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方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培育路径研究

2022-11-26 06:38王瑶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成才学习态度思想

王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黔南 558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定位为人的最高价值理想,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人类解放自身的标志[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人才培养的目规定了人身心素质的质量和规格,它一方面规定所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即受教育者的个性结构,包括知识、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规定培养的人应符合什么样的社会需要。教育要培养出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眼于民族振兴、人类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出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认为大学生应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独特个性的人;成为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中国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3]。

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贵州地方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培育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贵州省作为一个多少数民族省份,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于全国较为落后,且问题较为复杂。据调查,贵州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不尽相同,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的大学生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抑郁、焦虑、偏激等。抑郁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2年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大学生抑郁的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沉默寡言,学习兴趣不高,容易把小错误无限放大,敏感多心。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低,有忽视和抛弃自己的想法等,这些表现往往会一起出现,严重的会导致自杀,这也是我们在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时最棘手的问题[4]。

而焦虑是一种大学生普遍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焦虑往往会出现在考试前或者毕业前。因为这两个时期,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考试的排名先后,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都是他们感到焦虑的问题,又或者是临近毕业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是否能考上心仪大学的研究生,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焦虑。研究发现,焦虑主要发生在那些学习非常优秀或者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身上。焦虑的主要表现为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变得更多元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可忽视。

(二)教育环境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有待提升

调查发现,地方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性实力有待提升。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就高校思想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来说,思政教师师资存在严重不足。笔者对地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仅有14,75%的大学生表示很满意,41%的大学生表示满意。总的来说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6]。而学生反映思政课堂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空洞,注重理论;内容重复没有新意且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无趣;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调查发现,大多数的思政课都是照本宣科,毫无生气。此外,教学课堂是否受学生的欢迎也与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关系。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幽默风趣、学识渊博、严谨认真、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

2.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高校中很多教师包括思政教师大多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要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效果有待提升。在一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于传统的讲授式十分排斥,而社会实践和演讲、辩论、主题报告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授课方式。其中社会实践、辩论演讲形式最受学生的欢迎。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得知,思政理论教学课堂的问题主要有: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学生积极性不高;实践性缺失,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兴趣不高[7]。

(三)学习方式存在问题

正确的学习方式是成功的捷径,进入大学以后,如何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成了一个难住学生的问题。学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探究型,合作型,体验型,自主型,和交往型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侧重的不同点,各有各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不同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不了解学习方式的情况下,胡乱使用,导致学习的效果不佳。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其学习目标缺乏层次性。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表现出无所谓,即“我只要不挂科就好了”之类的言语,缺乏上进心。还有的学生虽然有学习意识,但缺乏自制力,导致半途而废。还有的沉迷于网络,往往会借着查资料的名义来上网,玩游戏。这些问题总体反映出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层次性以及学习自制力。

二、贵州地方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培育路径

(一)用思想政治教育武装学生头脑

地方高校要利用思想政治课来武装学生的头脑,特别是要抓住每次党的重要会议,借此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效性,只有让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才能够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培育中关键的思想问题。我们要在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弘扬民族团结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学生耳濡目染,使得学生产生高度的价值认同感。在平时的教学以及日常行为管理当中,将思想政治资源渗透进去,使得学生得到反复强化,教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只有各个部门携手共进,才能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面育人”[7]。

(二)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干预

由于心理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绊脚石,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地方高校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加强心理干预,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建立心理测评中心,构建一套完备的心理健康测评体系,应该安排拥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学位的教师定期对大学生展开心理评估。另外要培养更多教师,使他们拥有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来协助完成对学生的心理测评。

二是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要建构一个多元化,立体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如,定期的心理评估,安排辅导员每月定期与不同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所有学生的动向以及心理状态,由专业的心理老师来对学生的心理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并单独设立一个心理档案,将每次的资料都放入档案,以便取用。建立普查,筛查,排查的三部曲,建立完备的应急体系防止出现突发情况时手忙脚乱。对于刚入学的新生,一定要着重关注,因为大一新生处在一个高中与大学的过渡期,我国高中的封闭模式使得我国高中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以及抗压能力不强,辅导员需要对新生尤为关注。辅导员对所有年级的学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式

要想使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我们需要在其学习方式上提供帮助,需要解决学生学习态度与方式上的问题。

1.使学生转变不良的学习态度,教导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

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学习才能有一个正确的基调。面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辅导员应该用思想政治教育和适当的方式来矫正其学习态度。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大学生都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有极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考大学就是为了今后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能够挣到更多的钱,还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并没有意思,完全是为了父母的心愿,自己并不想读大学,此外,大学生中整日沉溺于打游戏、谈恋爱、过度消费的也不在少数,甚者有中途退学的情况。辅导员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尝试与努力学习获得学习上的乐趣,找到正确的人生价值和信念。辅导员要多次与学生沟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其找到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学生首先应当做到通才,再做到专才,只有做到博学多才,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8]。而学生要做到博学,就必须要具备强大的自学能力,特别是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教师和辅导员的耐心引导,通过布置课堂内外的学习任务,以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学平台,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和进行理论知识学习。

3.合理利用网络

作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相比以往的学生有更多的途径接触到时效性非常强的新鲜资讯,能够从中学到最新的热点和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却宁愿将时间花费在打电脑游戏,看网络电视剧,刷微博上,也不愿意利用手里的工具去拓展自己的视野,去完善自己的自学能力[9]。此外,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适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其思想的正确与纯洁。有很多学生热衷于在网上发言,但是其观点过于偏激,甚至不惜使用侮辱性词汇,作为一个要成长成才的大学生,不应当成为“键盘侠”,也不应当以满嘴脏话为傲。在网络上,我们要文明发言,适时发声,多数时候应当保持沉默,而不是乱发言,影响自己的情绪与状态。

(四)加强教师队伍和学校环境建设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学生固然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自学能力,但学生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授课教师仍然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所以各学校一定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这个信息高速更替的时代,如果教师的方法资源依然是落后的,那学生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教师要时刻谨记,自己是在培养这个国家的人才,手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民族的希望。作为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学校要健全人才教师的引进计划,一个学校要想培养更多的人才,必须要有精英的教师团队。高校一定要健全引进制度,贵州作为一个比较落后的省份,其教育吸引力不强,可以更多吸引本省的优秀教师回到家乡、回报家乡。此外,一定要提升这些教师的经济待遇,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

环境对于人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校要从显性的外部环境到隐性的内在环境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外在环境主要是给学生创造学习发展的平台,如提升图书馆的设备,拓宽学习的渠道,给学生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场所。内在的环境主要是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思想价值理念。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从微观的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到中观的校园文化建设再到宏观的社会风气改善方面着手,从教师和环境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猜你喜欢
成才学习态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到让孩子成才,必须先教孩子成人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