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

2022-11-26 06:38熊刁婵孙剑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熊刁婵 孙剑

(1.玉林师范学院人事处,广西玉林 537000;2.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深刻阐明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价值遵循。近年来,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高校除了办好思政课之外,还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各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难题,使得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得不到有效发挥。本文以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探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分析其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一)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也是新形势下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首要使命。此外,立德树人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奋进的方向,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经管专业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全方位知识和能力的经贸人才以及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丰富的物质生产不仅极大地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知。如何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行探究。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够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大学生不仅具备较高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还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好立德树人工作。

(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当前,中西方的文化思想交融与碰撞越来越激烈,同时伴随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西方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冲击。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得以迅速传播。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政治敏锐度,对西方文化思潮的好坏无法进行准确地辨别,加上境外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思想渗透,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西方错误价值观的误导,甚至被其所用。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应对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方面,除了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还应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各种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各专业课全课程,同时积极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的积极性,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各种文化思潮的辨别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增强抵制西方错误价值观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共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升

课程思政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还需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样教师才能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的全课程过程,才能够对学生起言传身教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专业课教师的注意力集中于所在专业学科领域,对思政教育方面关注甚少。[3]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其他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深入的研究,归其原因,在于教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的差异,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偏差,加上平时繁重的专业课教学任务,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往往是浅尝辄止,导致他们不能将平时所接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成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影响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

(二)专业课全课程缺乏思政元素有效融入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并不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像思政课专任教师那样直接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而是要求教师挖掘专业课的思政资源,并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理论等内容,将其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全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政治熏陶。然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很少涉及到专业课教学的内容与课内外的思政元素的融合。即使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穿插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但专业课教学的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也不够紧密,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不明显。因此,深层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切实融入,是课程思政成功的关键。[4]

(三)缺乏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与方法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功效。然而,有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由于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深厚,不具备思政课专任教师的思政教育的授课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生硬地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内容捆绑在一起,然后以口述、辅以PPT展示等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但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习惯也随之改变[5],如果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采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乏相应的情景、语境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作为辅助,导致学生不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机制是保障教学与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检测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6]。评价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离不开教学主管部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对课程思政的教与学进行全面的考评,这样才能对课程思政教学做出客观的评价,才能真正检验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然而,在实际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学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教师的教案、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材料以及学生的评教。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其中夹杂着很多学生个人的主观想法,不一定能够对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考评往往是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依据,对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考核比较欠缺。这种不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知识理论储备有着较高的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高校可以整合校内外的优质学习资源,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经常性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方面的集中培训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等,为专业课教师创造学习机会,着力增强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使专业课教师深刻意识到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导者,须牢记自己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专业课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

对于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而言,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专业课全课程是增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为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本课程教材中的思政资源,同时也要积极引入课外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教学和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对专业课教材中的思政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比如,在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经济法等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诚信缺失、制假造假的案例,向学生强调诚信品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可以引入党和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决策、会议精神以及新闻报道里边的经济热点问题等题材,将专业知识理论与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讲授,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与方式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更多的是教师要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以及情感的共鸣,而不是纯粹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和思政理论教育。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方式,在教学方法上,要由传统的口述、PPT展示讲授法转变为情景分析法、联想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在课前,教师将本节课所要教学的课程知识点和课外拓展的学习资料提前发给学生学习。在课中,学生轮流上讲台简要汇报自己所学的内容,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其他学生针对汇报的内容进行充分地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逐一点评,并解决学生的疑惑。在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灵活安排学生提交本次课的学习报告,报告主要涉及自己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体会等内容,巩固学习成果。通过以上教学方式,有助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式学习。

(四)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在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方面,需要更多地展现出评价体系的人文性与多元化,真实地反映出专业课程在传授知识及引领学生价值方面的结合程度,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7]。同样,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也需要充分体现人文性和多元化,不能以偏概全,确保其客观、公正,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评,重点检查教师的教案及其实施情况、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以及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全课程是否有效融合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评价时,除了期末考试的总结性考评之外,考察内容不仅要渗透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还要增加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思政素养的考评,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高校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应积极配合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安排,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发力、相辅相成。为此,经济管理类专任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此外,在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任教师要做到以思政元素为切入点,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思政教育针对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符合学生成长客观规律,有效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着力培养能够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03-19.

[2] 柏丽, 宋广文. “课程思政”背景下经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1, 38(2): 25-27.

[3] 肖咏嶷. 新阶段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 教育现代化, 2020, 7(32): 88-91.

[4] 荆怀芳, 王江峰, 张颖.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及教学路径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 2021(6):45-46.

[5] 王艳秋. 智慧课堂视角下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 20(11): 189-190.

[6] 施敏发, 窦红平, 周晓隆.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优化及其实现路径[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1,23(7): 88-91, 96.

[7] 宋勇超. 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对外经贸, 2021(4): 149-151, 160.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