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嵌入高职化妆造型教学中的方法和途径

2022-11-26 06:38伍琳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化妆人物形象广西

伍琳

(北海职业学院,广西北海 53600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专属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的内容,能够成为人们区分民族的重要依据。例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一个民族的显著标志。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冲击、风俗习惯的变迁以及传统民族服饰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需要材料繁多等原因,年轻一代已经逐渐舍弃了民族服饰,导致民族服饰的传承遭遇瓶颈。所以从该角度来说,当前将民族妆饰艺术嵌入到高职院校的课程中是十分有意义的,能够尽力推动民族传统艺术的长久传播。现阶段,人物形象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吸引诸多优秀人才的积极参与。而形象设计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很多人在经济水平提高之后的不二选择。很多的高职院校顺应市场需求开设了相关课程,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结构模式,在课程建设上面已经取得了成绩,基于此我们将民族妆饰艺术嵌入到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当中,既能够传承我们的民族妆饰艺术,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人物形象设计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一、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具有丰富特色

广西地处祖国南方,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凭借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广西少数民族妆饰艺术自古就各式各样、风格独特,尽力展现当地民俗风情的优美韵味。以壮族的壮锦和绣球、瑶族的头饰、苗族的银饰等为代表的妆饰品,既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又传递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不可忽视的优秀瑰宝。因此,从实际角度入手,这些妆饰艺术能够为化妆造型课程提供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

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和头巾、衣裤式短装为主,让人穿着之后深感朴素而实用。通常来说,服饰崇尚黑、蓝色,主要以黑、蓝色作为服饰的基本色调,显得庄严稳重。而花边、阑干织绣,则运用了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花纹图案,与黑、蓝色底色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反差,给人以庄重大方,同时又不失活力的视觉感受。壮锦是壮族的传统手工织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锦以红、蓝、黄、绿、紫等各种彩色丝线交织而成,主要采用二龙戏珠、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自然图纹和几何图纹,多用于制作被褥面、头巾、背带心、挂包、围裙等日用品和装饰品。壮锦做工精美,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浓郁,体现了壮族人民热情开朗和积极乐观的民族性格。

与壮族服饰庄重而朴素不同,瑶族服饰色彩艳丽,款式繁多,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瑶族拥有众多支系,各支系服饰差异十分明显,过去曾因服饰的颜色、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称,如白裤瑶、红瑶、竹箭瑶等。瑶族妇女注重装饰,对发式尤其讲究。因此,瑶族妇女的头饰十分丰富,有戴帽、缠发、包头巾、椎鬓、顶板、戴银钗等,造型也多种多样,有三角形、“龙盘”形、“月牙”形、“凤头” 形、圆筒形、宝塔形等,同时还装饰了各种银器,如头簪、头钗、耳环、项圈等。瑶族女性擅长挑花和刺绣,瑶锦工艺精致、五彩斑斓,故也常用作头巾、头带等头饰。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佩戴银饰的习俗,但没有一个民族比苗族更崇尚银饰,苗族人民将他们对银饰的喜爱发挥到了极致,苗人全身上下都佩戴银饰,并以佩戴银器的多少、大小来衡量美,可以说,苗族是一个被银光包裹的民族。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脚饰、衣饰和童帽饰等,而头饰又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冠、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等。苗银造型独特、品种繁多、工艺精湛,其造型和纹样既取材于生活,又融合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和原始信仰,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感受,还呈现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二、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应用在高职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一)为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教学提供指导

在前期对于广西少数民族妆饰传承的实地调研中,我们看到了政府、民间技艺人、民俗学者们对于传承所作的努力,各方关注的重心都在于传承人的培养。以学校的课程作为主要渠道之一,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传习,可以让广西少数民族妆饰文化得到更有保证、可持续地传承与发展。

(二)为少数民族艺术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助力

我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相对滞后于中东部高职教育发达地区,在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化发展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也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随着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培养适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了解本土民族文化的人才,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课程与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为其他课程实施融入民族文化艺术的教学提供范例

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培养的是人物形象设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除必不可少的技能性教学之外,还应产生引导和扩展学生想象力、表现力、感知力以及思辨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将广西少数民族妆饰元素融入形象设计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融合理论与实操,帮助学生在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语境的同时,获得对人物形象设计的方法和技能的升华。以此为契机,为其他课程实施融入民族文化艺术提供范例。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各行各业开始与外国地区相联系,并进而构建一体化的建设方针。因此,由于受到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现行高职人物形象设计化妆造型课程体系中,大多数院校都侧重于西方化妆造型设计技法的教学,忽视对本土本民族形象设计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吸收研究资源较为局限,不能从源头了解情况,不断采用完善策略,固化学生的创作思维,最后导致学生的作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各类行业竞赛中也乏善可陈。

(五)传承广西少数民族妆饰艺术

广西众多少数民族妆饰艺术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冲击,缺乏传习人,很多优秀的技艺面临失传,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广西的高职院校具有传承本土优秀民族艺术的天然使命。

