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路径探索

2022-11-26 06:38赵靖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建党产品设计文创

赵靖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通过将伟大建党精神思政教育融入其中,能够进一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也是顺应我国今后文创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本文针对思政教育、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深层融合进行深刻的研究,对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目标实现及党建品牌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文创产品设计概述

文化创意产品简称为文创产品,主要是对主体文化提取文化因素,经过开发、设计之后形成的产品统称,产品将创造力作为核心,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关联较为紧密[1]。一般而言,在动漫、广告、设计诸多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都对文创产品有着一定程度的涉猎。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创产品设计具备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地域文化性特征。文创产品本身是以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优秀文化作为基础而形成的产物,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不同地区的文创产品通常带有该地区显著的文化特色。第二,文化融合性特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越发显著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体系正在进行深入地渗透以及碰撞,不同文化以及国家的价值观念也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文创产品也是文化得以有效传播的载体,再加之文创产品是将地区文化作为基础,融合现代元素所进行的一种文化内容层面的创新设计,故此文创产品设计也带有较为明显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特征。

文创产品设计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才能形成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将我党历经百年实践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与文创产品设计进行结合,也是文创产品得以独特化发展和党建品牌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价值

(一)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与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有机结合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能够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做出深刻的理解,而且以此为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不断奋斗的信念[2]。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持续影响下,学生本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能显著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我党在历经百年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各时代优良传统、优秀品质,是我国健康发展的精神纲领,对于现阶段大学生今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地将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精神深深植入学生的脑海中,确保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有效约束自身社会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也是当下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党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发展国情总结出的时代化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在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到思政教育的正面积极引导,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是其今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

三、目前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遭遇的困境

(一)教师对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融合的认知出现偏差

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融合,其中主体课程仍旧是文创产品设计,但在二者具体融合的过程中,部分的专业课教师仍旧遵循着专业课至上的思想观念,认为学生只有学好专业技能才能真正成才,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课堂是思政课堂,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学生今后发展中抵制不良思想影响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思想层面认知出现的偏差,导致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当前,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师,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在积极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方式,力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内容方面未能做到有机结合,二者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隔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二)教师未能找到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融合的结合平衡点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对于设计方面的专业实践要求相对较高,更为重视在设计实践课程方面的投入,用于理论教学的时间相对较少,从而导致教师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有机融合。同时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本质上属于艺术类的专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即便是推进了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但学生在产品设计学习、实践中,因其在设计元素提炼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无法领悟并运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的有关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识,导致二者的融合仍旧存在着元素单一化使用的倾向。比如,在开展丝绸之路文创产品设计主题学习的过程中,仍旧有部分学生会将思维限制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忽视了当前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导致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融合未达到平衡,但如果教师将思政教育以及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理论知识生硬套搬到课程学习中,必然会起到反效果。

(三)艺术生对于思政教育的理解不深

思政教育因其理论知识专业化倾向较大,导致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只需要记忆其中的知识便可,不会主动深入研究,再加之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知识枯燥,直接降低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兴趣,并且思政教育有关伟大建党精神方面的内容具备一定的深度,因为学生在该方面的理解深度相对有限,很容易在理解和学习上出现一定的困难,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最终无法较好地将设计师元素提炼以及提升造型结构的设计意识、方式与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地融合,导致课程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此外,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课外的实践仍旧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为主,教师并未真正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思政教育本身作为一种实践性教育活动,仅有理论而缺乏实践,无法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和思政教育二者融合的目标自然无法实现。

四、如何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有效融合思政教育

(一)教师树立、落实完善的思政教育文创设计教学观念

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当前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设计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持续提高的必然要求。行为的落实需要以思想为先导,为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思政教育融入文创设计教学观念的树立,教师作为高校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的模范,只有在思想层面重视文创产品设计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在教学中逐步消除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我党在百年发展中形成的精神体系,都是对当时中国实际的真实反映,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精神纲领。当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便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当前国情结合的精神产物,对国家发展价值非凡,同时也是人们的精神领导,高校必须要定期对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专业教师,开展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学习,以便教师在深刻理解思政教育内涵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进行二者的融合发展[4]。

(二)重视对本土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层发掘

我党的革命实际可谓是遍布大江南北,各个地区在革命发展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都是思政教育不可缺失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在融合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从当地固有的建党精神、文化出发,对其进行深层的挖掘,将其精神和课程学习内容进行紧密地结合。比如,嘉兴南湖的红船精神,作为我党起步和国内革命事业起航的代表,是我党执政能力持续提高和先进性持续保持的关键精神财富,这一精神最为重要的载体便是当时中共一大召开的那条小船。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材质、物形和产品设计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将这一具体物象引入其中,引导学生对其外观结构、背后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随后让学生将这一载体的形态特征进行提炼,按照所学设计相应的文创产品,如此可将思政教育与产品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摆脱了思政的枯燥说教模式,又能够以书本之外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重视思政教育下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落实

文创产品设计本质上带有显著的实践性,学生只有在设计中,方可深化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认知,并不断激发其创造性,同样思政教育也需要借助实践方能将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如此,在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融合的过程中,高校之间可以结合当地独有的伟大建党精神,开展文创产品设计竞赛,帮助学生立足伟大建党精神,挖掘对应物体、场所背后的建党精神内涵,并结合物体外观,设计文创产品[5]。比如,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便高度重视伟大建党精神、思政教育、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将博物馆、党史馆等作为优质的实践平台,多次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红色文化明星展品的文创设计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持续深化对于思政教育理论、建党精神的理解,达到最初的教学目标。

(四)完善教学考核机制

考核对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考核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基于考核工作在高校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考核机制,保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首先,高校负责考核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高校文创设计专业的了解工作,及时淘汰与学科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相违背的考核重点和内容,提升考核机制的有效性。其次,高校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内容,根据时代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时补充考核内容,比如在文创设计专业中,教师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文创设计的知识、技能掌握水平,还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进行考核,尤其是重点考核学生的思想道德,从而给学生的今后学习提供引导,使其在专业学习中提升设计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五)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在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文创设计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内容这个重要突破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教师要创建多元化的文创产品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将优秀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也为教师开展文创设计教学工作提供依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审核工作,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优质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政教育内容,保障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比如在进行文创设计教学中,教师选择以“新丝绸”为主题展开创作,在创作中教师选择了与传统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产品为载体,并融合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思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学生从心底埋下建设祖国的种子,才能够让国家发展更有动力,从而在激烈的世界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将优秀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文创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中。

五、结束语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顺应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我党历经百年形成的建党精神,同样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内容,只有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配合本土伟大建党精神的发掘及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才能够在有机融合二者的同时,达成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建党产品设计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建党百年礼赞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