把不易腐烂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营养成分,同时产生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利于植物营养吸收、根部保护和土壤改良[10-11]。

2.2 实验

根据微生物菌发酵的技术原理,分别于2020年7月(夏季)和9月(秋季),对草屑、落叶及木屑三种原料进行了两轮发酵堆肥实验。期间气温分别在25-37℃之间和12-28℃之间。

2.2.1 实验材料及设施

草屑、落叶、木屑三种原料,EM菌原粉、红糖以及适量腐熟羊粪。草屑为我园草坪剪落物,碎屑长度为7-13cm。落叶为秋后园内树木自然落叶后收集,木屑为园内树木枯枝经粉碎机处理,碎屑长度为5-7cm。EM菌粉采用湖北某厂产品,规格为1KG/袋。红糖为市售散装,为微生物发酵繁殖提供营养物质。适量的羊粪调节发酵堆料中的炭氮比。

水泥发酵堆池3座(每种原料各使用1座),半下沉式,尺寸(㎜)3700*2500*1700,地下深度500㎜,容积约为15m3;打药水车1台,容量3m3,用于菌液的稀释及存储;手推喷雾式打药机1台,容量0.3m3,可调节出水雾化状态,用于喷洒发酵菌液。

2.2.2 菌液配制

取EM菌原粉3kg,加红糖4.5kg,水(自来水静置1日以上)300kg,在常温条件下,充分混合均匀后封闭于容器内自然发酵,期间可开盖搅动两次,3-5日后可得到发酵原液。使用前,将原液灌入打药车水罐中,与水按比例1:10稀释后形成发酵菌液备用[2]。

2.2.3 原料与菌液拌和

先在发酵堆池地坪上平铺一层原料,约20cm堆高,均匀撒施少量熟羊粪,将制备好的发酵菌液,利用打药机雾状喷头均匀喷洒在原料上,再盖一层相同堆高的原料,再撒施少量的熟羊粪,再喷洒菌液......依此类推,直至原料与菌液的拌和物堆满整个发酵堆池。喷洒菌液时,需保证喷透喷匀,拌和物适宜含水量在50-60%,实操中判断方法是:用手抓紧拌和物未见有水渗滴,松手能散开即可。

2.2.4 发酵腐熟

当拌和物堆满压实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为使拌和物发酵时空气流通,保证好气性微生物繁殖快,在堆制发酵7日后,堆体需要翻倒一次。同时,采用雾状喷洒的方式补充一次发酵菌液(仅限此次),用量为初喷时的1/3。以后在夏季每隔7日翻倒1次,在秋季每隔10日翻倒1次,各需翻倒2次即可。

2.2.5 堆放后熟

拌和物在发酵腐熟基本完成后,从堆池中移出,推送至周转堆场进行堆放后熟,最终完成腐熟。腐熟标准为发酵后的物料变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无恶臭味、有较淡氨气味,用手可搓碎[3]。

2.3 结果与结论

2.3.1 腐熟过程的发酵温度及堆体变化

在第一周内,草屑、落叶堆体的中心温度最高为54℃,堆体比初堆时塌陷约至3/4。木屑堆体中心温度最高为49℃,堆体塌陷约至4/5;第二、三周内,草屑、落叶堆体中心温度最高可达65℃,比初堆时塌陷约至2/3。木屑堆体中心温度最高可达60℃,比初堆时塌陷约至3/4;第四周内,草屑、落叶温度最高为41℃,比初堆时塌陷约至1/2,木屑温度最高为37℃,比初堆时塌陷约至2/3;随后阶段,堆体中心温度变化不大,至腐熟基本完成时,草屑、落叶堆体塌陷至1/3,木屑堆体塌陷至1/2。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发酵周期明显分为中温→高温→降温三个变化阶段,这为今后的发酵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3.2 发酵成品周期

根据实验结果,微生物菌发酵周期为:草屑、落叶在夏季约为35天,秋季约为48天,木屑在夏季约为45天,秋季约为63天。而传统发酵的周期按经验数据为:草屑、落叶约为8个月,木屑约为1年半;由此可见,与传统发酵方式相比,微生物菌发酵技术可以迅速缩短发酵时间,极大提高堆肥的生产效率,且腐熟化程度更高,有害病虫和杂草种子更少。

3 机械化处理实验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各工序的人工操作比重过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非常不利于今后量产化和工厂化的发展目标。因此,很有必要根据发酵工艺特点,去探索如何在各个发酵环节中实施机械化、流程化操作,并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4]。

3.1 工序流程设计

根据微生物菌发酵的技术原理,结合生产实际状况,设计出一整套操作流程,步骤如下:

堆料 → 选料及粉碎加工 → 菌液配制 → 原料和菌液拌和 → 拌料转运 → 发酵腐熟 → 后熟堆放及周转

3.2 机械化处理思路

经过研判,在上述各流程中的许多环节都可以尝试利用机械去替代人工,甚至可以考虑利用市场现售的建筑、农业等行业专用机械去实现,这可以节约研发经费和采购成本。鉴于此,在2021年6月份,开始尝试选用几种市售的机械设备,去实测机械化替代的可行性。

