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2022-11-26 06:38钱莹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劳动教学活动

钱莹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精密而细致的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升华学生的价值观,还能使学生形成优秀的意志品质。我国高校中的劳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丰富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对多样化思政课程的要求。因此,将劳动教育和我国高等院校中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和优化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还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

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劳动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优秀的劳动素养和形成正确劳动习惯的教育。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的劳动教育,和其他的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一样,是学生全方位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相关报告指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我国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素养,从而促进自身能力体系的全面构建,而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效果的顺利取得,不能只依靠传统的理论讲解,还要通过实践教学。

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劳动实践教育的正确开展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改良和优化,帮助学生学习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使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实践和体验中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不断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优秀的人才。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的劳动教育还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思想落后、不愿劳动等诸多问题,通过合理科学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改掉以往的懒惰习惯,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吃苦耐劳、孜孜不倦的良好精神,进而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拼搏,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在未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出能力结构更加完善的优秀人才。

二、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瓶颈

取得良好的思政课程效果离不开与现实之间的结合,这意味着要想全方位提升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在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理论课堂着重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深刻理论和复杂知识,而实践教学则能使学生持续强化对重要理论和疑难知识的理解和认同。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重作用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路线和原理进行细致地了解和感悟,而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政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劳动教育形同虚设,无从体现

在我国一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有分高校并没有充分理解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因此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时直接忽视了劳动教育方面的相关教学内容,劳动教育的具体内涵根本无法体现,更无法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之中。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高校将完成劳动教育教学活动视作是完成“任务”,随便派遣几个学生参与劳动活动就算是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劳动教育仅仅是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二)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中固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在我国部分高校中仍有教师未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引领地位,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之中仅仅只有理论教学方面的内容,劳动教育也仅仅存在于课本之中而不在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过程之中。虽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学生们通过劳动培养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劳动教育无法完全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之中

现如今我国部分高校不仅仅面临着教育方式层面的改革,也面临着劳动教育内容方面的改革。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依然无法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之中。换而言之,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无法体现出劳动教育的实质与深刻内涵。或者是劳动教育之中的部分内容可以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之中,但是其余的部分却无法融入其中。

以上三种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掣肘了我国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端正高校思政教师教学态度,使我国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活动功能得到真正发挥,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才提供力量。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对策

随着我国在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迈进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升华,而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目的则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精神观念和价值体系,在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有机融合劳动教育则能够提升思政实践教学开展工作的有效性,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和不断优化贡献力量。

(一)以劳动教育为教学内容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中落实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践行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和调整的过程中形成优良的价值观和劳动观,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校必须要深度挖掘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高校思政教师也需要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的具体途径。劳动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高校思政教师也需要深入研究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以及深刻内涵,高校也应该以劳动教育为教学内容进一步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之中不仅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更应该包括劳动教育方面的相关内容,只有积极地促进劳动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深度融合才可以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融合与发展。

劳动教育的内容也包含了实践教学,学校还应加大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如,定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利用评分等手段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当学生的分数达到预定标准时,学校应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符合其需求的奖励,使学生自身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也得以满足。此外,对于在青年志愿者劳动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应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通过标杆作用激发其他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校园氛围,协助学生塑造科学的劳动观。同时,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教育实践岗位,使学生的实践水平在劳动工作和实践操作中持续加强,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优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高实操性的人才。

(二)合理把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重

高校教师不仅仅需要开展相关理论教学活动,也需要在理论教学活动之中,适当穿插一部分实践操作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紧密对接,充分发挥思政实践课程的重要教学价值以及相关教育意义,高校教师则必须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综合学习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素养,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完善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分析思政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高校教师应在开展劳动教学课程时细致分析大纲的要求和标准,并结合高校的发展状况和学生特点合理地配置劳动教学实践模块和劳动教学理论模块的比重,以此为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教育和优化。劳动教育需要学生们在劳动之中感受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无限魅力,因此劳动教学内容必须要占据大部分。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轻理论,重实践”,或者是直接忽视理论教学的相关内容。高校思政教师也应该合理把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思政教师还应根据我国教育体制发展状况及时对劳动教育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使劳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比重能够满足时代变化的需求,使本校的思政教学劳动教育课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堂

为了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高校和教师也需要将一部分劳动教育理念以及相关内容引入到思政教学具体环节之中,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主要内涵,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学科知识的主要价值。劳动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政课堂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理论知识的机会,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质疑和检验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政治理论知识。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教师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联系起来,使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向心力,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优化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认同。在进行思政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时,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之中,不仅仅意味着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将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之中,更重要的是高校思政教师需要通过劳动教育促使学生们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内涵。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领导作用并为学生树立劳动教育的榜样,革新思政课教学内容,巧妙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的主题和优势,实现劳动教育活动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完美结合。高校思政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劳动知识,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巧妙引入劳动教育,使学生的劳动观更加全面合理。

(四)积极构建劳动教育平台

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扩大,而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和校园内。如,可请当地知名劳动模范到本校开展演讲活动,宣传自身的劳动事迹,使学生树立向优秀模范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劳动观,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劳动工作中,使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课堂,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深学生对劳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协助学生构筑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

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寻找相关的劳动教育平台,并且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劳动教育知识,以便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结束语

新时代下,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均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工作也处在持续优化和革新中,而劳动教育和我国思政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内容和形式,还能使学生塑造合理科学的劳动观。希望本文提出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的对策能为我国思政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我国劳动教育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相关资料和依据。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劳动教学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