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以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2022-11-26 06:38杨璐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产学研人才环境

杨璐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 435000)

从我国高校角度来讲,环境设计专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环境专业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目前而言,我国已经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每年都能够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从我国目前环境设计教学水平来看,我国环境设计专业主要依托于三类高校,就是艺术设计专业平台;就是建筑学专业平台;风景园林专业平台。但正确因为上述三类平台的局限性,在学术方面的创新以及在实践方面的缺失,导致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基于此,对环境设计专业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对环境设计人员的要求。

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环境设计属于美术的实用范畴,是艺术和手工技巧的结合,需要设计师有自己的审美观,好需要有高超的动手能力。现如今,时代环境设计赋予了一个新的概念,能够将现代人对生存环境的审美充分体现出来,包含了社会文化、经济文化以及消费者心理等区域,而对于市场的不断发生变化,对环境设计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但能够尽早地掌握环境设计知识,还需要让学生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保证环境设计教育能够符合社会需求,打造人们所需要的环境,这样才能培养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在目前多数艺术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培养环境设计人才需要从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出发,规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设计能力,增加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彰显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首先,环境设计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设计相结合。环境设计专业需要结合设计理念和实际实践,只有真正动手实践起来,才能够理解环境设计的知识理论;而学习的知识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再次去指导实践活动,究其本质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其次,环境设计的实践课程是针对目前社会上对设计类毕业生所要求具备的能力所设置。设计学科的教学需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计,从学习设计理论到体验实践设计,再到在设计中加入审美观念,让环境设计得到美的升华,达到最终环境设计的标准。老师在环境设计的实践课程中需要注意设计的理论和设计的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可以从实践活动中去验证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用课堂上所学的环境设计理论去指导实际的设计活动,设计出更好的环境作品。

再次,环境设计的实践教学还结合了艺术和技术。设计教育需要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加上自身的艺术创造,强调使用有技巧性以及逻辑性的方法去进行艺术的创造,这也是在教育改革下的重点教学内容。所以,在开展环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设计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多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将课堂知识理论和实践设计相结合,能够打破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断层的僵局。

最后,环境设计并不只是对环境进行创作,而是融入了设计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理念。所以,环境设计的教育不能和生活体验所分开,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对艺术以及生活的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艺术的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不断体验和实践,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而言,环境设计专业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室内设计、公共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内容。从本质上来讲,环境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艺术与科技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依然采取传统的方式,出现了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

(一)教学方式相对滞后

我国很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更无法深入地进行学习。另外,市场上对环境设计人员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但高校却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在环境设计新理念、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存在严重的缺失,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

(二)在科研理论方面有所欠缺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高校起步比较晚,很多高校环境设计方面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设计项目在理论和实际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而且,在教学师资方面也存在较大缺口,导致了高校在环境设计方面科研方面严重滞后。

(三)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

很多环境设计方面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的机会,但是,如果学生参加实践工作的话,又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这就出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逐渐增多,如果学生缺乏明确的定位,加之在学习期间不够努力,那么很难在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产学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

产学研是高校教学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模式,是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产学研中的“产”指的是产业,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对于环境设计而言,可以是一家校办的工作室。其中的“学”就是指教学活动,是指学生需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其中的“研”就是指研究,对环境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新的技术进行学术研究。产学研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科研来促进教学,同时也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以便于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实现人才的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高校角度来讲,产学研模式能够将高校的理论教学和企业的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为人才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保证环境设计人才能够迅速地实现知识转化,体现出环境设计人才的价值。

四、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转变

(一)增强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

在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兼顾职业的需求,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学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代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从业资格。另外,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水平过硬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创新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要积极构建新的服务平台,积极落实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将人才培养、专业训练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积极与社会上的企业相接触,学习企业运行管理的模式,充分实现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以及对外合作,创新环境设计专业产学研的发展,提高环境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发环境设计课程,将环境设计当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带入到高校教学中,完善高校设计教学内容,同时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进而使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

(三)转变教学模式

从市场角度来讲,社会上的企业对于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希望聘用的人才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不是希望充当“老师”的身份,去耐心地培养人才。基于此,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就业后能够独当一面,有过硬的专业来为企业创造价值。高校要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可以开展三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第一阶段,就是学生入学的前两年,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第三年要为学生开展专业化的教学。第四年引导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总结在企业实践中所获得的收获。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迅速地适应工作的需求。

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工作室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在落实产学研融合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了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成熟,我国清华大学也积极采用了工作室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工作室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刚刚入学阶段,就可以制订定向的培养方案,打破了传统的以班级为主的教学制度,让学生在工作室中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一些实践的作业。这样一来,就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能够体会到环境设计所带来的成就感,另外,工作室教学模式还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掌控学习。工作室以就业为导向,定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环境设计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充分满足了社会对环境设计人员的要求。

(二)在科研与产业方面进行转变

在科研方面,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固定的项目来制定研究课题,学生在工作室中合作完成这一项目的研究,并且作为研究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研究,这样一来,就能够衍生出新的课题方向,进而为工作室注入新的活力,能够提高工作室的科研转化效率。另外,工作室还可以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战略合作,以此来积累实践经验。在产业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发产业园,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教学内容,更加灵活地掌握教学内容,能够与市场接轨、与世界接轨,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共同构建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环境设计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上的软件开发,工艺以及新材料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的设置以及教学方面,高校要与企业共同完成,按照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制订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还要融入职业内容和研究内容,进而使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要为学生介绍环境设计中最新的技术和成果,以及环境设计未来发展的形式,让学生着眼当下,放眼未来。

(四)设置多样化的专业选修课程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不仅如此,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补充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更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产学研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更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学生通过产学研的模式学习,能够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创业率。与此同时,在产学研模式之下,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总之,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与世界接轨,有效地提高环境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产学研模式不仅为环境设计专业开启了新的篇章,为其他专业也提示了新的方向,使其能够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产学研人才环境
人才云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用“国家使命”导引航向——大学之大,重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毛遂自荐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