三、化妆造型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的方法和途径

将广西民族妆饰艺术融入高职化妆造型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课程等线上资源学习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的知识,领会广西少数民族民俗、审美的特别之处。结合妆造技术,教学案例等进而引导学生在化妆造型课程学习中将广西民族妆饰元素灵活运用于人物形象设计中,以达到开拓学生设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进而将广西民族妆饰的艺术特色加以传承和创新,从而实现高职人物形象设计化妆造型课程和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完善合理的研究计划,切实推动化妆造型课程教学改革,形成独具广西特色的人物形象设计妆造教学特色。

(一)学习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知识

在艺术的传播过程当中,不同的文化特色都需要相关的艺术知识做支托。广西民族妆饰艺术融入高职人物形象设计化妆造型课程的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具有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的知识储备,需要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这些民族妆饰艺术的相关知识,才能将这些民族妆饰艺术灵活运用到人物的化妆造型中。在妆容方面,包括妆容的种类、化妆的方式、每一个妆容所代表的意义、不同民族的妆容的差异、妆容所需要的服饰搭配,应用的场合等。所以在学生设计妆容时,需要将相关的影响因素考虑其中,避免后续的混乱与麻烦;而在服饰方面,主要学习民族服饰的样式、版型、材质、制作方式、应用的场景和习俗搭配等内容,这些知识是民族妆饰艺术的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所以在相关环节的教学工作当中,更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再加上广西有十一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的妆饰艺术都多种多样,学习起来较为复杂,因此在高职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具有独特意义的妆饰加以细致教学,其他的妆饰作为知识的扩充。这一部分的教学是基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

在民族妆饰艺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亲身实际接触到广西的民族妆饰艺术,亲自感受这些民族妆饰的质地、样式、设计风格和作用。这个环节是基础知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许多的民族妆饰的制作方式和材料具有不可复制性,这样的民族妆饰往往是民族中重要意义的代表。在将广西民族妆饰融入高职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这些重要的民族妆饰,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该民族的艺术风格、民族妆饰的核心特点,在应用的时候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在学习民族妆饰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学者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妆饰的内涵,根据该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的地理环境,长期的生活习惯等,深刻理解一件服饰或者饰品设计和制作的内涵,为什么设计成这个样式,这种设计风格对使用者的生活所能产生的作用,以及带给人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一定效果。由此能够树立设计者的正确思想观念,并进而通过深入解读这些民族妆饰的内涵,努力为其后续的应用和创新工作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进行民族妆饰元素的设计实践

当学生具有一定的民族妆饰艺术的基础知识后,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实际的人物化妆造型练习和创作中,将广西民族妆饰艺术逐渐融入妆造设计当中。首先,可以通过教师展示广西民族妆饰融入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案例,分析案例,让学生试着用案例的模板进行人物形象设计。等学生逐渐掌握将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应用到人物形象设计之后,再引导学生多学习掌握几个模板。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还包括让学生实践制作广西民族饰品,选取可复制的饰品,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后亲自体验制作,按照民族本身所采用的制作工艺流程,实践复原民族妆饰,这个实践过程,能够让学生在将广西民族妆饰应用到人物形象设计时,更加贴近民族妆饰的核心内涵。因此,在该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比赛活动,并促使每位学生提升有关民族妆饰艺术设计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有序得到自己预期的行为答案。

(三)鼓励学生进行民族妆饰元素的设计创新

鼓励学生创新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更自由的设计权限和设计要求,让学生在结合广西民族妆饰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任意发挥,从而创作出独特的人物化妆造型设计作品,全力展现当地的风土民情。当学生有了足够坚实的民族妆饰应用到人物化妆造型的方法技巧后,则可以根据当前的审美、市场需求和学生自身的民族妆饰知识的积累,实现原创性人物化妆造型的设计创新,能够使广西民族妆饰嵌入人物化妆造型设计的教学改革实现最终目的,不断提高在艺术领域当中的实践价值,努力弘扬继承广西民族的妆饰艺术,又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在未来的前进道路之上,创作出质量更高的设计作品。

(四)组织学生参加弘扬民族妆造艺术文化的社会活动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化妆造型基本技能,对广西少数民族妆饰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后,组织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例如,在特定的一些民俗节日,如三月三,走上街头,通过民族创新妆造展示,宣传广西少数民族妆饰艺术。

四、结束语

广西民族妆饰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在高职人物形象设计化妆造型课程的教学中融入这些民族妆饰艺术,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进步需求。一方面是对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弘扬,有助于将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发扬出去;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研究指标与方案的建立,促进了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化妆造型课程教学的改革,并给予了人物形象设计更多艺术源泉和启发,进而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能自觉将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和化妆造型技巧深度融合在一起,不断凭借正确的指导方式,创作出更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

猜你喜欢
化妆人物形象广西
广西贵港
生命的化妆
《广西戏曲》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我没化妆
少女的化妆
广西诗歌五人谈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