3.3 机械化实验简介

3.3.1 树枝粉碎机

用于粗料粉碎加工流程,为发酵生产提供原料。实验所用粉碎机为某厂产品HT-300,整机尺寸(㎜)2200×1200×1750,32马力柴油机,最大进料直径为150mm。经过实验,该机集切片、粉碎为一体,可粉碎直径为1-15公分的干湿树枝、树叶、树皮、树干等物料,并加工成30-70mm的碎片[5][6]。

3.3.2 搅拌机

用于发酵原料与菌液的拌和工序,为后续的腐熟发酵提供半成品。其中,拌和的均匀程度至关重要,直接会影响到发酵成品的质量高低。经过分析,决定尝试使用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来替代人工拌和。

实验所用搅拌机为某厂产品JZM-350,外形尺寸(㎜)4200×2050×2690,出料容量为350L,生产率13m3/h,搅拌筒转速15r/min。搅拌电机5.5KW,提升电机4.5KW,水泵电机0.55KW。该机为滚筒式混凝土搅拌机,正转搅拌,反转出料[7][8]。

3.3.3 上料转运车

用于发酵拌和物的转运及上料工序。实验所用设备为自制的有机废弃物发酵转运及上料装置,外形尺寸(㎜)2300×1500×2800,上料容量为300L,最大提升高度2700㎜,提升电机5.5kW,旋转电机4.5kW。该装置包括废弃物上料车和上料斗,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轨柱。使用时,将上料斗主体降低至最低处,将拌和物直接输送到上料斗内,并操控上料车至发酵堆池的上料处,升起上料斗至需要的高度,此时控制上料斗主体旋转并将内部的拌和物进行上料处理。

3.3.4 抓草机

主要用于发酵腐熟工序,包括发酵物后期翻倒、腐熟料出仓转移等操作。在最初实验中,这两项工序均为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经过分析,决定尝试使用小型农用抓草机来替代[9]。

实验所用抓草机为山东某厂生产的ZL904型小型农用抓草机,整机尺寸(㎜)4130×1480×1930,额定载重量400kg,额定抓容量0.5m3,卸载高度≤2.0m,发动机功率16.2kW ,最小转向圆半径4000mm。该机采用液压转向,后轮驱动,操作轻便自如,多功能拖拉装载,一机多用。

3.4 结论

经过实测可知,机械设备和人工操作相比,生产效率普遍得到提高,人工缩减显著。其中,原料拌和工序与堆料翻倒工序的生产效率提高约至4倍,人工缩减约至2成。在某些工序,生产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如拌和工序中,最初实验采用的是菌液喷雾式人工拌和方式,明显存在着拌和不匀不透、菌液浪费严重的缺陷,在使用搅拌机机械拌和方式后得到彻底克服。又比如翻倒工序,最初实验采用的是人工翻倒方式,不仅费力费时,而且翻倒不彻底,采用机械方式后,缺陷得到完美解决。因此,在微生物高效发酵堆肥生产中,以机械化设备取代人工操作,有着很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10]。

4 生产基地规划简介

计划明年(2023年)在植物园后园建设一处绿化废弃物的发酵堆肥生产基地,规划占地面积约为6.24亩,初步达到满足约60万m2绿地的绿化废弃物处理的需求。形成从原料收集堆放、粉碎发酵、成品储存等相对完备、安全规范、科学有序的配套运行体系。

4.1 原料堆放区

规划面积约为2.27亩,分门别类的整齐堆放以草屑、落叶及木屑为主的绿化废弃物原料。

4.2 粉碎处理区

共配备1-2台粉碎机,用于枯树枝干的粉碎加工。

4.3 菌液拌和区

规划面积约为0.64亩,用于发酵原液的制备、稀释菌液的配制及原料与菌液的拌和等。共规划有3个原液发酵罐、2个菌液稀释池以及2台拌和物搅拌机。

4.4 腐熟发酵区

规划面积约为2.12亩,用于拌和物的腐熟发酵处理。计划配备1台农用抓草机,另外规划10个腐熟发酵池,均为长方形半下沉式混凝土防渗池体,尺寸(㎜)1175×4000,深度500㎜,池间均有宽度为3m的道路相连,便于机械操作与运输。

4.5 堆肥后熟周转区

规划面积约为1.21亩,用于腐熟堆肥的后熟与周转堆放[11][12]。

5 结语

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发酵制肥,可使其得到科学合理地处置和利用,但如何在发酵技术和流程上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发酵堆肥在生产上达到优质、高效的量产目标,就成为各地园林部门共同面对的一项课题。在过去的两年间,虽然在高效发酵技术和机械化处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深化研究,如原料配方的优化,发酵期间水分、空气、温度、酸碱度、碳氮比等因素的控制,更多工序的机械化替代以及操作流程优化等。总之,希望通过上述种种努力,能够为绿化废弃物的高效发酵堆肥技术的应用普及,建设节约型的城市园林绿化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菌液木屑废弃物
不同浓度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光合细菌在种植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木屑
嚯,钻木真的能取火
假单胞菌HYS菌株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澳大利亚人巧用木屑防尘、防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